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探秘之旅九日游(下)

李笑林(杭州)

<p>行程第五天驱车三个多小时,我们前去参观当前最网红的雨岔大峡谷。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大峡谷自然形成,有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的称呼。</p> <p>据考证约在千万年前,这里发生过强烈地震,黄土高原上的山体出现一条裂缝,宽窄不等,经过雨水的长期冲刷,地表渐渐地形成了奇特的峡谷地貌,呈现出美妙的波纹曲线。该峡谷与美国的羚羊峡谷极其相似,引起人们的关注,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向往的圣地。</p> <p>首先我们参观了牡丹沟。牡丹沟纵深不长只不过几百米,通道狭窄仅能容两个人侧身而过。看到沟内的景色我们还是被惊艳到了,天然的曲线和魔幻的色彩让我们一直抬着头努力地寻找她的变化。</p> <p>雨岔大峡谷桦树沟。走近峡谷,峡壁呈现凹凸不平状、美丽的线条构成各式各样的曲线,如波浪从你身边划过,宽的地方几人并排可行,窄的地方一个人要挤着才能过去。专家称为“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属于陕北独一无二地质美景,胜似美国亚利桑那佩奇附近的羚羊大峡谷。去美国旅游时漏掉了羚羊谷,现在我们在这里亲密接触中国的羚羊谷,美哉!幸福哉!</p> <p>看看朋友们的工作状态吧!</p> <p>峡壁的一侧长满了青苔仿佛是为峡谷穿上绿色的衣裳,惊艳了峡谷更惊艳了游客!而恰到其好的是,峡壁的另一面是岩石的本色~赭红色构成鲜明对比和反衬,真是美到了极致!</p> <p>据说雨岔大峡谷一共有七个峡谷,分别是桦树沟、牡丹沟、一线天、蛇河沟、凤凰沟、花豹沟和龙巴沟。其中最美的沟是桦树沟,现只开放了前三个沟。我们今天也只看了前两个沟。未来将留给人们多少的期待和盼望啊!</p> <p>我们为之痴迷为之感动,痴迷她丰富的线条变化,感动她天生丽质浑然天成。</p> <p>据说这个奇观是在2017年年初北京的一位地质摄影爱好者在拍摄黄土地貌时,意外发现了它,随后国内、美国、香港媒体和微博、微信新媒体就被刷屏了。多少年来它深藏闺中无人知,而且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发。当地村民称之为“雨岔大峡谷”,她是一个隐藏在黄土地里的神秘的地质奇观。也是陕西乃至全中国最珍贵的自然遗产。</p> <p>晚上八点半导游和领队安排我们观赏延安的夜景。美丽的宝塔山夜景是延安最耀眼的景色。</p> <p>第六天清晨,我们在地陪导游小李的率领下,从酒店出发步行十几分钟就来到了杨家岭参观。杨家岭的讲解员通过耳麦扩音为大家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杨家岭时所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p> <p>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p> <p>中共中央七大会址。</p> <p>毛泽东旧居</p> <p>在毛主席的旧居前我们一起拍照留念,在这里我们共同缅怀革命领袖,认真聆听我党的光荣历史,坚定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热爱,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努力实现祖国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p> <p>朱德旧居。</p> <p>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旧址。</p> <p>我们在延安杨家岭见到了一块特别的菜地,被称为毛主席的一亩三分地。这块菜地,是在中国革命一个大背景里开垦的。毛主席开垦这块菜地,挥袂如农,挥汗如雨,旁边警卫说,主席,您歇着去,我来挖土。主席笑着对警卫说,你搞你的生产去,这里是我的自留地,我的事情我来干。主席不曾借他人一手,不曾劳他人一力,从开地到播种,从浇水到摘菜,都是吃自己饭,流自己汗,自己事情自己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敬仰毛主席,一定要在这里拍照留念。</p> <p>离开杨家岭景区,我们又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p> <p>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p> <p>中共中央行政办公室旧址</p> <p>1945年八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合影。</p> <p>枣园革命旧址是红色旅游中的重要环节,是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景区现开放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p> <p>我们浙江新世界国旅的两个旅行团在这里大会师,共同合影留念。</p> <p>毛泽东旧居</p> <p>中共中央管理局在延安陈列馆。</p> <p>午饭后我们离开延安市,驱车两个半小时来到靖边波浪谷,她位于距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如果从靖边县城出发,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龙州。</p><p>靖边波浪谷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p> <p>我们在这里换乘当地农民自己的越野车去参观波浪谷的第一个景点。我们六人一组坐一辆车到达景点后要再走十几分钟的山路才能看到波浪状的山色。</p> <p>因为想把时间留给重点的景区水上丹霞,我们仅在水边拍了几张照就匆匆离开了。