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沈六中的记忆》作者庶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老同学们.校友们好.美友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为更好的渡过老知青晚年生活,更好的回忆当年学生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由庶言作者编作的文章一篇;《六中的记忆》现予发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启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沈阳六中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人才。倘若您是六中人,且很优秀,不妨将您的真实姓名,业绩、荣誉、莸得过的证书一并转告于我,我将尽可能将这一切写入《六中的记忆》一文中。这不仅仅是您个人的光荣,更是六中的光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另则,《六中的记忆》一文,每天同时发与沈河作家协会,且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赞誉与认可。特转告与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期待您的回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2020年9月13日)</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六中的记忆》</span></p><p><br></p><p> 前言:朋友,您还记得沈阳六中吗?您在六中生活过吗?倘若您曾经是六中的一员,那在您的记忆中还能存有多少发生在六中的轶闻趣儿事呢?</p><p> 我在六中读过书,许多人在六中读过书,还有您,后来下乡插队,成为了知青。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六中仍然存有深深地爱。尽管六中消失了,但“她”会永存于历史长河中。</p><p> 每当我们重返校园时,看见那曾经熟悉的校园、课堂与操场,不由得让人忆起那往昔的岁月。</p><p> 砖木结构的前后楼还在,还有礼堂。周总理那高大的汉白玉雕像矗立在那里。这里曾是周总理的母校,也是我们的母校,这让我们感到是一生中莫大地荣光!</p><p> 数十年来,这里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故事。那熟悉与不熟悉的人们或常来常往,或擦肩而过,谁还会记忆犹新,侃侃而谈呢?</p><p> 1983年,我去学校补办毕业证书,见到了教我们几何的汪国平老师。他老了,但面带着微笑,热情地接待了我。</p><p> 记得当年上几何课时,我们知道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条件;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道了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还有什么是线段,什么是射线等。</p><p> 转眼,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历史,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上下课的铃声,那嘈杂的校园,那篮球场上欢腾的场面与不断传来的欢声笑语,都让人感到是那么地熟悉与亲切!</p><p> 如今,有的老师与同学不在了,有的失去了联系,有的移居国外,大都步入了暮年,但那美好的岁月怎会让人忘记呢?</p><p> 答疑解惑是老师们的职责,传承知识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忘恩师的教诲,承继他们的高风亮节,我们会牢记我们永远是六中人!</p><p> 当年安兴亚校长曾经给武迪生市长与有关部门领导写了一封公开信:请求恢复六中办学,结果石沉大海!从此以后,六中消失了!</p><p> 六中不复存在了,当年的一切成为了陈迹。我打开了我的记忆,尽管绞尽脑汁,仍难免让人感到失望与遗憾!或许我的记忆能激活哪一位有志之士,但愿《六中的记忆》能得到您的认可与赞许!</p><p> 我是六中人,您也是六中人,六中是我们一生中的荣耀!</p><p> 沈阳六中永远不会从我们的心目中消失,但愿《六中的记忆》会让您产生共鸣!</p><p><br></p><p>(《六中的记忆》之一)</p> <p>六中的记忆</p><p> 1963年,我与同班同学程绍华等荣幸地考上了沈阳六中。我被分到七班,他去了二班。当时的班主任是程秀香老师,教政治的,到了初二换了孙老师。</p><p> 孙老师,名秀云,个儿不甚高,但人长得秀气,皮肤白皙,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p><p> 据说,当年孙老师家境贫寒,她的学业全靠别人的资助。后来,为了报答其恩德,孙老师与其成了婚。我们去过孙老师家,见过她的丈夫,从相貌上看,确实不敢让人恭维,但其人品,真让人赞叹!</p><p> 我在孙老师眼里,是一名寡言少语,不善交际的学生。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差,但不是佼佼者,这也是事实。</p><p> 班里有班干部,像什么班长、委员,对此,我从未奢望过,连被提名的契机也是不着边际。</p><p> 我做人很低调,缘于不自信,但我也有“闪光点”,那就是喜欢学外语。那时,我们这一届首开外语课,全校各班各推选两名同学参与学校外语培训活动小组,我与当时外语科代表有幸加入了。</p><p> 在这个活动小组,老师给我们“开小灶”,教我们唱外语歌,诸如《Happy new year to you》、《Solidarity forever》、《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等。