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之家

雨花石

<p class="ql-block"> 看到小编的教师节专题文章邀请留言,联想到我的家庭和我的职业,我也说几句吧。</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可以称为“教师之家”了。家中首先进入教育事业的,是我的妈妈。在五十年代,妈妈响应党的号召,从铁路局机关的经济管理岗位支援教育事业,到了铁路小学,成为当时铁路局八所子弟小学中唯一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小学校长。多年来,妈妈从不计较名利待遇,辛辛苦苦为学校的教学与教职员工的生活工作付出了心血,妈妈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和偶像。</p> <p>  1969年末,我们全家搬到了铁路局的五七干校,几百个家庭,带去的孩子少不了。为了解决孩子们的教育和学习问题,干校与当地国营农场联合成立了子弟学校——工农中学,那些去干校前就是教师的妈妈们都进了学校继续教书,我妈当时带中学的最低年级。中学老师奇缺,于是,干校的很多学员,也就是铁路局的一些干部和技术人员也被调到学校当老师了。以我当时的班级为例(小六九届),班主任兼政治老师是铁路局基建处的处长;铁路局科研所的所长曾经是我们的外语老师;科研所的高级工程师教我们化学;还有铁一中的高级教师,铁路职工学校的教师……给我们上课,都是“高级配置”哦!我中学毕业下乡后,我的爸爸(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也被抽调到学校,教高中数学。这样,我的父母在七十年代都成为干校工农中学的教师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的妈妈老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干校子弟中学成立初期的教职员工们</p><p>(仅有一位是农场的专职教师,其他的都是干校学员和妈妈老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农中学的教师们(我父母都在其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农中学的教师们</p> <p>  我大姐是老五届,地下工程系,大学毕业分配到三线工程的国企,干了一段时间的木工,又被抽调到子弟中学教化学,一教就是十年。二姐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当了中学数学教师,除了站讲台,还做了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直到退休。哥哥酷爱文学,但从下乡招工到工厂工作,直到退休也与教师职业无缘。退休后,被聘用到一所学校做教学管理工作,管教务,办报纸,编书出书……干的是如鱼得水,风生水起,终于成了同事和学生们都喜欢的“老教师”。弟弟也是师范学校毕业后,顺理成章当了几年物理教师,他的动手能力极强,知识学得活,用的巧,也成为学生们喜欢的骨干教师。我学的是地球物理探矿专业,毕业时,被留校教书。那时还是文革末期,教师妈妈在文革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让我对教师职业仍心有余悸,留校时曾对管人事的老师说过,只要不让我站讲台,干什么都行。可是,我的一位专业老师告诉我,在学校,你必须站讲台,做个好教师,除了要努力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修炼品行,爱护学生,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才能做到为人师表。老师的一席话,成为我一辈子的追求。站在三尺讲台,守住一块黑板,不知用掉了多少粉笔,收获了学生们无数的信任和爱戴,教师,也成为我此生唯一的职业。</p><p> 我爱教师,我爱我的教师之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教师之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