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课堂(一)——预防接种

桐柏县中心医院陈娟

<p> 疫苗是人类在医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明,每一种新疫苗的诞生都是人类战胜一种传染病的伟大胜利!</p><p> 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医疗措施能像疫苗一样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如此重要、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药品能像疫苗一样以极其低廉的代价把某一种疾病从地球上消灭。</p><p> 在人类疫苗发展史上,由牛痘预防天花而引发的医学革命,为人类使用各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谱写出光辉的历史篇章。</p><p> 现在和19世纪末相比,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数十年。这主要是因为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传染病得到了控制。</p><p> 到20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研制和开发出30多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人类利用疫苗消灭了天花、制伏了霍乱,控制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p><p> 什么是疫苗?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p><p>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简单地说,通过接种特定疫苗使人体接触到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人体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特殊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而当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自身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p><p> 按照接种目的划分,疫苗可被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婴幼儿或其他特定人群,宝爸宝妈们接触比较多的都是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则主要用于治疗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例如一些特殊的治疗性乙肝疫苗。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流观点认为疫苗只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而随着人类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专家们发现疫苗可以被用于治疗一些特殊的疑难杂症,即为治疗性疫苗。 而根据疫苗性质划分又可将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多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等。普通公民比较熟悉的是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及近年来风头正劲的核酸疫苗。在此之中,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特殊处理后毒性减弱,待将其接种到身体内,病原体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却通常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而灭活疫苗则是将病原体经特殊处理后灭活,使病毒失去毒性后注入人体引发免疫反应。相比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较低,通常需要多次接种才能引起足够水平的免疫反应。</p><p><br></p><p>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别:</p><p> 两种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自费:一类疫苗由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公民也应当按照相关国家规定合理接种(很多地区幼儿园已将是否按规定接种疫苗作为入园考核标准之一);二类疫苗则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分类标准是国家根据目前财政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需要所制定的行政分类,并不是简单根据医学重要性对疫苗进行分类。也就是说,二类疫苗不一定就不比一类疫苗重要。</p><p><br></p> <p>  一类疫苗</p><p>出生时:</p><p>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p><p>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p><p>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p><p>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p><p>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p><p>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p><p>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p><p>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p><p>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p><p>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p><p>3岁:A群流脑苗(加强)</p><p>4岁:脊灰疫苗(加强)</p><p>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p><p> 二类疫苗</p><p>(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p><p>(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p><p>(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p><p>(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p><p>(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p><p>(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p><p>(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p><p> </p> <p>  人类医学接种疫苗禁忌:</p><p><br></p><p>(1)卡介苗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p><p><br></p><p>(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p><p><br></p><p>(3)百白破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p><p><br></p><p>(4)麻疹疫苗禁忌: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p><p><br></p><p>(5)乙型脑炎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p><p><br></p><p>(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p><p><br></p><p>(7)乙肝疫苗禁忌: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p><p><br></p><p>(8)甲肝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p>

疫苗

宝宝

接种

活疫苗

百白破

免疫

减毒

禁忌

过敏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