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

周泽深

<p>  “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一首高亢嘹亮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把我带进了三晋大地。</p> <p>  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西是指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靠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托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唐代诗人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p> <p>  山西吸引我的原因是独具晋风晋韵三晋廴化。“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神韵”可以说山西是中华之根,华夏之本。</p> <p>  山西行的第一站(8月17号)就是[壶口瀑布]</p><p> "九曲黄河万里沙”,发源于青海“卡日曲″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二大河流。</p><p>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大型瀑布奇景,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绝妙奇景。</p><p> 黄河水流经此地,因陡然2O米的落差而产生的巨大的能量,泻入河谷,冲入深槽,顿时,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正如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描述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画面。 </p> <p><br></p><p> 黄河水在壶口瀑布段,由于经过高落差,陡泻的冲击流,在泻入河谷,冲入深槽那一刹那时,溅起的水雾袅袅升空呈现出&lt;水底冒烟&gt;这是第一奇景&gt;。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出&lt;霓虹戏水&gt;为第二奇景。由于高水位冲击低水位的深槽产生的水珠飞扬至数百米外,形成了笫三景&lt;晴空洒雨&gt;。因为壶口瀑布段河面由3O0米宽突然收窄到3O米甚至20米,再加上20多米的落差,在河水冲向深槽时涛声四起,惊天动地此为第四景&lt;晴天鸣雷&gt;。壶口瀑布第五景是因为涛飞浪湧形成长达数百米的水雾小气侯,若隐若现的&lt;山飞海立&gt;景观。</p> <p>  说到黄河,唐代诗人有不少的绝妙之笔。</p><p> 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容黄河的磅礴大气。</p><p>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尽显苍穹之下大漠的雄辉之美。</p><p> 更有王之焕的, </p><p>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p><p>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p> 则显示出一幅空旷凄婉的千里画卷。</p><p> 还有宋琬描写&lt;壶口瀑布&gt;更叫一个绝:</p><p>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恍如&lt;壶口瀑布&gt;跃入纸上。</p><p> </p> <p>  我们行程的第二站(18号)就是山西灵石县号称中国民间的故宫的[王家大院]。在旅游界有一句话称之为I王家大院]归来不看院之说。</p><p> 中国古民居建筑素有“北看山西,南看安徽”之说。皖南民居粉墙黛瓦清新,晋商大院高墙深邃富丽。而晋商执中国商贾牛耳500余年,大院群落是他们财富的象征。</p><p> I王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灵石县静升古镇。静升王家从始祖王实算起,绵延700余年。王实初始务兼做豆腐买卖,虽是小本买卖,但王实诚实守信。平时农耕,闲时经营,王家从第十世起有人开始经营棉花、杂货和典当行业,初创时期,不具规模,未形成主业,家族仍以农耕为主。</p><p> 随后王家以耕读起家,逐渐成为商宦富族,发迹后与其他晋商家族一样,大兴土木,营造大院城堡。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有包括五巷五堡五祠堂,一条商业街的庞大家族大院。其中五座古堡红门堡、高家崖堡、西堡子、东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分别以“龙、凤、虎、龟、麟”五种灵兽命名,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不亚于北京故宫的建筑总面积。</p><p> 目前开放的I王家大院]仅红门堡、高家崖堡、王氏宗祠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1118间房,面积4.5万平方米,素有“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和 “华夏民居第一宅”之称。</p><p><br></p> <p>同行的美女风姿卓约。</p> <p>笑容可掬</p> <p>严肃有余</p> <p>姊妹如花</p> <p>情同手足</p> <p>城楼之上,天高云淡。</p> <p>指点江山,胸怀万里。</p> <p>  离开[王家大院]后,稍事休整下午(18日)我们来到了闻名中外的[平遥古城]。