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一)乌尔禾魔鬼城

梅飞摄舞

乌尔禾魔鬼城<br> 哈帅每次出发前都要发个行程表给大家,认真的人呢都会仔细做功课,查下地图、路线、周边环境、气温。好在我是冷也冷得,热也热得,饱也饱得,饿也饿得,可以早起看日出,也可以半夜数星星。只是崎岖的山路会晕车,但一看到美景一拍照就满血复活,再加上哈先生随时变行程,我才不看那行程表呢!当然有些人是看了行程表也记不住的,于是哈小帅只能不厌其烦地又为大家讲解。<br><br> 今天去布尔津魔鬼城,早上八点出发,下午两点才到景区。安检之严格,连陶瓷水果刀都不能带入。空旷的黄土地上耸立着各式各样的断垣残壁,处处都是风神雨神留下的精美作品。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眼前是些寸草不长的黄色的峰峦和土丘,矮的只有几米高,高的也不过十几米,峭壁耸立,陡峻嶙峋。像一座座城堡;还有的像剑,像塔,像石林……峰峦土丘,有的高耸;有的连绵,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区间车上播放着各个景点的名字, 山丘被风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和“动物”,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柬埔寨的吴哥窟,有的像雄鹰展翅,有的似孔雀迎宾,既有海狮望月、还有狮身人面像、更有魔鬼夫妻在欢迎我们。。。。。。<br><br> 今天更是感受了大漠的热情,满眼放去一片黄,黄黄的山坡黄黄的地,特别地空旷和沧桑。这里应该有很多故事的,之所以被称为魔鬼城,就是要夜晚听风声,呼啸而过的风声穿越这里发出的嘶鸣和怒吼。没有迎来风神,却遇到太阳公公,虽然老人家都是半睁着眼的,可下车不到五分钟,脚背就已经被晒疼了,之前狂抹的各种防晒用品简直不起作用,但狂欢还是少不了,我们是看到美景就不管不顾的人,以至于来到第一个观景点想找个帮我们合影的人都没有,好容易来个老外,别看挎个单反,用手机拍照真是个老外,居然用的慢动作格式,但愿我帮他拍的照片还好,幸好我们团队有各式摄影师,连工作照也同样入画。才第一站手机都烫手了,雨雨也有点要中暑的感觉了。<div><br></div> 坐观光火车到了第二站,我们的人至少还在站台附近拍拍照,有的人干脆连车都不下了。准备去观景台,人越走越少,就剩我和笨小孩了,观景台就是个小山坡,并不高,也不像想象的那样登高望远。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只有两种颜色:蓝天和黄土,与这苍茫的戈壁相比,游人真是廖廖无几。这里还有驼队和古代勇士策马奔腾的塑像,真不知先人靠什么样的毅力走出这茫茫戈壁。能有个遮阳的地方其实也不算很热,但这里寸草不生,更别说大树了,于是躲在站台里的人不少,可是更多的却是坐在观光火车上不愿下车的人。正好坐不上车就玩呗,在站台周边狂拍呗,但从摄影的角度来讲真不是最佳拍摄时间,差不多都是过曝。太阳真是毒辣,好在笨小孩买的冰棒让我们消了暑,又来到第三个站台。<div><br></div> 由于这里景致独特,许多电影都把魔鬼城当作了外景地,如《卧虎藏龙》、《七剑下天山》《淘金王》《天地英雄》,电视剧《冰山上的来客》。多了很多人为建筑,也算是给这个荒漠增加了点色彩,但我们还是不敢走远了,天气真得太热,还有真的不知能否坐上区间车。在站台上等车的人太多了,就算是那么近的景点,他们是连拍照的想法都没有了,就是等车子来,等着上车,我们还是照疯不误,雕像持剑我们持伞,一样要下天山,不仅是这些建筑,还有那火辣辣的阳光一并收入到我们的手机中!排了会儿队终于在第三站坐上了观光火车,而很多的自然景观只能通过坐观光车来浏览,不知是否有人徒步欣赏,反正我没看到。一路赏着阿拉伯城堡、烽火台、大地之父、断桥等像形景点,还有就是坐在车上不断伸长手臂、弯腰弓背,就为了拍下那些美景,但还是没有学会移动摄影,虽然车开的并不快,可还是没有拍下最佳角度。在车上也不热了,可我的鞋的粘胶都被烫化了,以至于都变了形,再观察下周围还有很多变形鞋。<br><br> 司机有点不高兴了,你们什么旅行团,别人不到一小时就出来了,你们中老年人居然玩了三个小时?好了,哈团这个任务交给你了,给新师傅解释下什么是无二旅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