</p> <p>来到主景区水上丹霞,看到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这种石头类似一种沙岩,风化脱离很严重。在上面行走,一不留神就会被附在表皮上的红色细沙滑倒。所以我们小心翼翼,互相搀扶着一路走上去。</p> <p>沿着沟边的红色石头一直往下走,在宽阔之处看到很大的且平整的石壁,从上到下均为红色,而且颜色基本一致。在狭窄之处,红色石头呈现出一种流水状,就像红色的泥浆一般纷涌汇聚,向沟底流淌。</p> <p>此时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蓝天白云下的波浪谷美到了极致。远处有水面映衬,被称为水上丹霞真是确切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陕北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奇妙景色,让我们心旷神怡惊叹不已!</p> <p>关于波浪谷这种奇怪岩石的形成,有关记载是这么说的: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p> <p>靖边波浪谷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给予的,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我们为伟大祖国拥有这样美妙的自然奇观而自豪,不出国门仍旧可以看自然界包罗万象的奇幻景致,看气象万千的烟火人家。</p> <p>参观完水上丹霞主景区我们又去了最后一个波浪谷景区。她位于停车场附近,走下去也不是很累,所以我们一路沿着沟壑下行寻寻觅觅。</p> <p>景色越来越特别,越来越奇幻。</p> <p>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外星世界,周围被奇妙的环形线条包围住了。环境很梦幻,我们的思绪仿佛长了翅膀游离在太空之中。</p> <p>真想在这里静静地看着,发发呆,放空大脑,让思想自由飞翔在大自然中而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那么此时次刻就让我们被释放的心灵去旅行吧!此时我脑海中突然想起了罗曼罗兰的名句:暮年礼赞人生,黄昏礼赞白昼。我们虽然已经越来越老了,可是切勿冷漠这个世界,切勿熄灭心中的热情,爱生活,爱大自然,也爱人类。</p> <p>在波浪谷的我和我们。忘情于尘世,寄情于山水!</p> <p>给我们开车的小哥和我加了微信,他说如果要好好的看波浪谷必须在这里住上两天,包车由他们带着你一个一个景点去看,好看的景色多着呢!他带着自豪感对我说,最好看的景色还在封闭施工,以后你们来就不用爬上爬下了,也不允许爬在砂岩上照相了,必须走在栈道上看风景,让你们看了都不想离开为止。下面就是他发给我的风景照和波浪谷视频,看来我们还是要留下一点遗憾,给再次的出行再找一个理由吧!再见了美丽的波浪谷,期待以后再次相见时发现更美的你!</p> <p>第七天我们参观了红石峡景区,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距离榆林市区仅5公里。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榆溪河水穿峡而过直达城西。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从题字的内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p> <p>来到了红石峡景区,就可看见一座俊秀挺拔的山门楼子,门洞上方镌刻着“红石峡”三字,这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的遗墨。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传播新文化,是刘志丹将军的导师。</p> <p>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榆林市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p> <p>越过门楼,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两边东西相峙的赭色石崖,崖壁上布满了星罗棋布的石刻题匾和大大小小的洞窟。沿壁根石阶而下,绿荫掩映间,一条碧水穿峡而过,潺潺作响,徜徉于双崖壁立的峡间。</p> <p>南峡,东崖高12米,长250米,西崖高18米,长284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据史料记载,有44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据记为明代所创,“文革”中尽遭破坏,所存无几。现仅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但已面目皆非,非昔胜比。较大的石窟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堂、石佛殿、圆觉殿、睡佛殿、慈仁殿、小须弥殿、园沁殿等,除个别重新塑像外,壁画、碑记等荡然无存。</p> <p>石窟顶部精美的的藻井,中间是八卦图周围刻有各式各样图像。</p> <p>另一个石窟的藻井是存留至今的古迹。有些石壁处已经脱落,露出岩石的赭红色。</p> <p>走在连接东西崖的桥上看着清澈的榆溪河静静地流淌在丰饶的河谷中,就像一巾翠绿的飘带。榆溪河从身边喧哗着掠过,河谷也静静地躺着,任由人们在它那美丽的、富有弹性的胸脯上漫步。榆溪河古称帝原水,它的源头是沙窝处的一股清泉。它从遥远的河套蜿蜒而来,全长200多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537平方公里。是无定河的主要支流,也是榆林地区鱼米之乡的母亲河。