</p><p>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的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p><p> 到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县城的原貌,堪称中国好存最为完的古县城。</p> <p><br></p><p><br></p><p> “平遥″古称“古陶”,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在夯土城墙的基础上全部包砌青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重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古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古城总面积约2.25平方公里。城内街道、铺面、民居仍然保留明清风格。平遥古城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早、保存最好古城之一。</p> <p>  平遥古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的正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制于元明清三朝,是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古建筑。从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中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古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 古衙之最”。</p> <p>  在[平遥古城]我们特地参观了[协同庆钱庄博物馆]。 </p><p> ` 钱庄′简单的说就是古代的银行。钱庄产生于我国明代。产生的原因是,当时国内流通两种货币,即白银和制钱。白银是官府征收田赋和各种商税以及发放官兵俸饷、工商业大宗交易使用的主要货币。铜钱则是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和农民、市民、官兵购买生活必需品使用的主要货币。两种货币不同用途,出现了必须互相兑换的社会需求。正是这种需求,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承担货币兑换职能的组织,这就是钱庄。</p><p> 明清以来,平遥商业贸易发达,一度成为全国商业金融中心。货币流通量异乎寻常庞大,作为市场交换中介—货币兑换,自然有别于其他地区。</p><p>在平遥很早产生钱庄。清乾隆年间已成立“钱业公会”,每天公布钱行兑换行市。</p><p>  当时平遥之发达,并非全为平遥当地人氏,更多的来自周边县份和其他地域商人。我们所在的协同庆钱庄,则是由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共同投资开设的大钱庄。资本三万六千两白银,每股五千两,二姓各半。时间在钱庄职能发生大变化的咸丰六年。看到的协同庆钱庄柜房,是当年钱庄柜台的基本陈设。</p><p> 在"协同庆"钱庄票号里我们也恍惚穿越了一回。</p> <p>  8月19日一大早,我们一行直赴地处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山之上的被誉为“天下笫一关″的[雁门关]。 </p> <p>  [雁门关]是我国古代雄伟的工程,I万里长城]上一道非常重要的关隘,有着“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美誉。“雁门关”自古以来都被大家誉为“中华第一关”,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此可见一斑。</p><p> “雁门关”是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点,也是常年战火纷飞的地方,“雁门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其中有许多历史故事都被后人广为流传,比如有杨家将抵御契丹的故事,还有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等等。</p> <p>  群友曾发给我一帖,其中一首诗特喜欢,“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风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说的是当年杨六郎镇守[雁门关]时候的情景。而我对[雁门关]的印象却是从连环画《杨家将》、《金沙滩》、《百岁挂帅》《穆桂英挂帅》所获得的。 </p><p> 杨家一门忠烈的报国之心和[雁门关]上浴血厮杀的英雄气概,让人荡气回肠扼腕长叹。杨令公撞死李陵碑,杨七郎乱箭身亡,杨四郎流落番邦,杨六郎把守三关口,杨八姐闯幽州。杨家将在金沙滩血战成河,壮烈殉国。杨家将的故事曾经感染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也使人想到那滚滚硝烟的古战场,历史永远记住了曾经的杨家将浴血奋战的[雁门关]。</p><p><br></p><p>  </p><p><br></p><p><br></p><p>  </p><p><br></p><p><br></p> <p>  如今的[雁门关]是2001年耗资近二亿元对古[雁门关]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恢复了[雁门关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的历史原貌。把一个古重碓浑的“天下第一雄关″的[雁门关]展现在世人面前。</p><p><br></p><p>  </p><p><br></p> <p>  下午(19日)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中国四大石窋之一的[云岗石窋]。</p><p> 说起[云岗石窋],不得不说起一个从凉州来的大德高僧昙曜。历史上有一段昙曜与文成帝偶遇的故事。 </p><p> 文献记载“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由此可知首先昙曜是在大街上偶遇文成帝的;其次文成帝的御马恰恰衔住了昙曜的衣服。演译出了"马识善人″的因果关糸。而使昙曜能够被上至朝臣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敬仰。由此才能重用昙曜,从而使佛教重新发展起来。之后昙曜接替道人统师贤的位置,并将道人统改名为沙门统,作为北魏当时最高级别的僧官,昙曜为北魏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p><p> 昙曜继任道人统后,建议文成帝于武州山开凿石窟。作为[云冈石窟]的主持者,昙曜将凉州佛教的造像艺术完美地融入石窟造像中。云冈石窟的十六至二十窟就是由昙曜主持开凿的,从雕刻风格来看佛像一般为磨光肉髻,面相浑圆、眉眼细长、深目高鼻、身躯健硕,这与凉州的造像风格极其一致。</p><p><br></p><p><br></p> <p>  [云岗石窋]的重点或者说代表作为第20窟露天大佛结跏跌坐,被称为云冈石刻的象征。佛像为释迦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大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p> <p> 千江有水千江月,</p><p> 万里无云万里天。</p><p> 心中常怀慈悲心,</p><p> 就是当今现世佛。</p> <p>佛袒保佑,心诚则灵。</p> <p>杨柳心,男儿身,许心愿,佛奈何?</p> <p>  离开了佛门圣地[云岗石窋]到达[大同古城墙]己是傍晚时分。据导游小宋介绍,大同古城仍在修建中,现在维修完整的主要是古城墙。所以夜晚观看[大同古墙]在灯光的衬映下,五彩缤纷,大放异彩。是古城最美时刻。 </p><p> [大同古城]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设施完善,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大同古城墙]的一大特点是外廓像齿轮一样,城墩凸出,梯形结构,为大同城墙设防的特殊造型。现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镇守大同时,于汉、魏、唐、辽、元旧城基础上增筑的,周长7.24公里,古城面积达3.28平方公里。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比南京城墙最宽处还宽6.6米。城墙上有62座门搂、角楼、望楼。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最雄壮,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最坚,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J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之最,为其他古城墙之少有。同时还建有96座窝铺用于屯兵。在距城墙约40米处,开挖护城河,绕城一周。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四门外有瓮城,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外又筑有月城,将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门。这样,出入大同城须经三道门卡。各门上还建“箭楼”或二层“匾楼”。城设四门,东门为“和阳门”,南门为“永泰门″,西门为“清远门”,北门为“武定门”。城墙上的了望楼、角楼、城楼、箭楼间隔而立。护城河,吊桥、瓮城、月城、关城、耳城重关锁钥,戒备森严。实乃拱卫京师之重镇。</p> <p>流光溢彩的[大同古城]城楼。</p> <p>  好友周杨柳与小宋导游在古城楼上合影,这也是小宋在整个八天行程中唯一的一次露出了笑脸。</p><p> 你还别说,小宋笑起来还是一位不错的美女。她本人对这张照片也特满意,特意叮嘱我,一定要将照片发给她。</p><p> 小宋美女希望你今后的日子笑脸盛开如花。</p> <p>  8月20号行程的笫一站就是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北岳恒山[翠屏峰]山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举世闻名的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p> <p>  [悬空寺]始建于拓拔氏的北魏后期,距今约1500年。 </p><p> 公元398年,北魏时期的道教天师道长寇谦之(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就是说要让人们来到寺院后,感觉到能与神仙共语,而将凡世间烦恼抛于身后。从天师仙逝后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并得到了一个叫“了然″得道僧人的帮助,在“了然″和尚精心选址,精心设计,亲自组织工匠,指导施工,终于建成了这座奇特而神奇的,且是‘三教合一′的[悬空寺]。</p> <p>  说道[悬空寺],最初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孤悬掉挂在陡峭悬崖之上,在古汉语的文言文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为[悬空寺]</p> <p>  [悬空寺J凌空悬挂在万丈绝壁之中,远看只是由十几根碗口粗的圆木柱所支撑着,仿佛山风轻摇就要坍陷下来一般。游人到此,还未登上寺院,心倒先悬吊起来了。正所谓“悬空寺,半山高”寺名悬空,名副其实。宝阁高挂,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其势动人心魄。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到此,叹为“天下巨观”。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仰望飞阁,惊愕不已,特别书写了“壮观”两个大字留在这里。