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大校场机场第一印象</b><br>周五晚上,当我打开微信群,看到周六探访大校场机场的活动公告时,思绪瞬间回到了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到大校场机场的情景。 那是第一次在大校场机场观看空军举行的飞行表演,我们一家三口在人山人海的观看区目睹了空军飞机的特技飞行表演。<br> <p>至今回想起来,当时的表演飞机组队飞行,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时而跃升又时而翻筋头转弯,各种各样的高难度无法形容,令你眼花缭乱。特别是屁股冒着五色彩烟的飞机一会儿组成S型,一会儿又呈8字形,各种各样的图像也是层出不穷,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p> <p>整个活动持续约近两个小时,整个表演精彩、刺激,犹如昙花一现,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这就是我对南京大校场机场的第一印象吧。</p> <p>晚上在与女儿的视频通话中,我问女儿还记得看飞行表演的事吧,女儿说:“记得啊,我还写了一篇观后感作文呢”。女儿还说:“老爸,就是看了那次飞行表演才种下了一个开飞机的梦啊,不过这个梦很快就要实现了”!</p> <p>女儿在英国已经可以独立驾驶小型飞机飞行了,现在正在学习气象课程,再补足十多个小时独立飞行时间,就可以拿到世界最严格最难考的英国小型飞机驾驶执照了!</p> <p>第一次知道了女儿看一场飞行表演造就一个飞行梦的事。我猜想,梦想大概都是在童年不经意间种下的吧!</p> <p><b>二、大校场机场地名由来</b></p><p>观看大校场飞行表演让我记住了大校场机场的名字,大校场机场的历史今晚也由度娘给我补上了迟来的一课。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南京的每一个老地名都是有故事的。<b>(羽仙歌老师讲解大校场机场前世今生)</b></p><p><br></p> <p>明初(1367年),南京故宫开建后,朱元璋在响水河和秦淮河之间的一片平地上,辟建大教场兵营,设置阅兵台,以阅兵练武。600多年来,“大校(jiao)场”其名延续至今。</p> <p>清朝时期,满清把明朝的宫城改为“驻防城”,大教场兵营未变,由“八旗兵”驻守。他们也在这里进行操练比武和选拔军事人才。康熙和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在这里阅兵。<b>(民国时期航拍大校场机场)</b></p> <p>太平天国期间,大校场的各种建筑和文物古迹毁坏殆尽,变成了一片荒地。</p> <p>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购买了6架柯蒂斯飞机,分两批运抵首都南京小营机场,这是中国第一批空中军事力量。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空军编制扩大,机场搬至明故宫机场。1929年,随着空军的再度扩建,大校场成为空军训练场和靶场。</p> <p>1950年6月19日,中国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大校场机场和明故宫机场成立。</p><p><b>(贯穿大校场机场的响水河)</b></p> <p>1956年7月,南京民航搬迁到大校场,开始了军民合用阶段。 至此“大校场”地名演变成为现今的“大校场机场”,又因大校场前身为蔬菜地,俗称“红花地”,故老南京人也称“大校场机场”为“红花机场”。</p> <p><b>三、穿越建筑工地</b></p><p>整个大校场机场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戴着红色安全帽的建筑工人都在忙碌着,挖掘机、大吊车、大客车轰隆隆地响着,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 </p> <p>堆成山的泥土虽然覆盖上尼龙网,在雨水的浸淫下还是松软湿滑的,脚踩在上面就像踩在云彩上一样,摇摇晃晃,东倒西歪,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不过,道友们征服泥山的心情还是很快乐的!</p> 穿越泥水河 <p><b>四、机场历史建筑</b></p><p>终于到了大校场机场飞机主跑道,女道友们兴奋地跳起机场舞,表达走出泥泞工地的喜悦。</p> <p>机场瞭望塔静静地矗立在机场上,方佛向每一个拍照的人诉说着她的孤独和无奈。</p> <p>具有民国建筑风格的候机楼虽然没有了人声鼎沸,但我的形体还是美丽漂亮,吸引众人的眼球的哈!</p> <p>大校场机场大件库虽没有机场候机楼的绰约风姿,瞭望塔的挺拔孤傲,但我的一砖一瓦同样有历史沧桑感啊!</p> <p><b>五、空军红旗师</b></p><p>大校场机场是南京空军航空兵第10师驻扎地,该师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该师先后进驻齐齐哈尔三家子、唐山、山西大同、南京大校场机场,曾参加轰炸大、小和岛、首次轰炸黄河冰坝、西线核试验等。</p><p><br></p> <p>从1960年起,连续4年获得空军颁发的飞行安全荣誉奖状。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64年4月3日,因连续10年保证飞行安全,国防部授予该师"飞行安全红旗师"荣誉称号。