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动——市妇幼小儿外科团队为上高频呼吸机早产儿完成手术

Dr.wang

<p>  成人的正常呼吸频率约为16~20次/分,新生儿大约40次/分。当呼吸衰竭的时候,就可能需要使用到呼吸机来辅助呼吸通气,从而改善患者缺氧,增加心脏储备。这种情况下,病情危重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医生还要在这种情况下为患儿实施手术治疗,你可以想象吗?</p><p> </p> <p>  乐乐是一个孕33+2W早产儿,出生体重仅1.8kg。生后因“新生儿窒息”、“呼吸衰竭”由外院转入我院NICU科,入院时几乎完全没有自主呼吸,进院后直接上了高频呼吸机(HFO模式,频率10HZ,平均压20cmH2O,振荡幅度60cmH2O,FiO2100%),治疗期间患儿呼吸机参数一直调不下来,入院后第3天乐乐突然腹胀明显,急查腹部立位片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提示消化道穿孔。小儿外科主任易朝锋会诊后决定急诊行剖腹探查术。</p> <p>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患儿,病情这么危重,根本脱不了呼吸机。不做手术,患儿无法存活;做手术,麻醉及手术风险是相当大的,患儿有可能在手术台上都挺不过。时间紧迫,延迟一分钟,患儿存活的希望就减少一分。在这紧要关头,小儿外科主任易朝锋联合麻醉科手术室副主任邹爱伟以及NICU科主任谢飞燕进行会诊讨论,制订了详细的抢救方案,准备充分后,凌晨一点左右为患儿进行了急诊剖腹探查手术。</p><p> </p> <p>  由于患儿不能脱机,从病房转到手术室的途中,我们一直用复苏囊为患儿按压给氧,NICU科直接将高频呼吸机移到了手术室内。在三个科室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为患儿做了十二指肠穿孔修补+肠粘连松解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儿转入NICU病房进行后续治疗。</p> <p>  术后小儿外科科主任易朝锋副主任医师说:“在呼吸频率600次/分的高频呼吸机下为患儿做手术,简直比在丝绸上绣花还不容易。当时他的整个身体都随着机器在抖动,打开腹腔的时候,大量气体冒出,肠管也震动的非常厉害,这对手术医生要求非常高:手必须稳,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损伤肠管或者别的组织。当然,手术能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我们优秀的麻醉手术室团队以及NICU团队的大力支持。”</p> <p>  我院小儿外科团队在新生儿外科疾病手术治疗方面颇有经验,科室开展了先天性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先天性无肛、脐膨出、腹裂、先天性膈疝、消化道穿孔等手术,成功救治了许多患者。这次,为上高频呼吸机早产儿成功实施手术治疗,体现了我院小儿外科团队在救治极危重新生儿方面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