</p><p> 当我与周扬柳,许红花三人登上[悬空寺],仰望万丈悬崖,俯瞰山下的行人如蚁,听着楼板吱吱呀呀的作响,提心吊胆之余,细心观察,心中不禁要问:沧海轮回,斗转星移[悬空寺]究竟为什么在这悬崖峭壁上能“悬“立千年而不倒″。除了立木顶千斤”的力学原理之外,是不是真的还有我佛保佑之说!?</p><p> 其实[悬空寺]是依山而建,从外面看是悬楼,从屋内看,靠紧里面的一边是石窟,一半房子一半洞。全部建筑物后坡没有山墙,没有檐椽、飞檐,没有连檐、瓦口、望板,绝大部分殿宇楼阁后部及西侧没有檐檩、檐柱,而是以岩代木,建筑物与石崖有机地结合着,浑然一体。这就是古代匠人智商慧的杰出体现。</p> <p>  这里就是[悬空寺]的精髓[三教殿】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袒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这也是[悬空寺]香火千年不断的原因吧。</p> <p>  这位女士名许红花,竞是我们这个六十一人的大团登上[悬空寺]了了四人中的一位。也是全团登寺的唯一女牲,当代的花木兰。</p> <p>  离开“悬空寺”,下午(8月20日)我们来到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做为道教的圣地由来已久。相传,古代神话中的道教[八仙过海]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踪遗迹和神话传说。</p><p> </p> <p>  据说张果老在匚恒山]修行时“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还成驴矣”。玄宗召见,着演示道家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赐号“通玄先生”,后归,终老[恒山]。果老岭上有一块光滑的陡石坡,至今仍可见到几个非常明显的毛驴的蹄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而登天的。</p> <p>  [恒山] ,人称北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 </p><p> 北岳恒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号称108峰,东西绵延150公里,横跨晋、冀两省。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p><p> 恒山主峰,位于浑源县城南,海拨2016.8米,山高为五岳之冠。恒山以道教闻名,古往今来,以奇险吸引着游人。据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秦始皇时,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以后的历代帝王,也差不多都差使臣到恒山朝圣。历代名人、学士,诸如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览过恒山胜地,并留下吟咏恒山的诗章。</p><p><br></p><p><br></p><p><br></p> <p>  [恒山]的“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金龙峡”居于“天峰岭”和“翠屏峰”之间,峡谷幽深,峭壁侧立,石夹青天,最窄处不足三丈。这里是古往今来的绝塞天险,交通要冲。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这里劈山凿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p><p> 远处逶迤在高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遗址,就是宋代时,杨业父子在这里以险据守的战场。</p> <p>  男人来到了“杨家将″当年征战的沙场,自然是热血澎湃。男儿自当强,这就是中华五千年血脉相承的根源。</p> <p>大有“雄关漫道真如铁”之感。</p> <p>  温文尔雅的 皓月女士。</p><p> “心城则灵,感动上天,面如皓月,身似七仙”。(女)</p> <p>  从北岳[恒山]下来后,我们一行直奔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景区面积607平方千米。</p><p> 据《名山志》记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各朝皇帝常有参拜。著名的寺院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p><p><br></p><p><br></p> <p>  来到[五台山]方知庙宇居然还有“青庙”与“黄庙”之分。据导游说:“一般的寺庙会分为青庙和黄庙,青庙是汉传的佛教,黄庙则是藏传的佛教,另外青庙里边住着的是和尚,黄庙里边住的却是喇嘛”。</p><p> [五台山]就是 这样的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青庙和黄庙共处一山,和谐相处,交相辉映。佛堂道场,相得宜章。这就是[五台山]。</p><p> [五台山]青庙和黄庙共存,并且和尚和喇嘛同堂念经诵佛,这种奇特的现象,为[五台山]所独有,使之成为了中国唯一的汉藏佛教圣地,</p><p></p><p><br></p> <p>  说起[五台山]我曾听说一个段子,意思是说,毛主席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经过[五台山],夜宿寺院,与老方丈彻夜长谈,临别,老方丈赠言四字曰:“八三四一″。主席欲问,方丈双手合实道;“天机不可泄露"。主席进京后,便将中央警卫团命名为八三四一部队。巧得是八三四一巧合了毛主席83岁寿辰及执政41年。</p><p> 其实这只是个传说。历史是:1948年 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告别陕北,经晋西北、晋东北挺进河北,准备去与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工委会合。