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只是这里历史悠久,不只是这里黄土丰厚,勤劳勇敢的祖先激励我们探索追求 。咸阳五陵塬上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名字"丝路第一驿"一一店张,如今,时代又一次把店张推向了舞台的前沿,聚焦在镁光灯下……承担着"一带一路"的重要角色。</p> <p>特别是今年,众志成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店张在李永成书记团结,务实,创新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以"立刻马上,说办就办"为行动指南,发挥着当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并深深扎根于店张人民的千家万户,一步一步把脱贫攻坚任务稳步,扎实有序的向前推进。扶贫路上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脱贫故事……。</p> <p>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路上的这一年,宋卫华感慨的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政府的真帮实扶,让我家庭迅速改变了贫困现状,实现脱贫摘帽,逐渐走上了致之路“。</p> <p>宋卫华,男,1972年生,店张街道办事处店张村南田一组村民,时间倒回到2010年8月的一个上午,宋卫华汗流满面的在工地上打磨水磨石地面,身体突然感觉一阵心跳,心慌,烦躁。接下来,浑身天力,不由自主的晕倒了,一起旁边干活的工友见状帮忙送到了陕中附院,当时血压高达220一120。经过医生确诊,患有严重尿毒症。从此,每年买药,化验费多达3万余元,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平静家庭,晴天霹雳,雪上加霜。哥哥宋卫社,在37岁时因肝Ca晚期,过早的离开了世,留下了两个儿子和妻子,长子宋肖肖留在他家,随父母一起生活,次子随其嫂抚养。加之,宋卫华父母年迈,父母已是古稀之年,已无劳动能力,此后宋卫华三天两头都要去医院透析,每次费用100元,自己儿子宋龙龙还要上学,妻子刘红雁不得不在咸阳卖菜维持生活,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每天还得坚持按摩一次。父母本该安度晚年,为了撑起这个家,步履蹒跚地在村上打扫街道环境卫生。</p> <p>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宋卫华正式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对象,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宋卫华发挥自身优势特长,顽强拼搏,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成为其他贫困户学习的楷模。</p> <p>自从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宋卫华成为县级领导帮扶的对象,特别是近年来成为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的茂陵博物馆的帮扶贫困户,宋卫华为了不负政府好政策的恩泽,也为了一家人能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在茂陵博物馆驻村工作队,赵旭,史美华,张晗宜的精心帮扶下,鼓励宋卫华发挥自身优势一一因其自幼受舅父在当地为村民画像的熏陶,雕刻绘画,无一不精,为了减小成本,驻村工作队帮助他自己种植葫芦,制作葫芦工艺,通过抖音,快手平台销售葫芦,收入颇丰。加之今年利用茂陵博物馆旅游资源优势。在茂陵景区设旅游专柜,面向游客,让葫芦工艺走向全国和世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家里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p> <p>宋卫华不负大家的期望,鼓足干劲,发挥智慧,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痛并快乐着……。</p> <p>历史承载着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里记录着我们的足迹与汗水,更有他们灿烂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