还有背诵课文《We love Chairman Mao》,至今,诸如上述仍让我耳熟能详。这当然是老师们精心培养与教育的结果。</p><p> 在一次全校活动中,我们曾上台表演,让人终生难忘。</p><p> 我不是孙老师的股肱,在班级里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有一次,孙老师竟派了我的“钦差”。原来,我们班有一名同学,其所作所为令她担忧。她委派我多与他接触,似乎有监视的嫌疑。比如上下学经常一起走,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向她汇报。我很幼稚,也很单纯,既然如此地信任我,我又何以辜负了老师的重任!诚然,这个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以致于五十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才将此事公布于众,也算是守口如瓶吧!</p><p>(《六中的记忆》之二)</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作者童年少年照及中小学毕业证书照一览</span></p> <p>六中的记忆</p><p><br></p><p> 有一天,孙老师与我说,“听说你想当班干部,但你在班级里没有什么威望,看日后能否给你一个机会。”</p><p> 那天,机会来了,她让我当上了一回小组长,犹似小学中的“小队长”?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当然,我不会得陇忘蜀。但好景不长,也仅仅是一个学期,我的这个“官衔”就寿终正寝了!从此以后,我没有东山再起,也不再奢望在“仕途”上会有什么造就,哪怕是“科代表”!那就好好地当一名“良民”,只要不给班级添乱。</p><p> 很快就要毕业了,文化大革命将我们的梦想击得粉碎!</p><p> 文革期间,我是个逍遥派,极少参与什么活动。“复课闹革命”有名无实,倒能不时见到孙老师与同学们,但大多没有什么来往。后来,见也没有什么成效,干脆就不再去学校了。</p><p> 当时,我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他们是黄万生、汤东瑞、张殿礼等。无论是大串联,长征,还是下厂锻炼,我们总是形影不离。我们不时逛街,或是在殿礼家玩扑克,昏天黑地地,将大好时光毫无吝惜地挥霍了。后来,下乡插队时,我们仍然在一起。但黄二哥去了浦河清水台,我们曾经乘车前去看望。</p><p> 我们毕业了,然而出路呢?后来,下乡插队是我们人生唯一的出路,别无选择。</p><p> 当时,我们家十囗人,仅依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收入过活,生活状况可想而知。</p><p> 生活时常拮据,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常常去借钱。</p><p> 那年,姐姐考上了冶金技校,后来毕业后被分配到鞍山,长年在外。一家九口人,两三个人盖一床被。我若一走,行李成了问题。我将这种情况说与老师听。孙老师很同情我,向学校打了报告,申请补助。学校批准了。</p><p> 孙老师交给了我三十元钱,还有一定的布票与棉花票。我的两眼湿润了,向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孙老师很动情,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生活困苦是暂时的,总会好起来。你看,那边太阳出来了,暖洋洋地,它会照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我告别了孙老师,孙老师如此待我,我会牢记终生的!</p><p><br></p><p>(《六中的记忆》之三)</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此文章博得校友们的赞许,下面穿插两位学姐赐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左1)孙荣敏谈师生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右2)林保萱谈感言,</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点滴的回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尽管身虽眼疾,不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动笔,但对懋廷的激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它唤起了我回忆的激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它点燃了我回忆的激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它燃烧了我回忆的激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特别是对班主任孙老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的描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点点滴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朝朝暮暮……。</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一生热爱一教师这项工作。</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摘录……</span></p><p> (2)</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懋廷,我以加你为好友微信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摘录……</span></p> <p>六中的记忆</p><p> 那一年,在我参加一同学孩子的婚礼上,见到了孙老师。