四月九日傍晚,因大雪路阻,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一行登上[五台山]峰巅鸿门岩,当夜就宿于台怀镇塔院寺方丈院。毛泽东下榻的里院北屋,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搁一张木桌,一把木椅,桌上摆一砚台一笔筒,桌炕之间放一取暖火盆,上边放着一只铜茶壶。四月的五台山,入夜很冷,毛泽东一边用饭,一边烤火,还捎带翻阅着一本经书。</p><p>  一会儿,老方丈由一小沙弥陪同来到毛泽东居住的院子,警卫员及时转告,毛泽东急忙走出屋子笑迎方丈。</p><p>  方丈合十行礼道:“打搅贵人了,贫僧不安得很”。</p><p>  毛泽东回答:“哪里哪里,是我们打搅贵寺了,请多原谅”。</p><p>  说话间,方丈和小沙弥走进屋来。毛泽东给二位让座。方丈忽然发现毛泽东桌上有一本翻开的经卷,吃惊地问:“怎么,贵人也读经书?”</p><p>  毛泽东一笑,将佛经送给方丈道:“随便看看。我是无神论者,不信神佛,更当不得什么‘贵人’啊!”</p><p>  方丈笑答:“贵人信佛佛在,贵人不信佛佛自在,当得,当得,有何当不得呢!”</p><p>  次日瑞雪初霁,旭日东升,[五台山]上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登高远眺,心旷神怡,[五台山]美景尽收眼底。大白塔及镇内位处高地的庙宇殿堂和山峰的轮廓,被冉冉升起的朝阳镀上了一抹艳丽的桔红。金阁浮空,香火缭绕,钟鸣鼓钹,参差交响,合着抑扬有致的梵唱声,呈现出一派佛门圣地的肃穆气派。</p><p>  毛泽东一边观察一边兴致勃勃地踏上了通往灵鹫峰菩萨顶的108阶石级。石阶上,积雪绒厚。毛泽东回眸身后缓步攀登的众人,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招手示意周恩来,让他们快步跟上。毛泽东环顾四面群山,红日高照,霞光瑞气千条万道缭绕之际,金光漫洒,玉色映天,白雪装点得山峦寺院十分壮美。一阵风扑来,带落牌楼及树梢上的浮雪,飞撒在毛泽东身后,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各色华彩,几如佛光普照</p><p>  毛泽东边说边走上钟楼,细细品读着巨钟铸刻的经文时,时而抬头对周恩来说:“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它和儒、道学说相融,成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以保护和研究。”</p><p>  毛泽东问方丈:“你看,我们能胜利吗?”方丈回答:“能!一定能!天随人愿嘛。”</p><p>  毛泽东一乐,两掌合拍道:“好!好一个天随人愿。”</p><p>  时值中午,周恩来抬头看了看晴朗朗的天空和暖洋洋的太阳,与任弼时低语了几句,忙去催促毛泽东赶快下山,准备午饭后动身,前往河北。</p><p>  午饭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吃完午饭,步出塔院寺。</p><p>  部队列阵街道两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与送行的晋绥军区的领导和五台众僧话别,然后分乘吉普车径指“太行八陉”之一的龙泉关,再向河北省境内直驶而去。</p><p> </p><p><br></p><p></p> <p>  [五台山]广化寺昔为华严道场,继为章嘉佛爷的六处之一。阿旺金巴为住持的黄教寺庙。在其后殿后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一座八角单亭阁式石塔。塔身正面下部刻一方门,门之两侧下方还雕有两位金刚,门之上方为一竖匾,上书“宋故金坛郎十宫德之塔”,字体刚劲有力,似为瘦金体。该塔通身由青石雕成,雕刻华丽细腻,十分典雅精致。</p> <p>  [五台山]文殊寺始建于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五年,寺宇坐北面南,占地面积五千一百八十平方米,为章嘉活佛五处之一。原殿内正面供宗喀巴像和十面观音像,背面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两壁有画,一为唐僧取经和五百罗汉;一为佛本生故事。彩塑、壁画俱佳,可惜剥蚀脱落严重。是[五台山]寺庙群此较大的一座。</p> <p>  8月21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山西省著名的旅游景点[晋祠]。[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p> <p>  经过[晋祠]门楼,过照壁及十字桥,就来到了[飞龙阁]。</p><p> [飞龙阁]重建于公元2007年,四角攒天顶,二层三檐,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围栏,整体建筑座落在假山石洞上,有登高远眺之意,游人又可穿行而过。</p><p> [飞龙阁]二层三檐,檐下悬挂三匾,第一层为“飞龙阁”,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p><p> [飞龙阁]第二层为“凌云阁”,楹联: 好鸟鸣楼外,清风绕阁前。“凌云阁″是唐天子李世民将长安的凌云阁照搬到[晋祠]以纪念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二十四功臣”。</p> <p>  [晋祠]南面有一“奉圣寺”,是唐朝天子李世民赐于大将尉迟敬德的它院。“奉圣寺″建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粗干老枝,苍郁古朴,独具一格。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原来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摆摊,叫买膏药。口里喊着: “膏药灵应、能治百病,无福不信,有福来买。”叫卖半晌,却无人问沣。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购者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发芽,茂盛如盖。