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酒》~(44)后记

江湖麻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山那水那酒》即将付梓出版,我放下了心里那块“酒石头”。</p><p class="ql-block">对酒的认识而称心里的“酒石头”,亲身感受源于七十年代。</p><p class="ql-block">1973年,我刚初中毕业,就上山下乡到泸州市良种繁殖场成了知青,先在大山坪生产队,就现市委市府大楼那一大片土地;后又调到石梁生产队,现邻玉前面头脊梁的地方。那时,几乎每天都看到插入长江江心的三道石梁,当地人有“酒石头”之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7年,我上山下乡第五个年头,泸州市良种繁殖场新来了一位书记蒋树良,印象特深是这位新书记说:良种场,光靠种水稻和水果,怎么搞得活经济?要多种经营,才搞得活经济,大家才能创收,包包里有钱了,才能过好日子。</p><p class="ql-block">于是,办起了酿酒厂、钉子厂、化工厂、汽水厂、养猎场等系列多种经营企业,这比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早一年。这年,我进了泸州市良种繁殖场良的石梁酒厂,当上了烤酒工,干起了烤酒活。</p><p class="ql-block">其实,说是厂,不过是一个烤高粱白酒的作坊,十多个大的木桶窖池,一朵火,但这在当时已很不简单了。</p><p class="ql-block">进得这个烤酒作坊,人生真正体会和知晓了酒是怎么做出来的。先要进行高粱原料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高粱、玉米是主要原料;二要进行配料,将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三要蒸煮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四是冷却,将蒸熟的原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更为吸收氧气等;五要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加入曲子拌和;六要入窖发酵,窖温在18~20℃,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七要蒸酒,发酵成熟后,通过蒸酒把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p><p class="ql-block">干烤酒这活,我最难忘的切身体会:一是整个人都被酒糟酒气酒味熏得“糟垮垮”的,就象肚里的油水被掏空了,一天三顿都想吃回锅肉;二是整个人都浸泡在汗水中,只要进了酒作坊,全身光胴胴,就只穿一条“火摇裤”只挂一件围腰,全身都是汗水;三是整个人成天酒气熏天和酒味十足,尤其去知青点食堂吃饭,女知青们都要躲开我们这些烤酒工。</p><p class="ql-block">尽管烤酒这活又苦又累又脏,还要熬更受夜,但要干这活,还不是那个都能去的。</p><p class="ql-block">因干这活,就不出去栽秧打谷,挑粪施肥,为挡风避雨的室内活,没去干这活的男知青们称羡不已,女知青们都另眼相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春,我结束了知青时代的烤酒活,应征入伍进了部队。</p><p class="ql-block">五年军营的放电影生活,完完全全告别了酒,只记得有一次欢送战友退伍喝酒,将军队那种能盛半斤酒的军绿色口杯的酒,一饮而进,醉倒在团部大操场中央的黄桷树下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大清早被政委陈青华发现,扶我回到团部大楼政治处我住的电影组广播室,还替我放了起床的军号,对我说:没有酒量,再欢送战友,也不要讲丈义拼这个能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这以后,我谈酒色变,闻酒就晕。</p><p class="ql-block">见有些战友们节假日喝酒甚欢,我自已扪心自问:我这干过烤酒活的,咋不能喝酒呢?还真令我回想:我在知青烤酒时,就没喝过酒,只是每每出酒时,摘新酒用舌头尝尝。</p><p class="ql-block">也许,这是我家的基因,一米八高在十八军参与剿过匪的、又在现泸州老窖(那时是泸州市酒厂)做过秘书工作的父亲就不会喝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五年军营生活结束,我进了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却住在原我知青时代的酒厂宿舍,这个时候,实实在在是一个酒厂了:泸州市国营石梁酒厂,几个大车间,四五百个酒窖,十几朵火,颇具规模,有“泸南”“泸川”“泸峰”三个注册商标的系列产品,在酒城泸州有一些影响,产品在全国也很有市场。</p><p class="ql-block">而且是泸州市、四川省农业厅、国家农业部的重点白酒企业。