</p> <p>镇北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有诗云“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 进戏出戏扮将士”。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p> <p>远方可见长城逶迤绵延到天的尽头。</p> <p>土长城遗址。</p> <p>镇北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p> <p>台的每层有石台阶可登,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站在镇北台之顶远眺,金沙蓝天、碧澄水库、逶迤长城、绿色林带和城郊。</p> <p>在镇北台上姐妹们坐在一起回顾历史,遥望远方的塞外边关浮想联翩。</p> <p>古人修台建关筑长城是为了保卫一方的和平安宁,看着这些建筑就让我们回想起金戈铁马的岁月里边关战士们为保卫家乡安宁所付出的代价。抚今追昔无限感慨,愿边关永无战事,愿世界永远和平!</p> <p>第八天我们参观榆林香炉寺,香炉寺位于佳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p> <p>香炉寺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古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p> <p>有视频为证。</p> <p>沿着佳县古城的城墙路一直向前走,再向下走一段台阶路就是香炉寺了。</p> <p>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香炉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山峰上的正殿是圣母祠,左右有配殿,南边有山门、石碑坊等。“香炉晚照”是佳县的八景之一。因为每当夕阳西下时,太阳的余辉将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黄河水流中,如诗如画,当地人呼之为“小蓬莱”,誉为人间仙境。</p> <p>香炉寺的全景坐落在黄河畔,我们来时是中午因此未能观看到夕阳西下时,霞光将香炉峰映人黄河之中的绝美景色,但香炉寺地势险峻,凌绝于黄河之上的景象已经让人感动,我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也佩服人类的奇思妙想,居然会在这样独特的巨石上建寺庙也是太有创意了。</p> <p>姐妹们和可爱的九零后地陪小李导游及敬爱的领队苗老师一起合影留念。感谢他们几天来满怀热情为大家服务,不辞辛苦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解决各种问题,在这里我要代表大家谢谢你们了!感谢你们这些把我们带到天涯海角的引路人,你们像灯塔一样为我们照亮了行程,又像亲人一样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对我们关怀备至。为你们的敬业精神点赞!为你们对老年人的爱和关怀点赞!为千千万万个从事导游领队工作的朋友们点赞!</p> <p>离开香炉寺我们依依不舍。</p> <p>万年冰洞在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村境内。海拔2300米。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p> <p>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山西省宁武县,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当地一座深山中,有一个挂满冰锥的冰洞。让人费解的是:在四季分明的山西省宁武县,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一个千万年不化且冬暖夏凉的神奇洞穴?如果冰洞真的存在,洞里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天地?</p> <p>山西宁武冰洞中的情形让所有的人大开眼界,没想到世界上真有这样一个晶莹剔透的冰的世界。</p> <p>其实,只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结冰的洞穴才能够被称之为是冰洞,那么,在世界上也只有像西伯利亚和南北极等地,少数纬度高而且是异常寒冷的地方才发现过冰洞,而且是数量少规模小。</p> <p>所以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冰洞所处的位置既不是异常寒冷的南北极,也不是终年积雪的雪山,而是在四季都很分明的山西省宁武县,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常年不化的冰洞。那这个冰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p> <p>洞内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现开发近百米。已开发部分分三层,有冰帘、冰钟、冰花、冰人、冰菩萨等,不一而足。洞内壁上皆冰,堪称一个冰的世界,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p> <p>最近有一些人就提出了一个比较被认可的说法:叫做地热负异常说。地热正异常说指的是越向地心走,温度越高,地心的温度大概是6000多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差不多,也就是越往下走温度越高,这是合乎常理的。而地热负异常说恰恰相反:它说越往下走,温度越低,低得能够制冷,能够制造出大容量的冰来。正是因为山本身的最深处很可能存在我们仍未探明的制冷机制,它不仅能保持洞中的温度,并且仍在日复一日地结冰,再加上相对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位置的巧合,因此,形成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冰洞。