百姓见状,惊叹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古语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概是因为多年长睡,在环境气侯适当时,枯木逄春就是这个道理。</p> <p>  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心的贞观勋臣的雕塑,马踏青山,凝眸远眺;风掠斗篷,气宇轩昂。彰显了[晋祠]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晋祠]景区的亮点。这是目前太原最大的群雕塑像,矗立在[晋祠公园]中心,正对公园大门,距大门内侧的“初唐发轫”牌匾200米。</p> <p>  [晋溪书院]的前身原本是明朝王琼建的晋溪园,王王京‘还籍为民’,颐养天年于晋水源头。建晋溪园的念头就是在这时产生的。嘉靖四年的冬天,他的长子王朝立前往谪所侍奉父亲,闲谈中,王琼流露出在家乡建一居所的心愿。王朝立领会了父亲的意思,回家后就在暗中积极筹备。当第二年京城传来朝廷有意让王琼‘还籍为民’的消息后,王家便正式动工建园,不久建成,以王琼之号为名,称之‘晋溪园’。晋溪书院乃是由晋溪园改造而成者。对于晋溪园的景色,郭素婕、马锐在其合著之文中称:“晋溪园于嘉靖五年冬建成。整个园子选址优雅,规模适中。西依悬瓮山麓,鸿雁南河顺园的西墙南流,过鸳鸯口,分出鸳鸯中河。中河又沿园的南墙根东流,折向南去。陆堡河则顺晋祠祠垣南墙和晋溪园的北墙东流,整个园子三面环水。园门朝东,通向奉圣寺小道,对面是数十亩的有荷花池,葱笼翠枝,荷花飘香,迷醉游人。</p> <p>美女们书院前留影,似乎多了点书卷之雅。</p> <p>  [三晋名泉]指位于晋祠内的晋水之源头,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难老泉不竭,泉水自地下约5 米的岩石中涌出,平均流量约每秒1.8 立方米,常年水温保持在17℃,清澈见底。泉名取自诗经名句“永锡难老”。晋祠内,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被称为晋祠三绝。</p> <p>&nbsp; &nbsp;下午(8月21号)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电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地[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nbsp;&nbsp;&nbsp;</p> <p>  [乔家大院]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事象的“博物馆”,也是我国保存下来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及最有历史存淀感的古民居建筑群。</p><p> 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p><p>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p><p>&nbsp;</p><p>&nbsp;&nbsp;&nbsp;</p> <p>  [乔家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显示了中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p><p> 三大开间,可同时出入三辆车马轿出入,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p><p><br></p> <p>  [乔家大院]大门坐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遵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一块,上书“古风”。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百寿图为“在中堂”主人乔致庸的孙婿、近代著名学者、篆书家常赞春书写。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甬道的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p><p></p><p><br></p> <p>  [乔家大院]不仅是前清建筑的典范,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 乔家还是典型的浸淫了传统文化的家族,从排辈起名到家规经商,无一不显示出儒家思想的要义。比如各户的堂名,“在中堂”取”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执两端而用“之意,德兴堂取自“长发其祥,唯有德者居之”,宁守堂取自“宁静致远,取信守约”,等等,这都给了乔家的后人潜移默化的影响。</p> <p>  参观[乔家大院]印象深刻的还有乔家的几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p><p> 第一件“万人球”。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水银玻璃球,据说是乔家从美国购来。以一定比例缩小所挂屋中人的影像在球上。当年乔家会客谈生意时挂房上以用来监视屋中人,可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监视探头,为当时极罕见之物。</p><p>第二件“犀牛望月镜”。</p><p> “犀牛望月镜″是一面直径有一米左右的镜子,镜架镜框为木质坚硬如铁的珍稀树木“铁力木”所制。雕刻有祥云犀牛,祥云缭绕在圆镜下方如彩云烘月,祥云下方的犀牛回顾上瞥,似在痴望明月。存放在[乔家大院]的“三号院”。 </p><p> “犀牛望月镜”高两米重一吨,采用东南亚的铁梨木雕刻而成,是国家的一级文物,同时也是乔家的镇宅之宝,整个宝贝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面是镜子代表圆圆的月亮,中间是祥云,底座是犀牛,因此叫“犀牛望月镜”。