</p><p class="ql-block">因住那儿之故,厂里面的大凡小事,有时也叫上我参与,出出主意,谋谋办法,尤其在诸多文字文稿方面,让我帮帮忙,这肯定不便推,就因当年在这干过烤酒活,自然是乐意帮忙了。</p><p class="ql-block">加之我在机械厂,在党委和工会是宣传干事,做的是文字宣传和政治工作,在办公室写文字材料,信手拈来,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全国白酒有三个发疯出现了三个特有的现象。</p><p class="ql-block">一是全国白酒市场发疯,尤其是川酒发疯全国发疯,川酒简直让全国民众如痴如醉;石梁酒厂生产的酒也在其中发疯其中,记得1985年,我随石梁酒厂去北京农展馆参加全国首届农博会,拉去的一个60吨车皮2800件泸南酒,大半天被消费者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二是全国建酒厂发疯,因酒市场的疯狂,全国各地建白酒发疯,四川尤为疯行,泸州就更到了疯癫的程度,己发展近3000多个大大小小小酒厂,三区四县遍地是酒厂,乡乡镇镇都看得到酒厂烟筒冒烟,村村都有酒味飘香,石梁酒厂也得到很大发展,都沉浸在酒的欢乐中。</p><p class="ql-block">三是全国评奖发疯:为吆喝酒好,全国评奖成了一阵旋风,县优、市优、省优、部优、国优等评奖,行业评奖名目繁多,甚至港澳也开展评奖,起眼一看,这奖那奖,多如牛毛,令人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因要参与全国白酒评奖之故,1986石梁酒厂特聘我去任办公室主任,开始与酒结下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年石梁酒厂办公室主任,对酒更有了深刻认识。</p><p class="ql-block">1986年,在石家庄举办第35届全国糖酒会,我第一次参加,在宴请全国各地与酒厂有业务来往的单位时,辽宁省糖酒公司酒科余春堂对我说:你一个酒厂办公室主任,见我们不喝酒,出来干嘛?还做什么生意?说者调侃,听者有意,我回答:于老科长,明年糖酒会见面,你看我喝。</p><p class="ql-block">一言即出,就应当一言九鼎。</p><p class="ql-block">整整一年时间里,我开始自我喝酒训练,喝得翻江到海,喝得昏天黑地,喝得云山雾罩,那真是刻骨铭心的初始喝酒。</p><p class="ql-block">第二年,在郑州参加全国糖酒会,见到老余科长,大杯小杯,我已喝得挥洒自如,让对方连连夸赞:想不到,想不到,你真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p><p class="ql-block">这一“言出必行”,一路喝下来,成了“江湖麻口”,大有“但愿长江化作酒,一口浪子一口酒”、“无边落木潇潇下,唯有麻口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麻口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麻口送你情”的风范和豪情,“麻口酒语”成了我喝酒的符号,赢得大家喝酒众乐乐。</p><p class="ql-block">为成就泸州“酒财政”和“酒税收”的喝酒优秀人才,真没少喝酒。</p><p class="ql-block">其实,“江湖麻口”不是浪得虚名,还真有出处的。</p><p class="ql-block">1991年,我又回到原机械厂,同市里领导去北京相关国家部门汇报我厂国家重点技改项目进展情况,在王府井我喝麻了,的士车都不装载,只得叫三轮平板车把我驮回五棵松泸州办事处。</p><p class="ql-block">后来一市领导说:小官,你是我们泸州江湖麻口第一,喝麻了躺在平板三轮车上,经过天安门广场检阅全国人民。</p><p class="ql-block">一次有本刊物创刊,邀请作家座谈并撰稿,我写了一篇《今天是平安夜》,写得就是自己喝麻了,一辆110巡警车见状,两青年巡警将我扶进车内,送我到了我居住小区,就呼噜呼噜地睡了过去,两巡警怕我冻着,开了车内空调,陪我这“麻口”一个通夜。我以这事讴歌了酒城巡警的亲民化和人性化。</p><p class="ql-block">改革开发春天的1992年后,我下海走出了国企,先是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得顺风顺水时,我转向创办了“四川知青实业有限公司”,全国第一个注册“知青商标”,全国第一个推出系列“知青酒”,大有雄心勃勃之志,梦想将“家家有知青,户户有回忆;社社有知青,村村有故事”的“知青”创为全国知名品牌,一批知名的知青作家叶辛、朱晓平、晓剑、莫伸等还特此撰文鼓励。</p><p class="ql-block">为此,我携“知青酒”开始了品牌长征,全国各地知青组织,竞相邀请,巡展各地,从而在知青群体中很有影响。</p><p class="ql-block">此事之后,阴差阳错,我又涉足房地产去了;后又去《泸州晚报》社和《泸州广播电视报》社涉足新闻去了;后又介入茶业了,成了茶人。</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转换行业和转换角色,始终没忘记酒,泸州的酒。</p><p class="ql-block">酒,仍在心中是块沉甸甸的石头,一块“酒石头!”