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8日瑞安莘塍文化研究会在东山下埠村进行文化走访。

林韵蓉

<p>东山街道下埠村</p> <p>1、东山下埠村领导非常重视文化建设</p><p>感谢下埠村两委对文化走访工作的支持!</p><p>迎面高悬长幅欢迎莘塍文化研究会光临开展文化走访工作标语</p> <p>老同志们重视</p><p>瞧:两位老先生提前到场议事</p> <p>文化走访座谈会在新老书记的带领下开始了</p> <p>装修精致的会议室增添两条特别醒目富有诗意的横幅“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东山”相向悬挂。会场浓浓的文化氛围,深深地激荡起每位与会人员心中眷恋的历史东山。</p> <p>  组织本次座谈的杨协敏先生,曾是下埠村的副村长,他多年来关注东山历史文化的积淀,为挖掘东山的历史文化做了大量工作。</p><p> 2018年10月,莘塍文化研究会刚成立不久,就接受杨协敏先生和东山会员的邀请,蔡建设会长亲自带队到东山各文化点进行考察,撰写考察报告。</p><p> 本次莘塍文化研究会在东山街道开展文化走访活动,首站择点在下埠村召开文化走访座谈会。杨协敏先生邀请了多位当年东山公社下埠村农兼渔产业的领军人士、老同志、老先生来到座谈会现场,莘塍文化研究会东山片副会长王章茶女士带领东山会员主阵,莘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瑞安市新闻广播电视局高级记者、《清泉》会刊主编陈再伟先生为本次座谈会主笔。</p> <p>当年同东山人民共谋东山发展的老干部陈阿杰、虞君林、蔡桂荣都来到座谈会现场,他们见证东山从莘塍区东山公社到东山乡再到东山街道几十年来行政区域名称的历史延革,莘塍文化研究会书记虞君林先生、常委副会员会长陈义杰先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曾是“莘塍区东山公社”的领导,特别是十七年在东山工作老干部蔡桂荣同志。东道主吴丽明书记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当前下埠村的基本概况;高金者老伯现年94岁,讲述东山张虾虮的起源—工具—操作—生产—加工—销售,当年108户开挖东山下埠陡门浦沥,艰难创业的情景历历在目;潘余兴老伯现年88岁,讲述张鲊鱼生产工具的制作—捕捞时间节气—加工—销售;陈国洪老伯现年77岁,讲述当时1956年东山下村农兼渔生产大队的捕鱼船从“篷帆船”发展成“机帆船”的过程与生产经历及销售发展历程;座谈会追忆东山难以忘却的历史,金田反期间下埠全村被烧只剩三幢房屋,东山人民战风斗浪在艰难困苦中一路走来,上世纪七十年代东山下埠陡门头渔船、商船遍布码头,货物种类繁多,海洋鱼鲜;福建桂圆荔枝木材,高楼湖岭山货、山柴等等当时下埠陡门头赢得一个自豪别称“小香港”,可见当时下埠陡门头的繁华景象;值得探究的“营基坦”、“刺蓬堌”等名称里蕴藏着的神密历史事件与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传说;挨家挨户搓稻秆绳织鲊鱼网的劳动场面,“东山鲊鱼巧绳湃,上望盐坦摆候晒”反映地方产业口头褝;“鲊鱼倒埭”成为形容生活中物件多而杂的古诗话等等。本次东山街道下埠村文化走访座谈会拉开了东山人讲述东山的历史⋯⋯</p> <p>模范会员仔细听,认真记⋯⋯</p> <p>下埠村七位老同志到场参加文化走访座谈会……</p> <p>秘书长带领会员拜访东山下埠村百岁老人吴安云先生,并给吴安云先生送上一份莘塍文化研究会心意⋯⋯</p> <p>今天,瑞安莘塍文化研究会在会长和秘书长的带领下,对东山下埠村进行了文化走访活动。这次文化走访活动是东山街道文化走访的开始,希望能够得更多的能人乡贤协助,将下东山的历史文化故事留传给子孙后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