“犀牛望月镜”造型独特,样式美观,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堪称为稀世之珍“犀牛”的谐音是“喜牛”,是大吉大利、喜从天降的吉祥物。当年的晋商巨族——[乔家大院]的主人闻此传说后,便尊奉“犀牛望月”为生财镇宅之宝。从此“明月高照祥云绕,安居乐业鸿运来”。今乔家仍供奉其宅地内。“犀牛望月镜”系国家一级文物。</p><p> 第三件为“九龙灯”。</p><p> “九龙灯”是[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馆藏精品之一,历史上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经考证为全国仅存的无价之宝。灯之主体上下通轴,共分3层。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4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形灯身,其中四面为玻璃风景画,四面为水银玻璃;下层有5条龙,其中4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字形,并能转动、伸屈;另有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在下层的4条龙头上均有灯台、蜡签。综观全器,制作工艺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结构造型独具匠心,动静结合,是一件既豪华繁缛,又实用美观的木雕工艺精品。</p> <p>  写到这里,不禁多了一份感慨。一部热播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乔家大院]火起来,可以说在中国是元人不知无人不晓。让无数观众领略了山西传奇商人乔致庸弃文从商的精彩故事</p><p> 再加上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逃往西安时,曾住在乔家,乔家慷慨地向慈禧大后捐赠了30万两银子的故事,更让[乔家大院]有一层深厚的历史底蕴。所以[乔家大院]在山西的“四大院”中并不是最大的一个,但绝对是超越山西第一大院[王家大院]而最出名的那一个。</p> <p>  今天(8月22日)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天。也是本次行程最重要的一个景点,山西长治[八路军太行纪念馆]。</p><p>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和华北各根据地8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是集教育、科研、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址背倚凤凰山,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站在山顶远望,巍峨的太行山层峦迭嶂;俯瞰脚下,清澈的漳河水环绕迂回!</p><p> </p> <p>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广场正对面矗立着一座[八路军抗战纪念碑]。</p><p> 旨在铭记八路军将±在中国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丰功伟绩。</p> <p>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有一组八路军将领的群雕。他们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贺龙,邓小平,左权等11位驰骋太行八路军将帅的光辉形象。</p> <p>  驱逐日寇,人民共和国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浴血奋战的八路军,以及带领八路军驰骋疆场的将帅们。</p> <p><br></p><p>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当年八路军和华北各根据地8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展馆占地面积180000平方米,馆区主要分为主展区和游览区两大部分。主展区包括八路军简史陈列厅、八路军将帅厅、日军侵华暴行厅;游览区包括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厅、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路雄风碑林、徐向前元帅纪念亭等。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八路军战士而所建立的。</p><p> 进入庄严肃穆的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墙的浮雕,浮雕的形状是太行山,上面题名“太行精神 光耀千秋”,气势恢宏,让我不禁想起由贺禄叮词曲的《游击队之歌》。 . 我们都是神枪手,</p><p>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p><p>我们都是飞行军</p><p>哪怕那山高水又深</p><p>在密密的树林里</p><p>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p><p>在高高的山冈上</p><p>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p><p>没有吃没有穿</p><p>自有那敌人送上前</p><p>没有枪没有炮</p><p>敌人给我们造</p><p>我们生长在这里</p><p>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p><p>无论谁要抢占去</p><p>我们就和他拼到底</p><p>我们都是神枪手</p><p>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