<p>——五育提升思维境界,升级强化评价效能</p> <p> 今天是我们2020年“区培计划”市级统筹项目——普通高中教育评价专题培训第二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秋分至,天收地藏养精神。清代女诗人紫静仪有诗云:“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钢一中的张凯老师在开课前分别对两位专家做介绍</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专家讲座——</b></p><p><br></p> <p> 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宁本涛教授在主题为《“五育融合”与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讲座中主要讲了三个大问题。</p><p>一、“五育融合”的话语和背景分析</p><p> 二、“五育”思想由来及德智体美劳的地位及关系</p><p>三、走向五育融合的全品质学校建设理念解读</p><p> 随着三大问题的“洋葱式”解答,使我们对“五育融合”将“五育”之间的联系需具体化,“智”长才干,“德”定方向,“美”塑心灵,“体”健身躯,“劳”助梦想,“五位一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这为我们各校推进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与反思提供了导向。所以,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要努力践行。</p> <p> 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韩映雄博士,为我们做主题为《升级能力芯片,成为有硬核的DEI教师》的讲座。下午的开课,韩教授以三人共买两袋米的数学问题作为切入点,再次触发了在座学员深入的学习思考。通过问题“新高考对教育教学带来了哪些新需求?”,告诉我们未来社会需要具备能设计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的学习设计师,能对学生成长(学业与发展)给予科学评价的成长测评师,能对各类学生给予一定生涯指导的发展指导师。同时给我们梳理了每一种角色需要具备的微技能,为一线教师不断升级自身能力芯片,成为有硬核的DEI(设计师、测评师、指导师)型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策略。韩教授的精彩讲座激起了大家的深刻思考,下课后,学员们纷纷向他讨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时刻研学——</b></p><p><br></p> <p> 课堂上,学员们始终激情不减,精神饱满的做着学习笔记。</p> <p> 下课后,积极参与,通过网上研讨,分享收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学员们网上研讨课堂问题</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学员们每天都在网上分享当天心得</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今日心得——</b></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四小组组长柳城实验高中曾洁琼在两位教授讲座结束时,代表全体学员声情并茂地谈了自己的学习感受。</span></p> <p><b>柳州一中 韦敏:</b></p><p> 今天华东师大的宁教授和韩教授带来了有关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教学变革的精准培训。老师们徜徉于宁本涛教授生动活泼、极具个人魅力的报告里,他的《“五育融合”与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理据充足,引闻者思考,老师们积极互动、兴趣盎然;老师们沉浸在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韩映雄教授的讲解中,关注教师能力芯片的升级,学习“如何成为有硬核的DEI教师”;老师们积极参与韩教授的讨论,思维碰撞,辨明了问题与局限。授课专家、学者们丰厚的学识、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真挚坦诚的分享态度都我们心生欣赏与崇敬,加深了我们对高考改革从理念到操作层面的理解,增强了我们面对变革的信心,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切实可行的借鉴与经验。</p> <p><b>鹿寨县教育局 崔筱燕:</b></p><p> 今天两位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实,引人深思,受益点颇多,略取一二:宁教授提到在国外,能承担责任、帮助别人才能称之为“贵族”。这与我们现在社会上对"贵族"的理解不一样,从德育这点上说,能担责、担个人的责、担社会的责,这样的育人思路才是成为思想道德上的"贵族"要走的正道。</p><p> 韩映雄教授有一句话“知识不是越多越好,知识它只是用来学习和发展能力的载体",我深以为然:学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器与容纳箱,知识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死"的,或说是联结个人与世界之间的纽带,有知识这个载体的输入、转换,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就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脱去种种外在华丽的外衣,留下的是认识世界、与世界相处共生共进的本体,这才是知识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所在。</p><p> 学习的一天,感觉真好!</p> <p><b>柳邕高级中学 欧水仙:</b></p><p>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普通高中教育评价专题培训班。当下,怎样育人以及如何提升育人质量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通往育人质量提升的路径多种多样,今天上午宁本涛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五育的内涵与意义,他深入浅出用身边的事例给我们提供了一顿丰富的大餐,他提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在五育中完全成长,构筑和谐心灵,培养孩子极致的人生。下午韩映雄教授从新高考对教育带来了哪些新需求?为我们讲解了DEI型教师、如何教和如何学等问题。</p><p> 总的来说,今天一天的收获很大,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不断完善,不断调整,最终达到自我实现。</p> <p><b>融水县民族高级中学 马诗锋:</b></p><p> 今天华东师大的两位教授带来了有关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案例和方法方式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教师只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宁本涛教授激情澎湃、极具个人魅力的讲说老师们积极听讲、兴趣盎然,《“五育融合”与全面提升高中教育》培训课题引闻者思考,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了“五育”在现代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更使我清楚的看到了我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缺失和不足,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五育融合”的合力对学生成长帮助;韩映雄教授案例结合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深深地激情了各位学员的兴趣,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成为有硬核的DEI教师”的真正含义,让大家能按照合适自己、合适学生的方式去“成为有硬核的DEI教师”的教师,通过韩教授的讲解及各位老师们积极参与韩教授的讨论中让我也逐渐辨明了我现在教学方式的问题与局限,让我更加坚定的去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两位授课专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科学精神、真挚坦诚的分享态度都让我们心生欣赏与崇敬,为我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切实可行的借鉴与经验,使我们更加坦然的去面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p> <p><b>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 曾洁琼:</b></p><p> 今天上午聆听了华东师大宁本涛教授《“五育融合”与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我们在丰收节这天享受了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在宁教授“有文化、有眼力、有情怀、有故事、有诗意、有品格、有政策、有情趣”的分享中,让我们对“五育”从认知到落地有了更为清晰的体系。