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人家

山女

<p class="ql-block">  黄水镇许多酒家、旅馆和店铺大门上方,挂有一块款式相同的门匾,底部为深棕色,上面印着金黄色的行书字体“黄水人家”。黄水人家,确切地说,是居住在黄水的土家族人家。黄水镇面积157.8平方公里。总人口中,土家族占据近百分之八十,他们自称与巴人有血脉渊源,并以此为自豪。</p> <p class="ql-block">  我初中时读过一本书叫《黄金洞的秘密》,以科幻小说形式讲述巴国文化为什么在秦国统一中国时就销声匿迹了。情节是虚构的,长江三峡崖壁上的黄金洞确有其事。曾经有药农从里面带出一个铜罐,上面铸刻着白虎图腾,这正是巴人崇拜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因洞口地形特殊,再无人进去探险。关于巴人的源起与后裔,关于土家族的源流,历史学家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b>  </b>土家族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的穷山恶水之中。一个民族能够从茹毛饮血和刀光剑影的远古时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自有生存的智慧、文化和习俗。</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海拔最高和最美的土家名镇,土家族人是怎样生活的呢?在黄水避暑几年,与他们有一些接触。</p> <p class="ql-block">  牛郎织女的黄水人家——</p><p class="ql-block"> 2014年夏季,我们购买的避暑房刚装修完毕,不适合马上入住。我们在黄水移民小区“好客之家”旅馆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租期三个月。 </p><p class="ql-block"> 煮饭时从厨房小窗口望出去,常常看见“好客之家”女老板小金在庭园内洗晒被套。她丈夫在福建打工,每年春节返家一次。她带着一儿一女,还要照看这个小小的旅店。接待客人、收拾房间、洗滌床单被套、煮饭带孩子,旅店和家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独自一肩挑。</p><p class="ql-block"> 空闲时,她就坐在底楼柜台前,等候随时光临的客人。我天天进进出出,与她打照面的时候最多。小金是一个不善言谈待人友好的土家族妇女,但有一个很怪异的饮食习惯,不吃肉不吃鱼。我还以为她信奉佛教或是身体哪方面有问题,结果都不是。她对我说:“那些东西有种腥味,吃了心里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在她的影响下,她两个孩子也很少吃荤。吃饭时,她端着碗饭守在柜台边,生怕漏掉一个客人,两个孩子也端着饭碗坐在柜台边。碗里的内容一目了然,白饭和青菜。她女儿身体稍好点,小儿子瘦瘦的,脸色灰白灰白的,有些营养不良。</p><p class="ql-block"> 我好心建议:“孩子长身体,吃肉太少,要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她听了淡淡一笑。 </p> <p>  太阳湖移民的黄水人家——</p> 黄水镇东南方向扩建了一个新区,专门安置太阳湖移民,命名为“移民新区”。移民新区街道宽敞,建房格调统一,均为四楼,相比老区安静许多。我们两次租房都选择在移民新区内。<br> 第一次租房的房东秦大爷老两口,是地道的土家族人,也是“好客之家”女老板小金的公爹和公婆。他们的老家已经被太阳湖水淹没,随同儿子儿媳搬到镇上。新房子修好后,儿子儿媳留给老两口两套房子,一套生活用,就是我们租用的房子;一套底楼的门面,十多平方米,摆放着香烟、饮料、挂面、白糖、调料等生活日用品。老两口守候着这点小小的希望,有点微薄的收入,但他们全年的总收入主要为夏季出租房子的租金。<br> 他们年龄仅长我几岁,看上去显苍老。我炒了回锅肉揣一碗给他们,他们摇着头摆着手:“吃不动!谢谢,谢谢!”后来,我就送蛋糕、面包、汤元之类的。他们质朴很懂感情,也常常回报我一些新鲜竹笋之类的当地土特产。<div> 离开黄水时,我给老两口照了几张相片,他们咧开缺了门牙的嘴,笑得很开心。</div> 林下养鸡场的黄水人家——<br>  “林下养鸡场”在黄水遍地开花,植物园附近的一个养鸡场,女老板在此专门修有一间悬空的林间木头房。我们买鸡时特意进去看了一下:木头房子连窗户都没有,一张旧床上堆着未折叠的被子和衣物,一张旧桌子堆放着锅具、方便面和杯子;地面用整根杉木并列捆扎而成,走在上面有些不稳当,透过杉木缝隙可清晰看见下面的野草。 <p>  女老板熟练地用抽水泵将泉水抽到一个大缸中,再将缸子中的水舀到大铁锅中,锅架在石头搭建的柴火灶上,烧的全是粗壮的木棒棒,深山老林中是不愁柴禾的。她一个人杀鸡、烧火、烫鸡、剖鸡,动作麻利。</p> <p>  放暑假了,她的两个儿子常常到森林小屋中来玩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男孩非常懂事,照看小弟弟,还主动将他家的糖果送我孙子品尝。 </p> 黄水众多的“林下养鸡场”养殖模式基本一致:用塑料网在林子中圈出一大块空地,放养着鸡群,美名为“林下养鸡场”。很容易产生误导,林下散养的,晒太阳吃活食啄苞谷,自然是土鸡哦!<div>  是不是土鸡关键看品种,洋鸡品种在散养条件下,肉和汤照样不好吃。这些鸡其实是老板春夏之交从饲养场买来的,喂了一个多月后,正值盛夏,避暑大军抵达,销售高峰来临。八月底,避暑大军撤退,场主打扫战场,摘下“林下养鸡场”的牌子返回黄水镇或老家了。第二年初夏,如法炮制。<div>  避暑的人们真心以为这些养鸡场卖的是本地土鸡,加上价格比重庆主城的土鸡便宜一些,大家反复上当受骗永不醒悟,还沉浸在捡了粑和与吃土鸡的幸福感中。</div></div> <p>  刘汉溪峡谷的黄水人家——</p> 那一天,我、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女亲家一行共六人向刘汉溪峡谷出发了。谷深路陡,我们事先说好,走到有住家的地方就打住。一个多小时后,总算看见了农宅。女主人很客气请我们在房外的椅子上坐坐,我们闲谈起来。 看见鸡在户外跑,我问女主人:“卖不卖?”<br> 女主人回答:“已经有主了,定金都缴了,他们回重庆时来捉。”<br> 我问她:“你们去黄水镇是走上去吗?”<br> 她回答:“有时走,有时坐摩托。”<br>  我又问:“峡谷太深,太阳照射的时间短,庄稼可能长不好哟!”<br>  她回答:“就是的。”<br>  我再问:“你们可以搬到镇上去住嘛,住这里,出门就爬山,多不方便呀!”<br>  她回答:“住惯了,不觉得。” <p>  四周是沉寂的大山,一条小溪沟顺山势而下,单家独户长期生活在此要耐得住寂寞。不说别的,就是背着鸡蛋到镇上去卖,也得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遇上野动物、坏人、山洪暴发、泥石流......咋办?我问了诸多安全问题, </p> 她大大咧咧笑着说:“城里的人娇贵,想多了!”她边说边摇着吊床,脚还在吊床边上休闲地晃悠着。 <p>  种植黄连的黄水人家——</p> 在方斗山和七曜山之间白云缭绕的云端之上,黄水这个美丽的土家族山镇是“中国黄连之乡”。沃野生良药,茂林产黄连,这里群山连绵、叠嶂翠屏,是黄连的宜生之地。黄水种植黄连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占世界总产量的50%,是全国最大的黄连GAP基地。毫不夸张地说,黄水黄连在全国乃至世界黄连市场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跺跺脚,世界黄连市场就得抖一抖。 如果想全面了解黄水黄连的情况,务必参观黄水镇四处地方:迎宾南路的黄连雕塑、黄连文化广场、黄连生产基地、黄连交易市场,镇内步行即可到达。 <p>  如果想深入其境感受黄连种植过程,就要走进连农搭建的黄连种植蓬和连农简陋的住房内。</p><p> 我们小区附近的梨子坪村纵深处有几片黄连地,不远处就有黄连种植户的房子,女主正抱柴煮饭,男主在拾掇柴房,走过去与他们聊天。一问才知道,他们非本地人,租用土地承包商的土地,不付租金无偿使用。每栽种一亩黄连,土地承包商可得1000元的开发费,这是当地政府扶持黄连产业的措施。黄连5年左右才能收获,他们每年到这里管理数月后即回老家。方便起见,他们在黄连地旁搭建了这所临时居所。</p> 我问他们:“离镇这么远,买东西怎么办呀?”<br>  女主不解地反问:“买啥子嘛?”<br>  我说:“总要吃菜噻!”<br>  她说:“哦,吃不到多少菜的,要吃可以自己种嘛,我们从老家还带了干菜和咸菜的。”黄水日照时间少,蔬菜品种有限且生长缓慢,镇上供应的蔬菜大部分都是低海拔乡镇运上来的。 <p>  黄连适合生长在1000——2000米的海拔高度,喜半阴、半阳、半干、半湿的原始林地。为了种植黄连,连农在荒山野岭中,离群索居辛苦耕作。“云端上的黄连之乡”其背后,有多少连农的艰辛与血汗!</p> <p>   上面形形色色的黄水人家折射出土家族人的局部生存状态。重庆石柱县至今仍为中国贫困山区之一,随着国家扶贫攻坚的逐渐推进和石柱县“大黄水”计划的落实,黄水人家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中华民族56个民族56朵花,衷心祝福土家族人更加幸福富足!衷心祝福黄水更加美丽富饶! </p><div><br></div> 2020年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