孙老师老了,当年的情形荡然无存,连风韵也大打了折扣!</p><p> 有人与孙老师握手或拥抱,我则又是深深地一鞠。孙老师不认识我了。我与她提起下乡前帮助我度过难关的那桩往事,孙老师说,“不记得了!”哎,“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这是《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的一段话。孙老师有德于我,孙老师忘记了,这更彰显了孙老师的高尚品德与良好的情操!而我却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件事,那是我应该遵守的操守与信条!</p><p> 我时常打听孙老师的近况,有人说已卧病在床。有人想去前往,其家人百般不允,唯恐影响了孙老师的心绪与休养。我的心绪很矛盾,也只好为孙老师祈祷,愿孙老师的身体状况会尽快好起来。倘若如此,我们再相聚岂不是指日可待!</p><p> 孙老师是教生物的,也许是出于对孙老师的崇拜,我当年从生物书上及各种资料中临摹了一些动植物。说那是我的“杰作”,倒不如说是对往昔的眷恋!</p><p> 我的同窗好友有许多,譬如瑞明、玉超、文杰、德福、松泉、秀荣、荣敏等,他们待我都是那么地好!这纯朴的同学之情是那么地弥足珍贵!</p><p> 八班同学经常去看望恩师,这也会勾起我们对老师的思念。由于不便看望,也只好寄上我们的祝福!而那往昔的岁月,却会不时涌上我的心头。</p><p>(《六中的记忆》之四)</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972年12.17日出席法库县知青代表会慈恩寺公社代表(中排在3)为本文作者</span></p> <p>六中的记忆</p><p><br></p><p> 有一时期,我一直在想,孙老师之所以能来七班任班主任,一定是临危受命。</p><p> 当初,七班发生过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情,缘此在全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全学年算是很有“名气”了。甚或在社会上也名声大噪,以致于令人不安,让人望而生畏!</p><p> 孙老师很有头脑,她知道人都有两重性,能够调动起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那才是明智之举。</p><p> 她首先与班干部协调,鼓励每一名同学为这个集体做自己的奉献,哪怕是一度曾走过了弯路!</p><p> 我一直被边缘化,因为没有特长,也便不会“中举”,更谈不上当个什么“知县”、“封疆大吏”,更不会奢望成为什么“尚书郎”了。但我自我感觉良好,无“官”一身轻,自由自在,行为随意,心有集体也就可以了。</p><p> 经一时期的共同努力,班级里的风气大有好转,出现了大团结的局面。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不良影响,也许是有人造谣中伤,夸大其辞罢了?</p><p> 就要开运动会了,大家积极参与报名,都想为班级争光。结果,我们班在全学年组荣获集体第二名!</p><p> 消息传来,大家都很高兴,这是集体的荣誉,也是许多同学刻苦训练,奋力拚搏的结果。</p><p> 老师在晨检时表扬了在运动会上取得名次的同学,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事实上,又何止一半!</p><p> 我在老师的心目中并不重要,没有特长,又不活跃,但老师待我谈不上冷漠,且有过帮助。</p><p> 有一次,学校组织同学们在大北华乐剧场看话剧《女飞行员》。临看前,老师嘱咐大家认真看,回来后写篇观后感。</p><p> 报名时,唯独没有我,一张票三角钱,太贵了!我料知家中不会同意,也只好放弃了,那观后感呢?岂料,老师代我买了一张票,说,“这钱我出。”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我犹似她的儿女了!我暗下决心,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对我的关爱。</p><p><br></p><p>(《六中的记忆》之五)</p> <p>六中的记忆</p><p> 我坐在剧场的前排,演员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p><p> 记得有这么一个场景:有一名演员吃冰果儿,后排的同学跑过来问我,“真地在吃冰果儿?”“千真万确!”我告诉他。那么,孙老师待我之真情岂不也是千真万确!</p><p> 我终于能写观后感了,致于缘此能否被老师表扬,那已经不重要了!</p><p> 事后,我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很感动,交给了我三角钱,嘱我还给老师,并代以致谢。</p><p> 那时,学校经常举办篮球赛,我喜欢看,哪怕是放学后也不走,津津乐道地。</p><p> 篮球场就在前楼,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都能感知道。因为我们的教室恰在篮球场的南侧,从教室内就能看得到,还有那只大钟。</p><p> 我们六中的篮球队队员大多是教体育的,有王守礼老师,李中锋老师,兰启智老师(人称兰大个儿),还有教数学的孙连成老师与毛老师(毛克祺?),另则吴国忠老师,高悦老师也都很优秀,令人敬仰!</p><p> 三位体育老师,一位中锋,一位边锋,一位前锋,另两位是后位,有时也有变化。</p><p> 中锋王老师机敏,会分球,传球速度极快。兰老师擅长三步篮,常在篮下得手,而毛老师与兰老师相同,只是觉得身体没有兰老师健壮!孙老师虽然说长得瘦小枯干,但特机灵,跳得高,摘篮十有八九成功。投篮时,一个擅长中投与分球,一个擅长两侧投篮,各有绝技,配合得相当默契!常常获得大家的喝彩!</p><p> 语文老师杨福生有时也上场,他的球技不敢让人恭维,但他的幽默、诙谐与活泼的动作常常引来大家的哄堂大笑!</p><p> 每当一有赛事,篮球场周围便会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场内生龙活虎,场外呼喊声,欢笑声,喝彩声,掌声,哨声,此起彼伏。比赛一结束,记分员将分数牌高高举起,六中校队常常高登榜首!