</p> <p>第九天我们早晨七点多就出发了,驱车三个半小时回到山西太原。参观了山西最著名的博物院晋祠。</p> <p>十几年前来山西已经参观过晋祠印象很深刻,到现在还是对她念念不忘。今天来到这里发现晋祠的外面建造了一个全新的晋祠公园十分精美漂亮,晋祠公园是2017年完工的。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未做停留,一路狂奔直奔晋祠博物馆。</p> <p>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p> <p>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p> <p>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p> <p>金人台也称莲花台,位于太原晋祠旅游区内。所谓金人就是铁人和铁汉。四人铁人中以西南隅的铁人为最,是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所铸,溜光钲亮,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造型独特,威武雄壮。东北隅的铁人为民国2年(1913年)补铸。</p> <p>四个小金人历经千年依旧未曾锈蚀,被戏称为古代不锈钢材质,他们的传说故事在太原流传甚广。</p> <p>对越牌坊前台基上蹲坐铁狮一对,铸造之法极为精美,初步鉴定为北宋遗物。这对铁狮子为牌坊的气势增色不少,使牌坊越发显得壮丽宏伟。值得一提的是这对铁狮子也未生锈,可见当时冶铸技术已具有极高水平。</p> <p>三宝:献殿(金代)</p><p>献殿,是供奉祭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辟门外,均筑坚厚的槛墙,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1995年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p> <p>二宝:鱼沼飞梁(宋代)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其是方形,水中又多鱼,故名鱼沼。沼上架有十字形桥,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故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有极高的价植。</p> <p>晋祠第一宝:圣母殿(宋代) 飞梁以西就是宏伟壮观的圣母殿。它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它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以,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年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p> <p>三绝之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p> <p>圣母殿在整个祠庙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是晋祠现存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建筑。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这一尊歌舞伎,正面看她含羞若笑,幽情凝眸;侧面看她微泪盈眶,哀怨悲伤。</p> <p>三绝之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28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唐槐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至今都还茂盛葱郁。</p> <p>周柏是北周时期种植的柏树,她已经倒向一侧故称为卧龙柏。</p> <p>唐槐是唐代时代种植的槐树,二者并称周柏唐槐,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每到了春夏季节时候,树绿浓荫,至今都还茂盛葱郁。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两颗千年古树就用他们的生命力庇佑着它的子民世世代代的繁荣昌盛,深受三晋人民的敬重。</p> <p>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赶快跑回婆家,见水大难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盖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的细流,不断从柳氏的身下流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p> <p>晋陕九日探秘之旅结束了。我们从满怀着期待开始,归来时硕果累累。我们不仅满足了来时的渴望,还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行走在黄河之畔的大地上,亲眼目睹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亲自见证了黄土高原地区神奇的自然奇观,满怀着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对中华文明的无比崇敬回到家园。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我爱你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