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学生活🈵️🈷️喽!一个月的时间转眼走过,孩子们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小主人。这个环境不再陌生,这个属于他们的校园,是他们心中一处乐园,一片天地。他们熟悉了每个角落,在小路,操场,教室,走廊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各具特点,有的像辛德瑞拉一样温良可人,有的像长袜子皮皮一样精灵古怪,有的像小豆豆一样特立独行,有的热心,有的冷静,有的活跃,有的拘谨,有的目不转睛,有的天马行空……性格迥异的孩子汇集到课堂上,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各不相同的。今天,我们来谈谈一年级课堂专注力。</p> <p>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它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专注力越好,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成绩越好。</p><p>《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p><p>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p><p>教育家蒙特梭利曾以圆规画圆做比喻,强调注意力如圆心,只有圆心固定,才可能画出完美的圆。</p><p>我们从小就在说“一心不可二用”,可见专注力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是重要的学习能力。</p><p><br></p><p><br></p> <p>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过:专注是比智商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同样的课堂,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知识点,唯有不同的就是孩子们的听课专注力?听得认真,边听边思考,专注于眼下要做的这件事,这一类孩子学习的质量高,效率高,知识掌握得好,成绩自然就好。现阶段,影响成绩的就是学习做事的专注力。刚上小学的孩子们,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表象,比较明显的有:没有耐心听老师同学讲话;做事动作拖拉,迟迟不能开始,过程易受干扰,结果错误百出。</p> 有些大朋友在沟通中常提到:我家孩子涂鸦、玩乐高,看动画片时一做就是好久都不动,这不是注意力挺集中的吗?这就要聊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了。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比如,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前面说的孩子玩玩具,看电视,画画,玩游戏的那种专注都属于无意注意。是一种本能状态下的专注。<br> 课堂上,学习中,孩子需要的则是有意注意!!!要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某种事物或完成某种任务。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自我约束,才能实现的注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培养才能形成。那么大人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形成呢? 孩子正在专心游戏、阅读、写作业时,家长端了一杯水、一份水果过来,表面上看着是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需求,但实际上家长无意之中的行为打断了孩子本身就不太强大的专注力水平。<br><br> <br>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们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节奏,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享受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对他们来讲非常重要。一个学会独处的孩子,内心也会因此而变得强大,因为在未来的成人世界里,独处的时间会很多,很长。<br><br>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我们要明白,孩子的注意力在哪里,他的未来就会在哪里。<br> 重点来啦!如何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呢?看看老师们的好办法会不会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发…… <p>在英语晨读或语文课堂上,老师们通过让孩子们指读来提高注意力。阅读资料时,做到手、眼、口、脑并用,指到哪里,读到哪里。我们将这样的做法命名为“智能点读机”,看看谁的点读机最智能——不但能点读,而且还能自动指向即将读到的下一行,引领孩子们不但关注到读的内容而且将注意力延展到后续阅读之中。</p> <p>上周我们在谈阅读时,提到了朗读,朗读可以更好的增加阅读的质量,朗读还能提高阅读者的注意力。因为孩子们的有意注意能力弱,默读往往很快就走神了,而朗读恰恰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课堂上,老师要求孩子们放声朗读,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读流利,读准确,这样能充分引起孩子对文本的专注。在家庭中,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就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快速高度集中。</p> <p>我们从上周开始,在数学周末作业中加入了非常棒的逻辑游戏——数独。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算术,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数独就是一种纯逻辑游戏,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我们通过玩数独培养出的最重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强的人,做事更加井然有序。</p><p>❗❗❗❗我们还要向大家推荐以下方法。</p><p><br></p><p><br></p> 舒尔特方格游戏。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一人指读一人帮忙计时。这个心理学上的注意力训练小游戏,曾有研究表明:7-8岁儿童完成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如果每天坚持 5 分钟的舒尔特表格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注意力,作业速度和考试成绩也都有可能得到提高。<br> 捡豆子游戏。可以让妈妈做裁判,爸爸和孩子一起来玩:<br>每人面前各放两个盘子,一个盘子装着许多豆子(豆子越小难度越大),另一个盘子是空的。裁判可以要求参赛者用任意选两个手指夹起豆子。一次只能夹起一个豆子放入自己的空盘子中,时间为 1 分钟或更长,比赛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夹的豆子更多。<br>这种竞赛的形式不但能增加家庭亲子间的互动,还能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每天玩 10 分钟,可以很好地营造家庭温馨氛围,并有效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问题。 <p>买一些智力训练的游戏书,每天坚持做练习。如走迷宫,图画捉迷藏,找错误,找不同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p> 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br>专注力是精神世界的产物。成人如此,儿童更是如此。<br>有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就会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专注能力。<br>精神世界向来容不得一点强迫,自由才是它的沃土,所以支持并鼓励儿童自由探索至关重要。儿童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会逐渐探索出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更能持久地促成孩子专注于此,享受其带来的快乐。与之相反,失去自由的儿童精神,自然也就失去了萌发良好专注力的机会。<br>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由并非放任不管,正如前文所说,这是一种让儿童“有事可做的自由”。<br> <p>培养专注力,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也希望家长们都能多点耐心。</p><p>。</p> <p>成长,本来就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