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台山草坪里于清道光年间立村,距今已有160多年。该村位于水步镇西北面,是长塘村委会下辖的一条自然村,全村共51户,近200人。</p><p>2020年9月19日中午漫游此村,大开眼界,值得参观。</p> <p>进入草坪村,首先看到的就是村前的2所祠堂和修繕一新的旧牌坊「聚壹堂」。</p> <p>兩座祠堂历史悠久,上图是积玉林公祠,下图是是庆齐林公祠。</p> <p>石板村路上一群鴨子走过。</p> <p>村道兩旁是竹林、荷塘和小雕楼。</p> <p>据说村里有8幅壁画,童趣十足。</p> <p>牛屎巷</p> <p>村中民居多为青砖砌墙,以花岗岩石做墙边,装饰讲究。</p> <p>古村大多建筑整齐划一,村巷所有笔直,一望到头。</p> <p>村里不少民居门前挂有非常特别的辟邪物。</p> <p>跳绳</p> <p>村里有清晣参观指示标志和干净的公厠。</p> <p>百年石板大街</p> <p>从未見过一个小村竟有如此宽闊气派的石板路。</p> <p>石板路左边有4条小巷5排的秋道大宅。每幢大宅的设计均中西合壁,风格不一。看来百年前主人和设计者均有非同凡响的眼光。</p> <p>拍照的好背景。</p> <p>村中名人林棠(1907—1996)故居就在百年石板大道中间的一条小巷里。</p> <p class="ql-block">故居门口的林棠簡介。</p><p class="ql-block">林棠1951年3月被派到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并曾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多次重要会谈、会议的英文翻译等。1996年在北京逝世后,其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p> <p>林棠故居在小巷尽头的最后一間,挺大。</p> <p>故居兩排兩层大窗,很气派。</p> <p>故居兩边种滿稻秧。</p> <p>淑女屋旧址</p> <p>牛栏市集</p> <p>三嫂茶点</p> <p>雲谷林公祠</p> <p>传统遇见未来,小古村也有诗和远方。</p> <p>最令人惊叹的是建于民国初期的草坪小学,为2层西式风格洋楼,装饰有古罗马式山花顶和柱廊,楼前装饰着碧绿色的中式护栏,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p> <p>学校二楼阳台的天花挺时尚。可惜现在租作西飱厅,未能进入参观。</p> <p>远处建于清代的隆深家塾见证小村百年前已经十分注重教育,颇有文化底蕴。</p> <p>古老的建筑物之间设汁了一个现代水池,可以随着大自然的光影变化而呈现奇妙的影像效果。</p> <p>宁静美丽的小村。</p> <p>隆深家塾</p> <p>清代建筑,中西合壁,如此精致,这家塾真不得了!</p> <p>家塾后院。</p> <p>从家塾看码头方向。</p> <p>草坪碼頭</p> <p>两百年来,村民的先辈就是从这小码头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淘金谋生,用血汗钱建设家园和改善家人的生活。</p> <p>一叶小舟承载百年百般滋味!</p> <p>老樹长滿苔蘚,据说是空气清新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村前广场上竖立着四块"举人石杆",上面刻着“道光三十年庚戌科奉旨朝考一等三名,钦点户部京官林元芳立”,林元芳是清道光己酉科拔贡生,这是他留下的"举人石杆"。</p> <p>几棵九里香盛开,香溢村口。</p> <p>民国风格拱券顶装饰的门楼,门楼中间提“草坪里”三字,两边的对联分别书:草色喜逢春雨润,坪阳欣对晓云光,门楼两边的青砖墙上还有一对石狮子威风凛凛地望着门外。</p><p>水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村容村貌建设,海内外乡亲踊跃捐资支持修复。现在草坪里已是当地的“网红村”。但今天带我们去的开平友人都是第一次来呢!有幸!有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