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数学中考总复习教学质量,提升复习课的效率,9月16日至17日,漳州市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第一小组分别在云霄常山中学、诏安官陂中学开展了《平行四边形》总复习教学关键点磨课活动。 9月16日下午在常山中学综合楼三楼录播教室,陈燕婷老师带来了一节《平行四边形,有形就“行”》的复习课例,陈老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b>以A、B、C三点形成的一个角的图形中,提出利用尺规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问题,并说明理由</b>。在通过同学们动手归纳的过程中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梳理知识。<br> 接着,陈老师利用对称性与学生探讨了给定条件下平行四边形的邻边、邻角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深入研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解决问题。<br> 在拓展环节,陈老师利用双动点问题,创设情境,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题组的形式呈现,实现知识互逆推导过程,在培养直观想像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课堂的最后以精美的微课总结梳理知识。 评课环节由云霄县初中数学方丽勤名师工作室成员、云霄五中吴钦松老师主持。<br> 云霄一中分校方慧敏老师对陈老师的业务素质、语言能力给予高度评价,整节课问题的衔接紧凑,师生互动效果非常好,呈现一节高效的复习课,方老师也提出本节课中,利用中心对称性的深度还不够,还可以继续打磨,在微课总结中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提出分两个微课短视频进行复习总结。<br> 云霄和平中学副校长吴瑞传老师认为整节课的酝酿得非常好,教师讲解全面,书写、 板书到位,是一节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课例,吴老师还对教学与学生管理提出了实例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br> 常山中学的张明华老师非常认可陈老师的课堂设计,认为整节复习课问题串的提出与解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以及板书效果都非常好,很值得学习,就微课的播放时间与位置也提高个人的见解。 常山中学李木伟校长认为整节课以考纲为依托,每个环节都有思考,能过这节课的学习,李校长鼓励年轻教师利用知识为框架,主动参与教研,使每一次的努力都能提升。李老师认为,本节课以“形”为研究对象,利用了平行四边形中容易被忽略的对称性作为探讨方法,从引例中的作图到归纳、拓展,课例中心明确,值得推广,在引导学生方面参与讨论上,李老师对在场的老师提出要在语言上引导学生,课堂中加强互动激励,并为拓展方面提出了动点回撤问题的变式启发。 诏安一中许艺超老师提出了本节复习课的构思,作为总复习关键教学点,要不断地打磨,使之成为一节精品课例,以八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单元复习为实战,以总复习的设计为目标,这样的授课更能从根本上发现复习课中学生需要的问题。总复习关键教学点的复习课例是漳州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很重视的活动项目,希望一线教师能以课堂过程为依托,研学生研例题研方法,打造精品课例,专业引领。 9月17日上午,在诏安县官陂中学,林珊老师带来复习课《平行四边形》,林老师在课前先播放了一段微课,与学生一起梳理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等知识块,利用微课中的一道原型题链接出一道中考题和一道练习题,使得学生充分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利用作图探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问题,画图过程是对图形性质进行再认识。为了降低难度,林老师设计了特殊角及具体边长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入手。<br> 紧接着,问题2以“配玻璃”问题巧妙地转换确定平行四边形中“形”的问题,问题3则对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邻边、邻角具体化以寻求数量关系,然后变式成含参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衔接巧妙,过渡自然。<br> 林老师还通过平行四边形与平面平角坐标系和最值等问题相结合,不断探究,拓展用“形”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评课环节在官陂中学小会议室进行,由官陂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张振华老师主持,数学共同体成员张传汕老师、许艺超老师和部分校内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官陂中学林瑞贞老师对本节课微课设计、课件中动态化旋转给了很高的评价,她觉得这些环节给复习课增色不少,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空间图形的想象,发展几何直观。在问题3中,拓展含参问题对学习层面不同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障碍,可有针对性的选择。<div> 诏安一中许艺超老师先介绍本课例设计初期,小组成员的构思设计、意图,许老师对比两位上课老师课堂的效果并综合听课老师的评课建议,得出课例的初步定位,即围绕“形”的变与不变为中心,充分发挥微课的独特优点,在课堂中分点、分段进行,在时间的把握和典型例题讲解中再进一步挖掘,要做到精细融合,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提高适用性。</div><div> 漳州数学教研共同体第一小组因成员跨区域性带来诸多不便,但大家能克服影响,积极探索,不断教研,两天两地公开课的成功举行,为总复习课例设计积累珍贵的经验。同时也要特别感谢常山中学和官陂中学为我们搭建平台,助力区域教研。路虽漫长,研无止尽,为了漳州数学教育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