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味

胡琴悠悠

<p><br></p><p> 父亲打来电话言简意赅传达指令:“明天家里杀猪,全部早点回来。”</p><p><br></p><p> 我才刚回个好字,话没说完,那边就搁了电话。</p><p><br></p><p> 明天杀年猪,这可是家里一年到头最盛大而隆重的事情。父母早为这天做好了一切准备,比如看黄历,买香烛盐巴,预约杀猪匠,请要好的乡邻帮忙,备菜蔬碗盆,最后就是通牒我们这些散落在外的蒲公英回家吃刨猪汤,年年如此。</p><p><br></p><p> 小时候杀年猪,稀罕。现在杀年猪,还是稀罕。小时候杀年猪希罕是因为穷,那是一年盼到头的吃肉盛典。现在稀罕是因为少,农村包围城市养猪的太少,故而物以稀为贵。</p><p><br></p><p> 我目前倒还好,乡下的父母还硬朗,每年都用四季鲜产的农物一日三餐的精心饲养出一头肥猪,供家人来年食用。对于每年回家吃刨猪汤这个年终盛事,我们是翘首以待并归心似箭。因为父母健在,还能吃自家喂养的猪,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p><p><br></p><p>但每次回家看到饱经风霜的父母日复一日地更加苍老消瘦,一如那门前树上悬悬掉掉枯萎的叶子,我就不禁忧慽扰扰。当有一天,故乡不再是故乡,也没有我眷恋的那一缕炊烟,我将去何处寻找我的乡愁。是那坍塌的土屋,还是那萋萋的坟头草?不,不是这样冰冷的无人诉说。所以,趁着现在一切的美好都在,一切也还来得及,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p><p><br></p><p> 第二天早起,趁着雾色蒙蒙一家三口驱车上了回乡路。老公心情难得的极好,一路上是一反常态碎碎叨叨的和女儿聊起他的一些童年趣事。哪条路是他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哪条路是他卖菌时无数次往返,哪条路是他割牛草走出来的,哪条路他曾调皮的搬石头在路中央使坏。我看着路旁一年四季都已了然于心的景致,一边温柔地倾听那些时光里我未曾参与的陈年往事。</p><p><br></p><p> 一进村口,家里那道炊烟已经是热气腾腾,烟雾弥漫将瓦屋如隐在蓬莱仙境。父母和请来的邻人正在坝子里的桃树下忙得热火朝天。猪已开膛剖肚,一半悬于梁间,一半摊在门板上。杀猪匠还是去年那个老师傅,一身油污游刃有余,只是胡子更白了些。家里的黄猫虎视眈眈的在一旁窜来窜去,一点也不安分守己。鸡们倒是好心态,一点没有兔死狐悲之感,在坝头闲庭阔步。</p><p><br></p><p> 女儿早已飞奔了去,惊起一地鸡飞猫跑。我和老公也放下手头物品赶忙加入,众人都兴致高涨地一边忙活一边闲话着家常。杀猪师傅咧出一脸褶子夸父母会伺弄牲畜,年年都杀条大肥猪。邻人未语先笑打趣我们好福气,回家蹭吃蹭喝还顺拐。父母在一旁憨笑,我们也一脸憨笑。</p><p><br></p><p> 今年的猪还真不赖,膘肥肉厚,足有三百多斤,这可是父母一年辛苦得来的勋彰,是他们的劳有所得。汲取天地自然精华绿色纯生态饲养出来的猪,就是与吃饲料添加剂长大的猪有着天壤之别。从色泽,肉质,口感,都不可相提并论。猪,一个鼻子两个孔,每天吃着当季野菜和玉米红芍,吸着大山里的新鲜氧气,喝着山涧清泉,没事躺在石板上听松柏私语,闻着炊烟袅袅的味道猜测下顿吃什么。这样长大的猪那是膘肥皮薄细腻饱满洁白,瘦肉纤维细长柔软红润,在城里的菜市那可是有价难求。看着这白的似雪,红的似血,层次分明骨肉相间新鲜诱人的猪肉,肚子一下子有些饥肠寡索直唱空城了。</p><p><br></p><p> 该轮到我下厨大显身手了。切一块猪肝,装一碗瘦肉,花一刀肥肉,端一盆血旺,砍两匹肋骨,今天中午的刨猪宴就地取材。母亲伸手欲来帮忙,那黑不溜秋老茧突兀皱裂横生的操劳手,刺得我眼疼心酸。</p><p><br></p><p> 我眨巴眨巴迷雾的眼睛笑道:“我来吧,您今天就等着吃回现成的。”</p><p><br></p><p> “那就要得哦,你弄的味道个好些。”母亲笑着说,转身坐到灶膛前,添了块木柴。</p><p><br></p><p> “反正猪也杀了啥都有,想怎么煮随便弄,我们老的今天是只管吃个。”父亲边搭话边提着一块白花花的猪油往墙上挂,神情颇有些志得意满。</p><p><br></p><p> 看着父母挺乐和,我也是恁高兴。在厨房哼着曲,劈姜剁蒜手不停歇地忙这忙那。女儿也趁忙瞎捣乱,一会让我烧红芍,一会让我烧猪胰腺。老公像个支客的,一会来巡视菜品,一会又来催促进度,忙得我不亦乐乎,像只蹁跹的蝴蝶。这烟熏火燎的感觉最是人间值得,大铁锅大锅铲用着真是行云流水,木柴块的旺火焰把屋子都照亮堂了。</p><p><br></p><p> 天时地利人和,一切皆在我的掌控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炖骨头,炸酥肉,爆肥肉,炒瘦肉,煮血旺,炝肝子····一桌猪肉宴就在灶头的方寸之间,我的双手之中,浓墨重彩的秀色出炉,这人间烟火味把屋子都香透了,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叫做幸福的味道,抚慰着每一颗为了生活而奔波流浪的心。</p><p><br></p><p>父母在,那一缕我魂牵梦萦的炊烟也在,故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鲜活存在。反之,则只是一种情怀上的凭吊。杀年猪,享天伦,一冬的凛冽在欢笑中被温情覆盖。</p><p><br></p><p>父亲捧出一坛子老白干,又说起了他老酒罐的口头禅:“不烟不酒,不是崔家人。猪肉就酒,越吃越有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