</p><p class="ql-block">以自己对酒、泸州酒的发展亲历,总觉得有话要说,要不,就对不起“泸州江湖口第一人”称号。</p><p class="ql-block">我出版《那溪那山那茶》后,这种对泸州酒有话要说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于是,写了《那山那水那酒》。</p><p class="ql-block">一方山水,一方人。</p><p class="ql-block">一方人,有一方山,有一方水,更有一方酒。泸州这方山水,无处没有酒。泸州这方人,无人不会喝酒。因为,这是一座酒酿成的城市,誉称酒城。乌蒙山恋,就是这座城市磅礴的酒力。长江沱江,就是这座城市流动的酒韵。</p><p class="ql-block">只要写泸州的酒,大都是从酿造、工艺、调制、储存等去说酒,更多是从酒行业角度,这就导致受众面有限,因云云众生中,喝酒享受着生活的众乐乐,又有几人去独乐乐解析酒成为酒专家呢?</p><p class="ql-block">《那山那水那酒》是以全新观点、全新理念、全新视角说泸州的酒。</p><p class="ql-block">泸州不缺说酒方面的书,尤其是泸州老窖和郎酒因自身形象塑造出了不少自己品牌的书,以至社会和民众,都认为泸州就只有这两种酒。</p><p class="ql-block">其实,泸州的酒历史久远,底蕴厚重,酒品众多,具有一方水土一方酒品的独有。</p><p class="ql-block">本书以泸州的酒为背景,但不是以酿酒调酒角度去说酒,那样受众面很窄,因消费者大多不是酒专家,也不可能成为酒专家。</p><p class="ql-block">而本书是从社会、经济、人文、民俗、消费等视角去泸州酒,反映出了泸州的酒历史、酒文化、酒市井、酒风俗、酒经济等诸多方面。</p><p class="ql-block">这样,接受面宽,受众面广,真正是一本泸州的酒文化民俗演绎,让读者全新认识泸州的酒,对推广泸州的酒起到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其实,本书是一本微信书。一段时间里,每天在手机微信上写一篇,每天发一篇在全国上百个微信朋友圈,征求广大微信朋意见,还别说,全国、尤其是泸州广大微信朋友提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向微友们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本书由著名作家、共和国100名改革开放先锋人物蒋子龙老师作序。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两个毫无瓜葛人,数十年后竞以酒相会成了知音,我与蒋子龙老师就是如此。记得八十年代我在泸州市国营石梁酒厂任办公室主任时,向我办公室的人讲起蒋子龙老师的《乔厂长上升记》《机电局长的一天》等小说,着重介绍“蒋老师的作品里充满了工厂机械味道,是难得的关于工业题材改革的好作品”,就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完全讲得如数家珍,绘声绘色,让我办公室的同事听得痴迷。用当今的话讲,我那时就是蒋子龙老师的“钢丝”。2017年,蒋子龙老师受邀来泸出席“泸州首届文化旅游高峰论坛”,撰文《千年传奇“江之阳”》国内多家媒体刊载和海外10多个国家报刊转发,影响很大。在论坛活动期间,我们相识,老兵和新兵,论酒成知音,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在此,非常感谢蒋子老师!</p><p class="ql-block">中国的白酒,泸州的白酒,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日月轮回,星移斗转;苍海桑田,气像万千。酒海旷浩,波浪滔滔;醇味浓浓,飘然环宇。</p><p class="ql-block">酒是一部史,篇章水无终止映像出昌盛辉煌,苍桑凄凉。酒是千般话,话语流露出人间的喜怒哀乐,荣辱兴衰。酒是一腔情,情意张扬时柔若似水,刚烈如石。酒是一种趣,趣逸幽默出入间的民风民俗,妙事奇闻。酒是一篇文,文句翻涌出人间的喜怒哀乐,春夏秋冬。酒是一首歌,歌声吹拂出人间的美好年景,凄凉岁月。酒是一曲舞,舞姿跳跃出入间无言的喜悦,无声的痛苦。酒是一幅画,色彩飞扬出生活的多姿多色,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壶中乾坤大,酒中日月长;上下五千年,醉指一挥间。酒不在浓,有味则醉;醉不在久,有情则醇。</p><p class="ql-block">酒是华夏繁衍的珠链,始终连接昨天、今天、明天。</p><p class="ql-block">酒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激励跨越过去,现在,将来。</p><p class="ql-block">《那山那水那酒》出版,我一个心中有“酒石头”的人一种释怀。</p><p class="ql-block">满城泸州酒,各有其中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泸州市川江文化研究院院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