此时此刻,全场沸腾了!人们在这个时候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去!</p><p> 我被这样的场合迷住了,深深地陶醉着。有时天快黑了还不肯回家,听一听他们的评论。我遇见了孙老师,她关切地说,“还不回家!不怕你父母惦记?”我朝老师笑了笑,点了点头。我望着她的背影,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多么好的老师呀!</p><p>(《六中的记忆》之六)</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左1)校友玉春献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右2)学长锡镇赐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六中的记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老师同学在心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初心不忘是校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文章记录师生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弹指挥间五十年。</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2)</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懋廷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忘却的记忆,被笔者娓娓道来,唤起读者本能地检索校园学习生活片段,但都忘却了。鲜见笔者文字,咀嚼起来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难得的记忆力,厚重的文学功底,原创作品的魅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期待下期!</span></p> <p>六中的记忆</p><p><br></p><p> 有一天,孙老师给我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班题是《十年以后》。这是一前瞻性的班会,其意思是我们毕业十年以后又相聚了。按照老师的安排,有的当上了领导,有的当上了工人,有的当上了教师,有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有的当上了科学家,有的在社会上拥有了很高的名望。</p><p> 我什么角色也未混上,尽管是假的,那只好跑龙套,还是自诩的。</p><p> 班会开始了,老师先致欢迎辞,随后那些角色一一粉墨登场。他们的“成就”引人注目,他们的“光环”与“业绩”光彩照人!</p><p> 老师很动情,不知何时竟哽咽了。有的同学被这种场合与气氛所感染了,禁不住地抽泣起来。我的心也一阵紧缩。是呀,同学一场,难得一聚,其情亦浓,其情亦烈,它与其地位的高低没有关系,对此,也许有人会有异议。</p><p>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逝者如斯,一旦失去了,怕是永远的了!孙老师的感伤也是人人的感伤,且如今当年的老同学岂不是有好几位已经驾鹤西游了!一晃儿,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次班会,还会有多少人记忆犹新呢?</p><p> 有一天,学校贴出了一个《通知》:</p><p> 兹订于X年X月X日下午三时,在校小礼堂(大门南侧)举办一次题为《火星来客》科幻故事演讲会。</p><p> 讲述人:程广济老师</p><p> 程老师是教我们物理的。他上的课幽默、风趣儿,很有特色,大家都爱听他讲的课。但他有时说话不留情面。</p><p> 记得有一次上课,有一同学与他顶嘴,他说该同学“没出息!”岂料,那位同学毫无顾忌地说,“我前途无限量!”程老师立马回他一句,“你卖地瓜去吧!”后来,我并不知道他是否真地卖上了地瓜,或许早已成为了“地瓜王”而腰缠万贯,那岂不是验证了程老师的谶言呢?</p><p> 单说故事会,凭票入场,名额有限,这大大地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我多么地渴望也能有一张门票呀!</p><p> 各班都领来了属于自己班级的门票。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除了班干部、骨干份子、靠近团组织的同学之外,还会有谁能有如此的幸运呢?我待此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马尾串豆腐,算了吧,我自己劝自己起来了。</p><p><br></p><p>(《六中的记忆》之七)</p> <p>六中的记忆</p><p><br></p><p> 正当我沮丧之际,孙老师递给了我一张门票。我欣喜若狂,真想立即投入老师的怀抱里!我立刻跳了起来,手舞足蹈地跑掉了。我的心“怦怦”地直跳,这是真地吗?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是在做梦吧?我来到了一僻静处,仔细地看了又看,门票就在我的手里,是真地!我乐得眼泪都快要下来了!</p><p> 那一天下午,小礼堂里早早地就坐满了人,有学生,也有老师。讲台前立有一讲桌,桌子上有一麦克风,用红绸布包裹着。桌子后有一把椅子。后面墙上的黑板上,写着偌大的仿宋体字:科幻故事“火星来客”。讲台两侧放置了几面彩旗,棚上还有拉花儿,会场布置得很庄重,也很喜庆。我找了个座位坐下了。</p><p> 下午三点整,校钟刚刚敲响了三下。学生会负责人宣布故事会开始。这时,程广济老师走了过来,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p><p> 他身穿整洁的蓝制服,梳着小分头,头发打着蜡,显得油亮油亮地走向讲台,正襟危坐着。这时,全场又响起了一片掌声!</p><p> 望着兴致勃勃的听众,程老师微笑地向大家招了招手,全场顿时静了下来。