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琯头抗战阵亡二烈士:倪超军、林杰

青芝闲人

<p><br></p><p>琯头青芝山上,有一座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系连江县抗日后援会琯头分会于一九三九年建立的,原打算抗战胜利后,将琯头一带为抗日而献出生命的英烈姓名,刻在碑石的背面,以供后人纪念。可是,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时,“后援会”已撤消了。</p><p>抗日战争长达八年之久,琯头一带十几个村庄,参加抗日战斗而牺牲的人,难以数计,较为突出者应是倪超军和林杰二烈士。</p><p>烈士倪超军</p><p>倪超军,一九一五年生于琯头镇拱屿乡,自幼勇武,喜爱练习刀枪,性格豪爽,立志当兵。十七岁毕业福州私立开智中学,欲施展其志,考进十九路军军事干部学校。一九三三年,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鼐在福建发动倒蒋,成立人民革命政府,遭受挫折;十九路军干校的学生被俘,押送河南洛阳军校(第三分校)受训。一九三六年倪超军在军校结业,分配到杨虎城部十七路军当少尉排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将军被迫下野,部队解散整编。倪超军由洛阳军校的老师推荐到南京中央工兵学校补训。一九三七年六月补训结束,派往驻在北平的宋哲元部第二十九路军第十师(李默庵任师长)工兵连任中尉副连长。不及一个月,遇上“芦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超军出于爱国热忱,慷慨陈词,信告家人:“国家危急,军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保卫国土是军人天职!”回绝家人要他请假回乡结婚的计划。倪超军奔赴抗日前线后,又寄家书一封,语言更加激昂:“独身无牵挂,正好代表全家为国效劳,准备血战沙场!”</p><p>倪超军和他连队在宛平县投入战斗。八月底,刘汝明部擅自放弃南口,不战而逃,致使坚守宛平县境内的第十师陷入重围。为突破敌人的重围,全师官兵拼搏出击,与日寇短兵相接,在桃花村附近的一场恶习战中,倪超军带领工兵连埋雷阻截敌人的坦克追袭。有一天,连续炸毁日军坦克七辆。倪超军越战越强,迫近敌人,不幸被敌弹伤了头侧,躺卧在地。战士把他背回临时宿营地,倪超军已不能说话了,他用手勉力摸着口袋,便光荣牺牲了!</p><p>战士从倪超军的衣袋里取出一封烈士生前给家里写的绝笔信。信封背面写着:“为国捐躯是光荣的,请勿悲伤!”烈士生前所在连队的连长就用这张信封,把烈士英勇牺牲的消息转告家属。倪超军是连江县第一个在前线殉国的年轻军官,时年方二十二岁。</p><p>为了激励民众抗日热情,县“抗日后援会”于一九三八年春,特在琯头为烈士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那一天,琯头镇万人空巷,群众挤满会场,县长莫润薰亲临参加。省长陈仪、福州警备司令陈淇、闽浙监使陈肇英以及萨镇冰、李世甲、陈培琨等人都送来挽联表示衷悼!</p><p><br></p> <p>烈士林杰</p><p>林杰,又名林化挺,一九一六年出生于琯头。十七岁参加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预备军官队受训,十九岁开始当少尉排长。抗战开始,混成旅被蒋介石改编为陆军第三十七独立旅,调往赣浙前线增援。林杰于一九三八年,新婚不久,即随部队奔赴浙江战场。</p><p>林杰年轻气壮,每战身先士卒。一九三八年底,在一次与日军交锋中,弹穿腹部,幸未致死,抢救后脱险。这次勇敢作战,立下战功,晋升为中尉副连长。</p><p>一九三九年,日军渡过钱塘江,向浙东大举侵犯。当时林杰伤愈不久,又奉命率领一个加强排,扼守义乌县城前面的一座小山头,堵截敌人进攻。经过三天三夜奋战,打退了敌人几十次强攻,毙敌五、六百人。第四天,敌人竟出动四架飞机助战,用炸弹把整个山头铲掉一层土,林杰和所部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敌人万想不到守卫在这里的中国士兵尚不及六十人。因此,当时浙赣各报无不以头号字刊登,竞相赞颂:勇哉!林杰,国之干城。</p> <p>七.七”事变距今将近半个世纪。倪超军、林杰二烈士象所有无名英雄一样,默默无闻地埋骨沙场已四十几个春秋了。他们虽无彪炳功业与惊人事迹可标名青史,然而,史册上的功臣名将的丰功伟绩,那一椿不是无数象倪超军、林杰这样的无名英雄的鲜血共同谱写成篇!中华民族今天之所以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安然无恙,难道不正是千千万万无名烈士为之奠定最坚实的基础!</p><p>在纪念伟大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以无比崇敬心情,怀念抗日烈士!烈士爱国主义精神可永铭青史,千古流芳!</p><p>(原载《连江文史资料》本文乃倪孔铮老师所写的纪念文章</p> <p>亚山一段云·国祀奠忘灵</p><p><br></p><p>卅万忘灵奠,</p><p>千秋史鉴彰。</p><p>九州同悼护和平,</p><p>毋忘耻辱行。</p><p><br></p><p>国祀典章公祭,</p><p>响彻昭辞浩气。</p><p>人间悲叹警钟鸣,</p><p>天下佑安宁。</p><p><br></p><p>(词林正韵)丁酉孟冬</p><p>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