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值金秋时节,有幸和田希明老师、几位学习书法的同学相约,前往麟游县探寻九成宫醴泉铭碑。</p><p> 早上七点从西安出发,刚入扶风界,那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喜煞众人,于是停车驻足,为自己和苹果来张甜蜜合影。计划回家途中一定要去果园体验采摘的乐趣。</p><p> 驱车4小时左右到达麟游县城,大家决定先解决肚子问题。我瞅见一家“然窝搅团”,车上人纷纷响应,于是在这家小馆子吃到了正宗的搅团,还点了一碗荞面节节、核桃包子、血面条,以慰吃货的好奇心。</p><p> 饭后驱车七公里左右就到达了碑亭景区。“九成之宫”四个篆书大字映入眼帘,背面是“楷书之乡”篆书。</p><p> 进入景区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支如椽巨笔,似乎正在飞舞挥动,书写着流传千古的《九成宫醴泉铭》。右侧大门内终于见到了心仪已久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真迹。</p><p>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来自百度)</p><p> 第二个景点去了慈善寺景区,里面的石佛造像巨大传神精美,实属国之瑰宝。这些石像沉睡在时光里,在任何变动中,都保持着最微妙的笑意,随着光影移动,勾勒不同的微笑弧度,任凭众生去解读。</p><p> 探寻翰墨之冠、欧体源头,九成宫醴泉銘历经千年仍秀丽多姿,丰盈着后人的精神世界。心愿达成,甚感满足。其他种种快乐(如采摘苹果),不再赘述。</p><p> </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