</p><p>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变幻无穷。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让人目瞪口呆,始料不及。去年暑假期间,我的一个侄儿参加了一个‘西北探险夏令营’活动,亲自目睹了一件震惊世界的特大事件一一外星来客。”</p><p> 程老师开讲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他的讲述。</p><p> 他说,我国西北部有一面积约32.4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丘高可达百米,气候干燥,常年狂风不断;这儿有纳木湖、罗布泊、陷落盆地与山谷、冲积平原,水草丰茂。南为喀喇昆仑、帕米尔高原、冰峰雪岭;北有阿尔泰山原始森林。这里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人烟稀少,多有人未曾到达之处。越是神秘的地方越有人向往,这支夏令营就是本着这种目的来到了这么个地方的。</p><p><br></p><p>(《六中的记忆》之八)</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懋廷 中午好!五十六年前,程老师关于未来世界的演讲我也有幸聆听,算起来那时还不到十四岁,听了程老师演讲后,曾一度激发了对天文学的热爱,特意跑到新华书店买了《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天文"。程老师是我班物理任课老师,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据说是转业兵,歌唱得特棒,每逢校联欢会,他和一个姓张的女老师必唱二重唱,记得有次校联欢会我们班的我们几个跳的"长征"舞蹈邀请他们俩伴唱的。写这些文字时,俩位老师当时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四位校友参与评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懋廷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本节人物、环境描写很精彩,相互烘托,增强了文章感染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没有一点记忆了。作者笔下记忆尤甚,使读者感受到了中学时代校园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其实科学幻想讲座是智力开发的最好形式之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懋廷的《六中的回忆》是好文章,应该肯定。这是对校友群的热爱,坚持不懈的发表文章,活跃了群里气氛。这是对同学们的一种爰,让人们重温校园趣事。还有懋廷真是好记忆,多年前的事娓娓道来,如数家臻。勤奋,爱心,好文笔。</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三位校友参与评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回应溪水浣尘,我听过程广济我班物理老师和张逸梅我班数学老师对唱的歌曲《革命熔炉火最红》。演唱的非常完美动听!</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溪水浣尘 ,下午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您提及的程老师与张老师的男女声二重唱,我也有印象,唱得确实好!程老师多才多艺,令人敬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六中的老师都很优秀,我们曾是六中的学生,当感到荣幸!带去我的祝福!谢谢老同学的关注。[抱拳][玫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作者回复校友评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建明1.5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感谢建明提议,此举即是对作者,包括作品的充分肯定,又发酵为校友爱六中、忆校园集体行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六中的记忆》是校友心灵的独白,必将产生共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再一次感谢伦懋廷校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期待建明美篇早日登录沈阳六中老三届校友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群主与学长赐教学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建明老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悉你在蜀,仍在关心《六中的记忆》,谢谢老弟!这不仅仅是对这篇小文的厚爱,更是对六中,对老三届六中校友群,对全体六中每一位老师与同学的厚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六中是我们的母校,我们永远爱母校,爱曾经传授我们知识与文化的老师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期待老弟的美篇再次奉献给大家!望老弟在蜀愉快,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及全家!祝福你及全家![握手][玫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孙荣敏三年七班 @吉祥四季二年七班张秀媛 二位校友晚上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谢你们的回应,点赞你们的超强记忆力!