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驰道与秦直道

文先生

<p class="ql-block">  道路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对于古代人而言,“兵贵神速”。典籍《释名》曰:“道者,蹈也;路者,露也。” 意思是道路是经过人们踩踏形成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世上原来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 《诗•小雅•大东》歌云:“周道如砥,直如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加强边防,修建了一条宽30——60米、全长700多公里的“古代高速公里”。这就是秦直道 ,它南起咸阳,北至包头,经由关中平原、走过丘陵、穿过黄土高坡、跨过茫茫戈壁抵达蒙古大草原,像一把利剑一样直插匈奴所居住的北方。秦始皇还修筑了以大秦帝国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建立了通达全国的道路交通网络,解决了出兵和粮草运输等军事问题。</p> <p class="ql-block">  《淮南子•氾沦训》云:“秦之时,髙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 “外攘夷狄,立正天下,长城绝于地脉,屯戍穷于岭外。” 由此得知,所谓驰道,即便于战车、战马、运输战略补给等车辆奔驰的大道。秦王朝时著名驰道有 九条 :今高陵通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达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洛阳、河北、山东临淄的东方道;今商洛通华南、华东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云贵的秦栈道;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今淳化甘泉宫通内蒙古包头市西南的秦直道。</p> <p class="ql-block">  秦直道是其九条秦驰道之一。公元前212年至前210年,秦始皇命令大将军蒙恬率领十万大军,役使百万军工,一面镇守过关,一面修筑军事要道。耗时两年半修建而成的这条直道,南起云阳,今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秦直道大体南北笔直,如剑直劈 ,故而后世称“直道”,它是大秦帝国由都城咸阳通往北部阴山地区最快捷的道路。一个可与长城相媲美的世界奇迹诞生了,今天它被人们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髙速公路” 。司马迁曾走过秦直道,在《史记•蒙恬传》中写道:“吾适北边 ,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 《资治通鉴》中记载 : “始皇帝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达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通往九原的秦直道在绿色的山脊上南北伸展,仿佛一条空中巨龙。夏日晚霞咉照着林木青翠的层峦叠嶂、千山万壑,淋漓尽致地挥洒着祖国山河的壮美。历史记载都有了“堑(qian)山堙(yin)谷,直通之 。”来形容修建秦直道的艰难,“堑山堙谷”就是把山脊削平,将沟谷填平,而修成的一条直通大道。现在遗址路面一般宽23-——26m,最宽处47m,坡度平缓。秦直道在旬邑县境内全长90km,大部分被林草覆盖,保存基本完好,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旬邑县在石门山森林公园山谷,秦直道遗址上建有秦直道文化苑,供人们游览、领略2000多年前“天下第一道”的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凭借这一通道,大秦王朝的铁甲骑兵,从咸阳附近的林光宫屯兵地出发 ,粮食和军辎可以源源不断地北运,三天三夜就可以抵达阴山脚下,摧城拔地所向披靡 ,从此匈奴“不敢南山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 ” ,只能远遁大漠戈壁深处,数十载不敢露头 。始皇帝怒遣公子扶苏北上九原监军;始皇帝病逝沙丘,西折南下经秦直道回秦中咸阳;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走过秦直道震慑匈奴;飞将军李广率飞骑走过秦直道抗击匈奴,令匈奴胆寒;匈奴大单于郝连勃勃兵临长安城下;“文姬归汉” “ 昭君出塞” 等发生在西北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取道秦直道;唐王李世民威风凛凛地走过秦直道,征讨突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秦直道也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千岁老者见证了朝代更迭和历史兴衰。秦直道的修筑不但有利于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也加速了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成为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大秦帝国的璀璨光焰,正时时穿越时空隧道,照亮我们这个56个民族的大家庭脚下的道路!(1200字)</p><p class="ql-block"> 作者:陕西长武 李勤德</p><p class="ql-block"> 2017-1-25</p><p class="ql-block">该文2017-2-24刊发于《泾涛拍岸》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勤德,笔名文先生,男,汉族,1970年9月生,陕西长武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就职于陕西省马栏监狱,一级警长职务,一级警督警衔。近年来“你在我的世界里” “狱园记闻” “情系马栏” “舌品美食” “教育感悟”“随拍手记”及“自然添趣”等七个系列作品近40万字,其中300余篇散见报刊、微信平台公众号。2019年11月散文《弘扬传统践于行,不辱使命著华章》荣获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组织的征文比赛三等奖;2022年12月论文《老坮装新酒,诗香满狱园》荣获省马栏监狱征文比赛二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