该师是我军最高统帅部和平时期授予建制单位级别最高的荣誉称号。</p> 最牛红旗师战士们作训时的雄姿。 <b>六、美玲楼看美龄</b> <p>大校场机场有一处原汁原味保存完整的宋美龄楼。美玲楼是一幢二层小楼,坐落在一处小院中,大门旁站着两个石狮子,院墙周围十余棵翠柏方佛向人昭示,我与楼房同岁已有近百年历史了。小楼立面是青灰小砖,部分地方是淡黄色的涂料,颇有几分民国建筑的风格。</p> <p>大校场机场的美龄楼,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位于现在秦淮区红花街道大校场路1-9号,整体两层,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2014年,这里被秦淮区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挂牌“红山机场别墅”。据悉,在民国时期这里是宋美龄的专用候机室。</p> <p>大校场机为什么会有宋美龄的专用候机室?为什么宋美龄习惯佩戴国民党空军的徽章,且习惯将国民党空军部队称为“我的空军”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宋美龄是中华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军总司令,在国军 誉称为“中国空军之母”。</p> <p>1936年,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包揽了组建空军的大权。为了组建空军,她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在向外国采购飞机、聘请外国顾问等问题上,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才能。此外,她还把许多时间花在有关航空理论、飞机设计和比较各种飞机零件优劣的技术刊物上。</p><p><b>(宋氏三姐妹哪有这三姐妹漂亮哈)</b></p> <p>为了组建强大空军,宋美龄陆续购入美军机500多架,驻停于大校场的军机约有60架,大校场机场成了中国空军的摇篮。</p> <p>1940年,在宋美龄的提议下,中华民国正式把8月14日定为“空军节”。</p> <p>撰写过《宋氏三姐妹》的美国女作家罗比•尤恩森说:“宋美龄独揽空军大权,不容他人染指,并成为严格执行空军纪律的人。 她始终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到台湾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情况依然如此 。</p> <p><b>七、大校场机场红花别墅没落</b></p> <p>走出美玲楼,远远望去,有一栋气势宏伟的建筑淹没在高高的芦苇草丛中,风吹草动别有一番韵味。</p> <p>走到楼前,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久无人居住,毫无生活的气息。只有那未能拆除的整体框架,方显这栋建筑的雄伟和柔美。</p> <p>这是一栋民国兵营回型建筑,建筑群四周以长廊贯通,室内房高2米以上,地板以下有一米多高的防潮井,天井中仍有鱼池等设施的花园痕迹。国军飞行员就住在这所集娱乐、住宿的高档别墅公寓里。</p> <p>看到红花别墅,突然想到了南京空军烈士墓,不知道烈士墓中有没有驾驶侦察机、战斗机和轰炸机把红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军飞行员英雄!?</p> <p>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强大的日本空军,国民党空军的600余架飞机成了日本空军的空中靶机,国民党空军一度接近全军覆没。</p> <p>后来苏联和美国先后支援了中国大量的飞机,还分别派出航空队过来帮助中国作战。在这期间国军也涌现出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等著名空军战斗英雄。</p> <p>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受大量美援装备空军, 对大校场机场进行彻底改造,在三年内战中又重新发挥了对解放军毫无悬念的绞杀机作用。尽管如此,国军还是以失败告终。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大校场机场登上“美龄”号专机,黯然神伤地飞离南京。 </p> <p><b>八、大校场机场的明天</b></p><p>1997年7月1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建成启用后,南京民航搬至禄口机场。2015年7月30日,空军南京新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大校场机场正式关闭,这座陪伴了南京城86年的机场成为了回忆。</p> 根据南京市政府已经批复的《南京大校机场地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南京大校场机场规划为南部新城核心区 <p>南部新城主要由核心区大校场机场片区和高铁南站片区组成,跨越秦淮区、雨花台区、江宁区等三个行政区,是以枢纽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南京城市发展重要战略功能区。</p> 关于南部新城未来的发展,大校场机场给了南京人无限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