</span></p> <p>六中的记忆</p><p><br></p><p> 一天清晨,夏令营的师生们来到了阿尔泰山原始森林边缘的一块开阔地。正待他们准备休息一会儿,好去森林深处探险时,这时,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由远而近。</p><p> “飞机!”那边传来一声呐喊。大家不约而同地朝天上看。“飞机”越来越大,机型如碟,机翼很小,数支螺旋桨忽长忽短,很怪异!</p><p> “飞碟!”又有人大声嚷着!这时,“飞机”落在了开阔地。带队老师急忙让大家躲进灌丛中。</p><p> 机舱拉开后,走出五六位似人非人的宠然大物,丈把高,四肢粗壮,肢节可伸缩,腋下有飞翼,能灵活闭合。</p><p> 他们的头发呈赤色,蓬乱不堪,两眼如拳,忽开忽合,硕大的鼻子几乎占据了半个脸。鼻口特大,孔外有膜,可听得到“呼呼”的声响。嘴巴尖长,牙齿短小,双耳细长,皮肤深褐色,还可变幻。腹部凹凸不平,不断地忽凹忽凸。手脚的形状与我们地球人的区别不甚大,但显得很灵巧。</p><p> 因为有“翼”,可上下起降,飞翔。其翼如蝉,薄而坚,可收可展。</p><p> “外星人!”一位同学喊到!老师挥手示意,“莫声张!”“细心观察。”并嘱咐小报务员向大本营发报。</p><p> “继续观察!”回报电示。我科学院已悉,并将此消息转告联合国教科文组,且遣就近科学家启程前往。</p><p> 霎时,“嘀嗒”声响不断。什么“面包,面包,我是香肠。请回答!”“爸、妈,我想你们了!”“不要怕,有我呢!”乱七八糟地,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p><p> 过晌以后,中、美、苏等国的科学家赶到了,还有几位记者。他们不顾一路疲劳,立即商量怎么样才能与外星人接触。</p><p> 后来,大家一致同意派两名代表前去接洽。诚然,事先研究了诸如礼节问题、语言问题、方式问题、安全问题等。但谁也不知道外星人与地球人都会有哪些不同。那么,前去之人到底是福,还是祸?谁心中也没底,真让人担忧!</p><p><br></p><p>(《六中的记忆》之九)</p> <p>六中的记忆</p><p><br></p><p> 经代表与他们的接触,知道他们是火星来客,且待人非常友好。虽然说语言不通,但可以用手式或情感来交流。据悉,火星人科技相当发达,人与人之间又相当地和谐。他们不懂得什么叫藏垢纳污、衣冠禽兽、鬼鬼祟祟、男盗女娼、矫揉造作、为虎作伥,更不知道什么骄奢淫逸、尔诈我虞、颠倒黑白、造谣中伤,如此乱七八糟的玩艺儿与辞汇!</p><p> 再后来,前去参观的人多了,竟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引起了一时的慌乱。原来,其中有“科谍”(科学间谍)......</p><p> 这个故事,我在《人生的追求与经历》一文中有较完整与详细的描述,但其中不乏有自己的杜撰与想象的成份。</p><p> 孙老师给了我这么一次听故事的契机,无疑,无形之中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历练。</p><p> 记得“复课闹革命”期间,几乎天天能见到孙老师与同学们。每天实在没有什么事可做,也就是读一读报纸,或者闲聊一气,根本上不了课,也无课可上,“破四旧,立四新”,四旧被抛却了,四新呢?更重要的是每天必做的“三忠于,四无限”,“早请示,晚汇报”。</p><p> 一天,我迟到了。我不知道这个“程序”可否免了。老师严肃地说:“必须做!”一个同学领示,我一个人站在那里顺从认真地跟随着。我能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Whosoever understands the times is a great man.(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也是人生的哲学,岂可忽略?</p><p> 我的一生名不见经传,没有人看好于我,这很正常。但孙老师曾善待于我。多少年以后,我几次想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那也不是什么秘密。由于生活的忙碌,又自顾不暇,但我会牢记在心,永世不忘!</p><p> 在我的心目中,孙老师是教育界的楷模。她犹似一座灯塔,不仅仅是照亮了自己,更照亮了别人。她是那一代为人师表的缩影。她将她的高尚品德予以传承,其意义会是多么地深远!</p><p> 在这个世界上</p><p>,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任何人也不应将这个职业给玷污了!</p><p> 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不仅仅是为下一代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为下一代布施以高尚品德与情操,但愿没有人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而感到内疚与羞愧!</p><p> 而今,孙老师年事已高,仍有那么多的同学们在牵挂!人品是无形的,但好的人品是无价的。金钱很诱惑人,但不会人人缘此而动摇!世人当思:何谓为人师表。</p><p> 下一节,请看《风暴中的校园》。</p><p><br></p><p>(《六中的记忆》之十)</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庶言学长讲述《公开信》由来</span></p><p><br></p><p> 当年六中有活动,我恰恰赶上,那是历届六中毕业的学生,有老龙口酒厂厂长等。</p><p> 有一次,我适遇上了周总理的同学,后来是省政协副主席,卢广绩,我们在一起还合过影呢?</p><p> 他们发与我们这份《公开信》,我一直保留至今,算来足有三十多年了吧!那时曾有个“恩来同学会”,我算是个会员?留有一徽章,现发与你。</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懋廷 《六中的记忆》把我们重新带回在母校学习生活的青葱岁月!更加激发我们对母校的眷恋![强][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校友張素娟学姐赐言</span></p> <p class="ql-block">六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后记:六中是我的母校,也是我们大家的母校。