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第一学期福师附小体艺组网络教研活动

小锦同学

<p class="ql-block">分管领导: 郭大方</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张曦</p><p class="ql-block">时间:2020.09.22(星期二)</p><p class="ql-block">教研方式: 体育公开课</p><p class="ql-block">执教: 郑吉林</p><p class="ql-block">课题: 前滚翻</p><p class="ql-block">研讨方式: 观摩研讨 网络交流 互动研讨</p><p class="ql-block">参加教师:陈瑞清 薛晓琴 薛智华 郑宇璇 程小霞 杨少斌 李晓伟 刘冰儿 林海霞 李艳 陈新芳 王琳 李春华 林木清 张 曦 郑丽月 朱荣毅 黄养锦 郑吉林 汤桂峰 陈丽华 温梓鸿</p> <p>课题: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p><p>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p><p>1. 本课以“健康为第一”为指导思想,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积极的处于想学,乐学的状态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灵敏、协调性,增强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培养与他人合作,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p><p>2.根据我校的“四重、四学”总课题指导下,围绕构建小学体育课堂“学导练展”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1)游戏激趣——尝试自学;(2)、模仿练习--点拨引导;(3)、小组学练--巩固提高;(4)、成果展示—课后练习。</p><p>3.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合作学习?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前滚翻技术动作?如何突破出重难点?</p><p>磨课要点:</p><p>1.教材分析:前滚翻是一种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对前滚翻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灵巧、柔韧、协调和方向能力。还能教会学生在面对突发危险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前滚翻”进行缓冲自救。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掌握前滚翻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p><p>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但是注意力持续周期较短,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知识,掌握技能。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方法,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p><p>3.教学策略:</p><p>(1)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主体。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互助性。通过学生自学、自练、互助、自评来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意志的培养,使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p><p>(2)学练结合,学玩相间。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为立足点,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等方法,使之成为学生的引路人。</p><p>教学内容:1.前滚翻;2.体能练习。</p><p>教学目标:</p><p>1.通过学习,使95%学生了解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p><p>2.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在保护帮助的情况下能基本掌握前滚翻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柔韧性和滚翻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p><p>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积极思考、勇于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p>教学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团身紧、身体各部位依次着垫。 </p><p>教学难点:动作衔接连贯、协调。</p><p>教学准备:学生44名、田径场一块、23块海绵垫、哨子。</p><p>教学过程:</p><p>开始热身部分:通过游戏“三打白骨精”和徒手操进行热身,让学生的身心达到上课的状态。</p><p>学习提高部分:第一步,通过游戏“白天、黑夜”,让学生体会一下团身抱球、低头蹲撑的动作;第二步,学生在垫上团身前后滚动,体会滚动的动作;第三步,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在有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尝试进行完整的动作练习;第四步,学生进行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动作,再进行练习;最后,师生一同完成体能练习。</p><p>恢复身心部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教师总结,学生自评、互评,收拾器材,下课。</p><p> </p>

学生

前滚翻

教学

动作

教师

学习

练习

通过

团身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