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忽闻有贵客来访,放下手中的文字,沏上一壶淡茶。听解读兰亭,留千金墨宝。真是人生中的幸事…… 张玉亮(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别署艺然,鲁人,号烟沽居士,墨痴,心佛居士。1943年6月生于天津市,祖籍山东省广饶县韩瞳人。现任禅悦书画苑苑长,自由书画家。自幼亲临翰墨,喜染丹青,六岁习字,初学赵子昂,继临欧阳询,二王,褚河南,彦鲁公。四十岁后出唐入魏,以张玄墓志奠基,遍临北碑名刻,汲取龙门微精,并参以近代于右任,赵之廉,张裕钊等大家风韵,逐渐形成碑楷融合,碑帖融合的独家风格。是天津书坛总功力深厚,技艺全面又勇于开拓的中年书法家之一。其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入选“津门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华北五省市联展”,“全国第四次书法篆刻展”,等大型展览,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均有作品及评论文章发表。入编“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文艺家名人录”,“国际书法集”,“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词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多部大型典集,并荣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1995年4月在天津举办个人书法展,1996年11月在山东省广饶,举办回乡书法展,均获圆满成功。 张院长的作品 张庆祥,职业书法家。1954年出生,河北省迁安人,曾任迁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1998年参加中国书协书法高研班培训,受教于沈鹏、刘炳森、张海等名家。2011年就读于荣宝斋画院书法高研班张旭光书法工作室。2012年参加由教育部教育工作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首届书法教学与创作高级研修班。2014年做为中国书画艺术代表团副团长去韩国参加世界美术展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榜书协会会员,北京琉璃厂茹古斋特邀书法家,青岛市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文艺志愿者(书法)。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书画展览,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并有获奖和收藏。
他自幼习书,笔耕不辍,墨海弄潮几十年,善写多种书体,篆隶草行楷无不发奋临习。楷书从柳公权《玄秘塔》入手,继而通临初唐四家和魏碑,得唐楷谨严险劲之法,又具魏碑方圆兼备之妙。他的小字行楷、古雅端庄,笔法精妙,从容恬淡,韵致清远,深得收藏者的青睐。行草书师法王羲之《十七帖》和孙过庭《书谱》,其行草书作品,行云流水,气势贯通,刚柔并济,变化多端。隶书临习《礼器》、《乙瑛》诸碑,得汉隶凝重古朴之韵,又有汉简帛书,婉通灵动之气。
近几年来专攻二王一路,深入经典,挖掘传统,精益求精,醉心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及二王手札。观其近来的行书作品,以笔法精致作为坚实的基础,追求阴柔与阳刚的“中和”之美。在用笔上,涩与畅相反相成,爽利厚重浑然一体。行笔不激不厉,心手双畅,一横一竖,充满文雅之趣,一点一划尽具瑰丽之姿。结字欹斜反正,俯仰翻侧,跌宕起伏。章法意态雍容,笔势奇逸,健武神纵,行距疏而不散,字距扰而不蹙,洒脱自然,形神兼备。雅韵儒风,朴面而来,书卷清气使人心旷神怡。
2014年以来,又醉心于榜书创作,一是行草榜书,二是隶变体榜书。行草榜书以二王作品风格为主,一般而言,写二王书法小字易入手,写大字很难表现二王原有的风格与精神,榜书更难。他的榜书用笔奇纵变幻,痛快淋漓,有风樯阵马,快刀利剑之势。他的作品以中锋用笔,使其雄浑劲健,以中侧锋并用,使其笔法丰富多彩。以点的无穷变幻,使其灵动机敏,榜书作品达到结构精巧,笔法精致,既苍劲雄浑,又不失二王古雅、灵动、遒劲的中和之美。
隶变体榜书,以汉隶古朴浑厚为基调,融合汉简帛书的自然流畅,结构上参差错落,借鉴行草点的变化,巧妙用之,活泼欢快,方圆兼备。使其榜书隶变体既浑厚质朴又灵动率意。
他热心于书法公益事业,几十年来坚持为乡村社区义务书写春联。在担任迁安市书协主席期间,多次组织会员免费举办书法讲座,点评作品,举办展览,送文化下乡。2014年被北京市文联注册为文艺志愿者(书法),2015年1月为天津市滨海新区义工协会捐赠8幅书法作品,助学帮困,奉献爱心。
构成书法本体的精神内涵是书家之学养,学养为书家第一要义,他兴趣广泛,临池之余,青灯黄卷,独厮相守,在精研书法史学、美学之外,又广泛涉猎文史哲及其理论,以书养学,以学养书,使其作品具有更高的格调,更深的内涵。
文以载道,2015年以后,计划以具有中国书法正能量的二王书风,来创作体现中国软实力的传统文化经典书法系列作品。现在已经完成《心经》大中小各种幅式的系列作品,《毛泽东诗词全集》团扇册页,《唐诗三百首》团扇册页已经完成。《金刚经》、《道德经》以及中国传统儒、释、道经典长卷册页系列作品正在创作之中。张庆祥作品
张老师的作品 张院长为晚窑企业留下墨宝 阳春白雪 紫艺高峰 张玉祥老师为晚窑企业留下墨宝 翰逸神飞 张老师鼓励我练习书法留下墨宝 书道千秋 张院长给我讲解兰亭序 提疑解难 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