1966年夏,我毕业于该校,后来,由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我们不得不在校多滞留了两年。直到下乡插队,我们才结束了中学时代的生活。而那些尚未学到应该学的知识的他们也“毕业”了,岂不是人生的缺憾?</p><p class="ql-block"> 而今,那段历史早已远去,一晃儿五十多年过去了,但许多往事仍然让人记忆犹新,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六中是周总理的母校,当时闻名遐迩。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凡是能考上六中的学生都很优秀。我所毕业的小学校,能够考上六中的也是屈指可数。我当是幸运者。</p><p class="ql-block"> 当年,六中的大门在西侧,大门的北侧是传达室,南侧是小礼堂,不时有人在这儿打乒乓球。当年程广济老师讲的科幻故事《火星来客》,就是在这里举办的。</p><p class="ql-block"> 小礼堂的南侧是一趟平房,向东延伸,共七间教室,那便是我们上课的所在了。</p><p class="ql-block"> 平房北侧是操场、篮球场,篮球场的北侧是前楼(砖木结构),供校领导与教师们使用。楼下仅有一间是教室,也许是教室紧张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前楼后是礼堂,很少开放,但在“文革”期间是“主战场,如开批斗会,四周挂满了大字报!</p><p class="ql-block"> 礼堂后是后楼,与前楼的建筑结构完全相同,彼此交相辉映,大都是教室,也许还有其它什么用途吧。</p><p class="ql-block"> 后楼的东侧建有一趟平房,也是教室。教室前是偌大的操场,供全校师生开运动会,做广播体操,或是学生们课间嬉戏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最东侧有卫生所、图书室、单人宿舍,然后是公厕。</p><p class="ql-block"> 两个操场中央有两棵大榆树,树上挂有两只高音喇叭,无论是做广播体操,还是播放什么消息与通知,我们都能听得到。</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西侧是一长长的院墙,院墙与楼山墙相距很近,少有人光顾。“复课闹革命”期间,我们几人常常藏在这里玩扑克。有时怕被老师发现了,跳墙就跑!</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少去后楼,后院院墙不甚高,文革时有些破损,回家时,为了抄近道,不时逾墙而过,无人阻拦。</p><p class="ql-block">(《六中的记忆》之十二)</p> <p>六中的记忆</p><p><br></p><p> 数年以后,六中恢复为“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附近新建了校舍,似乎互不影响,但终于在某一天取消了这个番号。</p><p> 当年,六中校长安兴亚等曾给武迪生市长、市委书记李泽民及市政府、市人大写了一封《关于恢复沈阳六中的建议书》的公开信,例举了恢复该校的种种理由,结果石沉大海。从那以后,六中成为了历史,也许是永远的了。</p><p> 沈阳六中成为了历史的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六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会渐行渐远,有的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点点滴滴不会完全从我们的心目中消失。</p><p> 六中拥有许许多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那是缘于老师们教育与培养的结果。诸如摄影(葛英民、赵文志、崔洪清、史国庆)、刺绣(沈丽君、曲佩娟、刘春阳)、剪纸(申泉泽)、书画(李有功、张亚儒、王光飞、赵玉山、王恕成)、戏曲(夏子孝、尚德福、王书珍)、歌咏(闻良坤、王振华、宜宝忠、窦亚东、陈玉、颜廷环、方保复、吕中起、莫金华、邵荣魁、那春嫒)、作曲(孙占忠)、乐器(徐广运、孙永义、史鸿英、田士文)、太极(李岩、潘桂云、林天成)、文学(郭锡镇、王文涛、伦懋廷、赵文志、李树胜、杨玉春、耿丙文、李永平、孙荣敏、徐秀荣、黄公天、徐春明、林保萱、张玉兰、张素娟、徐肃、李兴东、胡瑞明、徐士军、贾淑云、高彦、张缀时、侯亚男、刘淑敏、唐成亿、王玉超、崔静华)等,他们都是佼佼者,都是六中的骄傲!</p><p> 他们中,有的在本单位负有盛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刘松泉、李铁生、常晓霞、韩德华、车锦华、孙文杰、张兆林、李淑华、赵荣环;有的曾在外交部工作,如范铁生;有的曾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如崔洪清;有的曾经投笔从戎,如程庆禄、张秀嫒、张玉生、王振东、赵英魁、曲文芳等;有的平时喜欢养鱼弄草而享受幸福的晚年,如刘宝成;更有专门为农民工讨薪而辛勤工作的曾是市总工会副主席的张金城;还会有更多的知名人士,恕我不知而无法一一提及。他们都有一幸福的人生,岂能不让人敬仰!尤其是书画家张亚儒,获得过各种奖项无数,令人敬佩与赞叹!</p><p>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恩师们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那么,我们当该如何赞誉他们呢?这倒让我想起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的一段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相信:他们的高尚品德将会万古流芳!