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促进城乡教育交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9月22日,许敏名师工作室成员张茂芳老师和李萍老师为山家林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美术课。</p> <p> 活动前,两位老师认真准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和课件。</p> <p>听课老师认真学习,记录</p> <p>许敏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组织参与本次活动</p> <p> 李萍老师为三年级的孩子带来一节手工课《可爱的汽车》,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授课,微课示范和现场示范相结合,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创作作品,最后孩子们的作品令人惊喜!</p> <p>李萍老师课堂精彩瞬间</p> <p> 张茂芳老师带来了一节立足学情实际的《天然的纹理》,通过感受各种身边实物的纹理,更好的体会了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们明白了美就在我们的身边!</p> <p>张茂芳老师课堂精彩瞬间</p> <p> 课后老师们进行评课、交流研讨,许老师和刘老师对老师在上课时如何收放自如方面进行了经验上的交流和指导,上课时的每一句话都应该精准到位,还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其他的老师都对这两节课提出了建议交流,本次送课下乡活动非常的有意义!</p> <p>双语实小渐伟老师点评</p><p><br></p> <p>陶庄镇美术教研员刘丽老师点评</p> <p>吕显文老师心得体会:</p><p> 有幸参加了“许敏美术名师工作室”这个集体,在参加工作室初期没能够积极的多参与活动,翻然悔悟后欲以饱满的热情来随同专家老师们用心学习。通过这几次的活动,我经历着,学习着,收获着。从心底里感谢以张延华老师、许敏老师为首的名师团队,感谢工作室这个平台,让我们这些对艺术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教师走到一起。从每个成员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感受到很多。她们对美术教育发自心底的热爱让我感动,对于美术教学的永不停步的勤勉钻研让我敬佩。</p><p>大家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工作室的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今天又在山家林小学进行了“枣庄市美术中心团队许敏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活动,第一节课由微山的李萍老师执教《可爱的汽车》;第二节则由我们美术兼职教研员张茂芳老师执教《天然的纹理》。看得出两位老师课前对教材的钻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像李萍老师哪怕是在板书的设计上也是用心设计;张茂芳老师在对作品的制作环节更是利用提前做好的微视频进行讲授,既达到了授课的预定目的,又省时高效。李老师对汽车“人物”语言、语气等表达的十分到位,并积极让学生体会、表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茂芳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把握更是看出一位老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能够让学生们紧随其节奏,感觉就是在享受,在享受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知识,试问有哪一个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呢?真是看似简单的环节,如果认真研究,就会发现教材的每个内容都有其深层内涵和高效解决措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需深入理解和研究教材,才能把复杂的知识教的简单,把简单的知识教的厚重。钦佩的同时也让我深刻的反省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对教材的把握是多么的不够准确,不够精确,不够透彻。</p><p>喜欢参加工作室的活动,这里温馨、团结、充满学术氛围,在这样一个团队中能时时感受到热切的学习氛围、学习思辨的快乐。工作室学员各有特色,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探讨,总能感受到伙伴们闪耀智慧的思维火花,分享学习成果让我视野开阔,思想升华。再次感谢许敏老师那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和追求的教育情怀,倾囊相授带领我们共同前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常常反思自己的不足,缩短差距,不断进步。</p> <p>陈勇老师心得体会:</p><p> 通过听这两节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可塑的,老师上课每节课你都备充足了吗?自问一下,讲课和评课老师走了之后,有一位小男孩问我“老师,我的作品呢?能拿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一下吗?”通过简短的一句话,可以看出学生的这件作品来之不易,他上课认真听讲了,同时也动手创作,老师对他进行了表扬,也让他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老师一句话,成就了他想当画家的梦想,这件小事对我触动很大!!</p> <p>王全芳老师:</p><p>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有幸聆听了“枣庄市美术中心团队许敏名师工作室”送课到山家林小学的精彩美术课。</p><p>课上李萍老师亲切的话语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并且采用人物与汽车对话的形式演绎着“现实版动画片”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可爱的汽车》在童心中萌发奇想。张茂芳老师用点亮孩子善于发现美,善于表现美为主线,以游戏导入到身临其境的微课展示让《天然的纹理》跃然纸上,既激发孩子们的视觉感受又凝聚着想尝试的无限欲望。这些足可以见得两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控精准,对学生的预测透彻。从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眼神中无不让人为两位老师的课堂魅力称赞!</p><p>在此,十分感谢“许敏名师工作室”所做的贡献,为反思自我,找出不足,为提升自我,孜孜进取搭建的平台,期待着下一次的参与······</p><p><br></p> <p>刘丽老师:</p><p>不断地眺望前方,才能不断地前进</p><p>今天我有幸参加“枣庄市美术中心团队许敏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活动”。上午观摩了李萍老师执教的《可爱的汽车》和张茂芳老师执教的《天然的纹理》。被课堂上教师那亲切自然的师生互动交流、灵活机智的课堂反应、巧妙新颖的课堂设计所深深地吸引,感到每堂课都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准备,环环紧扣,从而受益匪浅,获益良多。</p><p>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两位教师都是在不熟悉学生的情况下进行授课,如何尽快调动孩子情绪是教师面临的难点。独特的开场白和互动游戏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很快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创设了好的开端。</p><p>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传授者。两位教师的课都不以讲为主,以师生对话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索活动为引线,极具启发性和引领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事做,有目标追求,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p><p>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收获很多。两位老师的水平很高,风格炯异,两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总之,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法也要灵活多样,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与学生共进步。</p> <p>孙坦老师心得体会: </p><p> “爱心无止尽,送教显真情”。此次送课下乡活动,助推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实现了双方教师你提高我发展的双赢效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学要基于学情,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的设计教学活动,始终以学生为本!</p><p> </p> <p>渐伟老师:</p><p> 今天有幸参与许敏工作室送课下乡活动,让我感触深刻,首先是李萍 《可爱的汽车》 ,这是湘教版三年级的一课,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探究问题的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细节上看出李萍老师的综合素质。第二节张茂芳老师 《天然的纹理》,张老师利用孩子身边容易接触到的一些常见的瓜果进行干拓、湿拓的技法进行创作,孩子创作中充满快乐。这两节课孩子们无论是参与度和创作的热情,都是非常高的,针对于农村美术的教育和课的点评及研讨,体会非常深刻,送课下乡的目的不是在于怎么上好一节课,而是让孩子真正的去尝试美的体验。</p> <p> 在今后的送课交流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加大交流力度,定期组织研讨学习,为更多农村学校送去更多的精神食粮和爱心温暖,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