p><p>我们都是飞行军</p><p>哪怕那山高水又深</p><p>在密密的树林里</p><p>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p><p>在高高的山冈上</p><p>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p><p>没有吃没有穿</p><p>自有那敌人送上前</p><p>没有枪没有炮</p><p>敌人给我们造</p><p>我们生长在这里</p><p>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p><p>无论谁要抢占去</p><p>我们就和他拼到底</p><p>没有吃没有穿</p><p>自有那敌人送上前</p><p>没有枪没有炮</p><p>敌人给我们造</p><p>我们生长在这里</p><p>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p><p>无论谁要抢占去</p><p>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p><p> 歌声中激情犹如海浪波涛汹涌,让我们进入展区重温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光耀千秋的精神。 </p><p> 展区的第一部分——日本全面侵华 八路军誓师抗日。 </p><p>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洛川会议、平型关大捷等。</p><p> 展区的第二部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创建抗日根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八路军总部,石屋,造型朴实,很多优秀的书籍和抗战的策略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持久战》的演讲,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分兵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南、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辽阔的华北敌后战场,这些在展区都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p><p><br></p> <p>  展区第三部分——粉碎日军“扫荡” 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继武汉,广州失陷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经过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使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华北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对支持国民党时正面战场,遏止妥协投降暗流,扭转中国抗战时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展区真实模拟了黄崖洞兵工厂,它是当时华北敌后我军最大的兵工厂。百团大战要图中各中颜色的箭头对军队行进方向做了注释,便于我们准确地了解百团大战的战斗经过。</p><p> 展区第四部分——战胜严重困难 坚持敌后抗战。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示了日军在华北的暴行,其残忍让人不敢直视,有一个真实模拟的场景是一个身上染满血的婴儿在嚎啕大哭,他的母亲躺在废墟中死去。使得我们的心情非常悲愤,我们缅怀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无辜百姓,也让我们更加追求和平与安定。英勇善战的八路军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战胜了各种困难,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p><p> 展区第五部分——进行局部反攻 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敌进我进”方针,派出大批敌后武工队,主动出击日军,使华北抗日根据地得到恢复和扩大,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作战和局部反攻,为转入全面大反攻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最后的一个展区,笫五展区——举行全面反攻 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和延安总部的命令,对侵华日军进行了全面大反攻,迫使大批日,伪军缴械投降,收复了华北和东北的广大国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中国终于胜利了!!</p><p><br></p><p><br></p> <p>  离开展馆的途中,心中充满崇高的敬意和悲壮的情怀,几乎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太多的苦难,付出了极高的代价。这场胜利是先辈们用血肉打下来的,历史虽已过去,“前世不忘,后世之师″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历史,勿忘国耻,今天,我们重温和缅怀我党这段光辉历史,就是要永远铭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全体将士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老八路光荣传统,大力弘扬太行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