</p><p> 沈阳六中,人才济济,群星璀璨,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在他们的面前,我的笔显得是如此地苍白,又绠短汲深,也只好就此搁笔。但愿《六中的记忆》一文能给您带去美好的记忆。但愿沈阳六中鲜红的旗帜永远在祖国的大地上高高飘扬!</p><p><br></p><p>(庶言作于2020年9月)</p><p><br></p><p>(《六中的记忆》之十三)</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此图像作者近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沈六中老三届校友群,群主锡镇学长评论赐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文峰(下中间)接我们六中同学下乡到法库十间房公社是这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是您接我们上山下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十二年前,这两天早上,我到六中校园里溜达,操场洒满金色阳光,看见一位陌生人,30岁左右,背着手在大操场上散步,此人长得浓眉大眼很是英俊,身体贝棒,看面相总是笑呵呵地……。</p><p class="ql-block"> 此人的出现,引起我的关注,一打听,知道了是法库县来学校迎接我们下乡的农村干部。</p><p class="ql-block"> 22日,我们三年八班下乡到法库十间房公社,我又看见他,据说是十间房公社革委会文教助理,专程去沈阳接我们六中同学的。我被分到前未大队第五生产队,在一个叫“南营子”的自然屯,好歹是大队部所在地。说来有缘,我有看见这位文教助理骑着飞鸽自行车走出家门去公社上班。通过了解,他家也住在南营子屯,隶属第六生产队。妻子是小学教师,上面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父亲,下面有五个孩子,三女二男。住着四间里生外熟的红砖房,当时在农村属于一等人家,两口子都挣工资。生活富裕,房前屋后又有园田地,一年四季吃穿不愁。</p><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我被临时抽调公社搞“红海洋”,任务是布置公社礼堂,写毛主席语录版,从丈量设计到竣工验收,整整干了两个月时间。期间,这位文教助理改为公安助理,公社加强保卫力量,这位公安助理把我留在公社人保组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他名字叫“张文峰”。彼此建立了不解之缘。一起外调出差,进关里山东、北京;北到黑龙江佳木斯都留下我俩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1972年我被推荐回沈阳上师范学校,74年毕业分到大东区知青办工作,那年实行厂社挂钩,有机会我送知青回到十间房公社,跑回南营子屯看望病榻上文峰兄长,已经是肺癌晚期,我买12次火车票送站去北京治病,此行已无济于事。文峰逝世享年34岁,撇下老父亲、妻子和五哥孩子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 此后,这一家人如何生活?县公安局军管会办理把五个孩子抚养到18岁待遇,我把长女接到我家送到单位沈阳二十八中学读九年级,毕业考入铁岭师范学校,毕业当了一名教师。</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专程回法库在香格里拉酒店参加了已故文峰兄孙子结婚典礼,与文峰兄一大家子人合影留念。文峰嫂子八十有一,每月领取养老金与老儿子一起生活,颐养天年。其它孩子都成家立业,各得其所,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文峰兄在天之灵有之。</p><p class="ql-block"> (写于上山下乡五十二周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作者喜爱的连环画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六中校徽文物</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六中校微文物</p> <p class="ql-block">郭锡镇学长素画。</p> <p class="ql-block">当年校领导及老师们合影</p><p class="ql-block">这是后期在六中团聚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谢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兄乃校群一淑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书写情暖您受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崇高境界供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优秀富有一生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回赠明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 明弟赋诗岂堪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执笔悠闲为涂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人生各有前为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但愿余生思无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2020.8.23.下午1.59分~2.15分个人微信交流后,转校友群。</span></p> <p>沈六中老三届校友群作者:庶言.</p><p> 2020.9.22日.明编排.于盘锦.</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