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第一古村一朱家峪

春风

<p>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明水城东南5公里处,太平顶之阴,马连山西麓。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朱家峪原名城角峪,明洪武初年,朱氏家族自河北枣强迁到该村。因“朱”为国姓,据考该村朱氏确与朱元璋同一脉系,便攀上高枝改村名为朱家峪,距今有600多年了。</p> <p>朱家峪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余年沧桑,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格局。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大小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100余处。</p> <p>朱家峪东西南三面青山环抱,北面是广袤的平原,村子像坐在一把巨大的太师椅上。村口在北,一进村便像打开了一部史书。</p> <p>朱家峪新村</p> <p>为了保护好美丽的家园,19世纪中村民们在村西北雁落山和村东北的东山之间筑起一道长一公里高约三至五米不等的石圩,中间筑了东西两个圩门,门楼上有了望台和箭垛口,下为拱形门洞可行人通车。如今石圩已坍塌损毁,仅剩残墙,但圩门(礼门)和东西两哨门保留下来,成为独特的景观。</p> <p>文昌湖</p> <p>从进村的第一道门一礼门开始,便是保留至今的明代始建的古道。山石铺就的古道中央,嵌有两溜大块青石,形似铁路,村民们形象地称其为“双轨”古道。“双轨”不为好看,而有其独特的用途。早年村里就规定,走路必须靠右行,两股道自然也分成了上下行,这与今天的交通规则不谋而合。古道的尽头是连接各家各户的小径,为了防滑,斜坡上的道心用的是沙石而不是靑石。</p> <p>在这里,你随处可以尝到原汁原味的极具山东特色的小吃:鏊子烙煎饼、摊菜饼、小笼蒸包、刚出锅的豆腐脑。</p> <p>走在这斑驳古老的石块路上,看着两边的建筑和山上秀美的风景及路上川流不息的游客,给人的感觉这里是:唐宋的山水明代的路,清代的建筑现代的人。</p> <p>立交古桥一立交古桥位于古村老槐树西下侧,共分东西两座,相距约十米。东桥建于康熙九年(167O年),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今三百余年。上下行人,通车运输,十分方便。桥身全用小型青石叠砌而成,历尽风雨雪霜,未曾损坏,依然原貌。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看得出这小小的山村从始建之初就经过高人指点,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p> <p>在泛着幽光的山石古道、石桥的引导下,走过一座座房檐上长满蓑草的石彻老屋,推开一扇扇斑驳的黑漆大门,都会找到那些久远的故事。石臼、石缸、古井和镶在墙上的拴马石,也会成为那首古老乡谣的美丽音符。</p> <p>朱家峪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那一条条山径古道,蜿蜓起伏,幽深静谧,扑朔迷离,常常会令初来者找不着北,使这座村子多了几分神秘。</p> <p>圣水灵泉一建于康熙六十年(1721),岁次辛丑初秋。井口处,石砌拱形,内墙有碑志,朱士豸撰写。昔日,泉水涌流,草木蕃盛,百鸟争鸣,山峰奇秀,云雾飞渡,如置身于仙境。圣水灵泉,已列入济南市郊风景区名泉。</p> <p>关帝小庙一位于古村双井北修筑于一北墙中,考其墙碑,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1808)年。小庙三面尽用大青石扣彻而成,坐北面南。关帝日日夜夜面对路人,阅尽人间沧桑一真善美、假恶丑一历历在目。关帝在这里是主风水的,因为山东时常旱涝,所以关帝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p> <p>文昌阁</p> <p>魁星楼原名文昌阁,系山阴朱霞所设计、创建。文昌阁上建阁楼,下筑阁洞,造型古雅、宏伟而壮观。楼洞一体,全用大青方石筑成,历尽沧桑,坚不可摧。</p> <p>坛桥七折一又名坛井七孔桥,位于古村东南首,文峰山东北脚下。坊井口小、肚大、状若坛。井水系文峰山下潜流涌出,甘甜适口,从未干涸。在坛井北、东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纵横交错,曲折相连。坛井与七桥,相依为伴。</p> <p>闯关东历史展览馆</p> <p>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是一种社会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p> <p>贫苦的山东人在死亡线上以各种方式寻求生存的道路。</p> <p>朱氏家祠位于村北首东侧,创建于光绪八年(1882),领袖朱士杰、朱秉忠和朱秉刚,墙碑载"历时既近周甲祠屋剥蚀…"复俢于民国廿六年(1937)荷月。</p><p>朱氏家祠共分里外两院,堂前院中原有名木四株,现只存高大百年桧柏一棵,依然生机勃发。旧时,每年正月初一早晨,朱氏后人聚祠堂内祭祖,“入堂思敬,肃然致衰”,“非敢谓光前裕后,实不忘报本追远"以此激励后人,不断进取,再创辉煌。现己祠门紧锁,里面空无一人,据村民介绍,现在他们也无法进入。</p> <p>1932年,开明人士朱连拔、朱连弟创办了朱家峪女子学校,这是中国农村地区较早的女子学堂,在此基础上,几年后,朱家峪开办了山荫小学,校门是仿照当时培养革命军官的黄埔军校校门所建。</p> <p>午饭是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农家乐小饭馆吃的,这是个两层四进的小院。看似平常的影壁墙后竟是山洞,被饭馆主人巧妙运用成了仓库。北面一进是旅馆,南面一进是厨房。</p> <p>拾级而上上层。</p> <p>朱家峪是攝影、绘画爱好者理想的创作之地,多少个优秀获奖作品就是出自朱家峪。</p><p>从斯琴高娃主演的巜红嫂》,到电视剧《闯关东》,《老农民》,《靠山》,《永远是春天》…。朱家峪影视基地已渐入佳境。</p><p>从山脚下的新村穿过那古老的门洞,便如时光倒流一般,将我们带回那旧日年代,朱家峪的水井房屋、道路和桥梁,是中国北方山区村落建筑的典型,它浓缩了中国古代农民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凝聚了中国北方农村一缕浓郁的乡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