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早已掉队

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

<p>  2020年的9月18日下午,我让学生背古诗词四首。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学生进行默写。</p><p> 在巡查中发现,有个别学生默写不出几个字。有学生连“观沧海”三个字都默写不完整。有学生连“曹操”两个字也要想十来分钟,居然下不了笔。我真的无语。</p><p> 当然,有出色的学生,如阮雅莉、刘洁静,默写完整,没有错别字,的确很棒!陈嘉仪、刘布丁、李诗雨、姚婷、林钰钰、曾籽琳、谢欣、李欣平等学生默写完整,即使有个别错别字,也是很不错的。这些学生的记忆力、勤奋程度是可以肯定的。我鼓励她们,告诉她们,是有晋升机会的。</p><p> 由于时间限制,我没有一一评改全部学生的默写。可这一活动,足以检验了学生的读书背书与语言能力。</p> <p>  请家长们工作之余,关心孩子。他们或许读书观不正确?或许没有没有奋斗目标?或许缺乏读书的动力?或许学习存在困难?或许觉得读书无用?或者认为“跟着不发财的老师能学点什么”?更或者是“我妈说到学校就行了,只要不犯事”。</p><p> 为什么要去学校?为什么要读书?</p><p>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答案。</p><p> 读书犹如看书,一个字也不会看,再好的书也是废纸一沓。会一些字,却看不懂。自己便会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更或者是认为“看了也没用”,就会把书扔到一边,不再理会。不懂字词,何能看书?</p><p> 当孩子看不懂书,不会看书,不会读书,这说明什么?当孩子不喜欢读书时,就好像一个不喜欢吃青菜的孩子。菜炒的多美多香,对他来说,也是一文不值,说多了,也是白搭。其实,认字读书,是小学六年一直该做的事情。看似会读,看似会背,当一默写,问题全露出来了。</p><p> 你的孩子或许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你们不知道而已。</p><p> 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读书认字。会的字多了,书,自然会读。会读了,才会找读,才会享受这种乐趣。</p> <p> 其实,孩子早已掉队。</p><p> 掉队的孩子有多种原因,不能一概而论。</p><p> 有的是字词量不达标。如果是字词量不达标的,希望家长多和孩子认认字,读读书,少玩十几分钟的手机。</p><p> 有的是读不懂字词的,没有工具书。说到“工具书”这个词,我不得不插一句。有孩子把“工具书”写成了“公具书”。原因是字词理解上没有思考。中国文字同声异形异义的字不少。如果孩子能进一步思考,或许不会写出“公”具书。孩子进入初中之前,其实应该提供一些让孩子查阅学习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这类的工具书。</p><p> 有的是没有阅读兴趣的孩子。这些学生,应给他提供一些他喜欢阅读的书。不管是画册也好,小说也罢(当然,应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如果是想发财的,也应加以引导,这样,也会把孩子引入阅读的世界来。没有天生的优秀阅读者,只有不怕困难而迎难而上的强者。阅读,也是这样。</p><p> 有的是被手机侵蚀的孩子。孩子没有阅读兴趣,结果被手机的“斑斓世界”吸引进去了。一个迷恋手机的孩子,不会认识手机的虚幻世界以及手机背后的真实世界。这个世界“很残酷”,而这残酷不是孩子所能理解的。我们不懂得让手机“死亡”。孩子的依赖与不断地骚扰与占有,成了一大问题。手机与程序,手机与集成块,手机与消费等等,对于孩子和某些家长来说,都是空白的,没有概念的。一个爱玩手机的家长,你能给孩子什么?说句不好听,就甭说教育了。</p><p> 孩子在哪掉?是怎么掉的?我们要三思。我们要做的,不是要他们赶路进步,而是要让他们“爬”起来,要看看有没有“伤”,“伤”得重不重?是否需要陪护着走一段路等等。我们的孩子就在成长路上,一路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情况是相同的。这是铁一般的事实。</p> <p>  孩子成长中,心理的坚强很重要。</p><p> 有家长问我,孩子在这个阶段该做什么?</p><p> 一、看看自己的孩子 ,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否掉队,是否有学习困难?有什么可以帮助孩子的?等等。我们不能像放羊一样,从“家”这个“草坪”放进“学校”那个“草坪”,只要不丢失,长得怎么样,就看“羊”的造化。再奇葩点,就把责任推给学校那块草坪完事。其实,这是在制造悲哀。大家是知道的:社会才是检验孩子的地方,而不是我们眼里的草坪。</p><p> 二、影响孩子成长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当我们觉得主观因素重要,我们就重视这方面的;如果我们重视客观的,我们就好尽己所能、尽己所力去创造优越的客观因素(如创造财富,利用财富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蛋是重要的,环境也很重要。孵化过程中,任何因素都是关系中的一链。学会重视生命,学会重视每一环,生命一直在成长。</p><p> 生命的成长,我们万万不可替代。有时候,有家长强加自己的观念给别人。在开学之初,有不少家长看孩子写不出一个字,就生气,就伸手夺笔,有些家长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来代替孩子注册等等。饭是要孩子自己来吃的。读书成长,也是一样,永远不能替代。</p> <p>  读书,对于孩子来说很累。原因: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p><p> 我说过,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快乐地成长,结果是有些学生把这个“快乐”解读成“只要我玩得快乐”,在教室里快乐地说话,快乐地追逐,快乐地玩耍,这种扭曲的解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并不是老师我所说的“快乐学习、快乐成长”。</p><p> 我和你们的孩子说过:“快乐是因为已经娴熟后的一种享受。如武术家的游刃有余,音乐家的乐韵随心,画家的泼墨成花。在这之前,都是汗水的付出,辛酸与苦楚。快乐是因为体会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p><p> 学习快乐是因为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知识获得的愉悦感,因为收获而产生的自豪感等等。而不是高分的愉悦与满足,不是被赞扬的快乐与满足。</p>

孩子

快乐

默写

读书

学生

手机

成长

家长

字词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