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进入每一位老师、家长的心里,“给每个人提供体验成功,收获成长的机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愿每一个行走在教育路上的我们,回归教育的初心,秉持“成人是根源”的理念,做能够唤醒孩子心灵的教育人。</p><p> 下午韩映雄教授关于《升级能力芯片,成为有硬核的DEI型教师》分享中,让我重新审视自己16年来的从教观念。两次开课前的“练一练”让我们很多人明白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欠缺。面对新挑战,我们如何在未来成为一名有竞争力的教师,在韩教授一个个故事与案例中我们不断思考,无论是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评价,还是教师能力和辅导咨询,每一方面的需求都促使我们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学生成长的测评师、学生发展的指导师。如何成为“三师”,韩教授给出了21项具体可行的微技能。对照之下,确实有差距,但未来我会一一突破,积极主动探索新的教学,让自己更出彩,让课堂更活跃,让学生更阳光。</p> <p><b>柳钢一中 张凯:</b></p><p> 听宁本涛教授讲座感言:感悟点很多,收获量很大。</p><p>一、在新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五育融合”的理论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丰富了我们一线教师对德、智、体、美、劳内涵和外延的认识。</p><p>二、“五育融合”理论让我们认识范,在教育教学中,德智体美劳可以也必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真正提升。</p><p>三、“五育融合”理论从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角度来说,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操性。既为我们指明了实施的路径,更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也为我们拓展了探究的空间。</p><p><br></p><p><br></p><p> 听韩映雄教授讲座感言:</p><p>一、韩教授讲座观点鲜明,理论扎实,内容有广度,也有深度,语言生动形象,问题具有现实性和启发性,能把教师带入日常教育教学情景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炼教育教学的思考。</p><p>二、升级能力芯片,做有硬核的DEI型教师——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学生成长的测评师、学生发展的指导师。在讲座中,韩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剖析原因,提供意见,既让我们对教师成长与发展有了崭新的理论视角,也让我们理解了多项微技能,比如,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研发学生学业与发展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和规划。我们相信,这些新鲜的思想观点必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中更好、更快、更强地成长和发展!</p> <p><b>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黎婷婷:</b></p><p> 在宁教授的《“五育融合”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讲座中提到,德智体美劳就像一朵花的五个花瓣,本身就是一体的,哪一个花瓣都不该缺。在新课改与新高考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接受社会的考核,依然是学校和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宁教授总结得相当到位,五育是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径,以美为核,以劳为重,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将学会把五育相互结合,综合提升学生的教育。</p><p> 一道让全部教师开启思维运动的“大米”题,开启了韩教授精彩讲座。他用许多生动的实例,向我们形象的表达了教师在面对新高考时,应成长为学生学习的设计师、成长测评师及发展指导师。时代在变,教师面临的挑战也在改变。谁也说不清未来的教学是否会被AI取代,唯有上升成能够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教师,才能更适合时代的发展。</p><p> </p> <p><b>柳江实验高中 巫增云:</b></p><p> 22日上午,聆听了宁本涛教授“五育融合”与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精彩报告,学习了宁教授的以智为先,以德为首,以体为径,以美为核,以劳为重等理论。本次学习,更新了我对“五育”培养方向和途径的认识,为学校如何进行“五育”教育指出了方向,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体艺特色发展的道路。</p><p>下午,韩映雄教授就新高考的即将到来,我们教师该作如何转变作了详细的阐述。韩教授用理论及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DEI型教师,做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学生成长的测评师、学生发展的指导师。从韩教授的讲座中,我们还学习到了我们担当这三个角色需要掌握的二十一项微技能。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面对新高考,作为教师的我还缺失很多微技能,我们一定得学习,学习,再学习,及时转变自我,为迎接新高考做好准备。本次学习,收获满满,我将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对全校教师进行分享,共同进步共同发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第四小组成员与专家合影留念—</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与宁本涛教授合影留念</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与韩映雄教授合影留念</b></p> <p> 季节流转,岁月轮回,无论人世如何变迁,万物总在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很多时候,回头看看走过的岁月,早已经印记模糊。人世匆匆,唯有把握住每一个当下,不负光阴,方可不负自己。</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第四小组成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曾洁琼(柳城县实验高级中学)(组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崔筱燕(鹿寨县教育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冯奕(柳州市第三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黎婷婷(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陆宗琴(鹿寨县实验高级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马诗锋(融水县民族高级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欧水仙(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立居(融安县第二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韦敏(柳州市第一中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巫增云(柳江区实验高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凯(柳州市钢一中)</span></p> <p>编辑:冯奕</p><p>图片:全体学员</p><p>校对:第四小组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