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画了好久的圈,4名学友来到了山西晋城皇城相府。几年前来过一次,匆匆忙忙不尽兴!</p> <p>石牌楼</p><p>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是陈氏家族的一个主要标志。</p> <p>说起皇城相府,就要提到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相府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院落16座,房屋643间,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 <p>《康熙王朝》摄影组来到这里,让皇城相府名声大振,成为山西省的一个名片,也是晋城唯一的5A级景区,当地人将挖煤改成了挖文化,一年旅游收入近5个亿。</p> <p>学友4人,登高望远留个影。</p> <p>在相府每天上午10:00左右要把陈廷敬的历史演义一遍。</p> <p>这是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p> <p>关公在这里有一席之地。</p> <p>当时的科举制度。</p> <p>陈廷敬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修官、文渊阁大学士。</p> <p>从官场俸禄表可以看出,陈廷敬是一步一个脚印,一生升迁28次,官至清朝宰相。</p> <p>顺治皇帝给陈敬加了“廷”,从此陈廷敬走向仕途,一路高升。</p> <p>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但是陈廷敬的一生,一直受康熙皇帝的重用。</p> <p>陈廷敬真正居高位而多才多艺!</p> <p>康熙皇帝也可以说是伯乐,把陈廷敬看做股肱重臣,而陈廷敬也恪守君臣之道。这是历代难得的君臣关系!</p> <p>偶遇登城盛妆少女,年轻真好!</p> <p>相府对面的相府花园,非常安静,基本没啥游客。</p> <p>相府旁边的皇城村夜晚灯火辉煌。</p> <p>皇城村家家都有民宿,条件一般,粗放型管理,治安非常好,住了两个晚上,出入很少见房东,真正做到夜不闭户,村民福利很好,统一24小时供热水,村民子女的教育福利更好,小孩从幼儿园入托直到研究生毕业,教育费用全由村委会承担。</p> <p>相府旁边的中学,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教学质量应该不错吧!和当地人聊天,文化大革命陈氏家族人生活低调,注重教育,齐心保护了皇城相府。</p> <p>周边又一景区—皇城庄园感觉是个现代化的农业园。</p> <p>雪白的羊驼在草地上陪人拍照,觉得非常可爱。</p> <p>庄园培育的天价南瓜。</p> <p>从皇城相府约半个小时路程到天官王府。</p> <p>随手拍拍!</p> <p>湘玉古堡。在晋城天官王府、湘玉古堡旅游很萧条,除了我们基本上没有游客。</p> <p>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旅行不枉此行,山西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但是一路看过,最美的大院就是皇城相府,如果说王家、乔家等园林是土豪住宅,相府相府应该是红楼梦园林的再现,高端大气上档次!比之传说中 红楼梦大观园,更多了防御敌寇土匪,族人藏身的山河楼。</p> <p>山西旅游很尽兴,吃的不咋地,除了刀削面,没啥好吃的。回家途中到冾川认识10多年的农家乐张宏🏠改善一下伙食。</p> <p>晚上简单的几个家常菜,稀饭、煎饼,可口!</p> <p>午餐一定要吃洽川当地有名的黑乌鲤,味道鲜美,令人难忘。</p> <p>看农户晒芝麻,收芝麻,粒粒皆辛苦!</p> <p>洽川文化底蕴深厚,在处女泉历代诗词比比皆是。</p> <p>洽川的风景宛如江南,一条黄河,十里荷塘,百种珍禽,千眼泉眼,万倾芦荡,是诗经首篇《关雎》的发源地。</p> <p>中华诗经文化之乡,爱情诗之源。</p> <p>合阳洽川风景区,睡莲好美,洽川的变化超出了我的想象,沿黄公路的其中一段,幽静迷人的黄河风景区,值得到此一游!</p> <p>旅游就是一场流动的聚会,和朋友一路走一路歌,心中有阳光,处处可见美丽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