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麦西郊 大学•大学 (九)

一夫

<p> 九.</p><p> 刈麦西郊</p><p>&nbsp;</p><p>入学的次年,也就是1979年季春时节,安排了一次助农活动,到西郊农村帮助农民割麦。具体的地方不记得了,离学校不太远。那地方,如今肯定是城市化了,被urban sprawl 所吞没。</p><p><br></p><p>唐代诗人白乐天,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观刈麦》,那是诗人作为旁观者,通过细致的切身的观察,逼真地描述了农人割麦时节的景况:</p><p><br></p><p>《观刈麦》唐代:白居易</p><p>&nbsp;</p><p>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p><p>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p><p>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p><p>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p><p>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p><p>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p><p>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p><p>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p><p>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p><p>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p><p>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p><p>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p><p>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p><p>&nbsp;</p><p>笔者在2017年,也写过一首《刈麦歌》,遥距一千年,时迁境转,可农事依旧,麦垄黄黄,农人挥汗,一如既往,何其荒唐。这里的‘歌’,跟‘行’一样,是所谓的‘歌行体’,如《长干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是一种行文结构比较松散,少有拘泥的古风文体,跟现代人们认知的‘歌’寓意有别:</p><p>&nbsp;</p><p>丁酉立夏&nbsp; 刈麦歌 (见拙著《域外诗笺》第58页)</p><p>岁稔新麦黄&nbsp; 日高助农桑</p><p>风动长野静&nbsp; 雨细田畈凉</p><p>开镰粗除刈&nbsp; 合襟细计量</p><p>逢早粜闹市&nbsp; 向晚沽酒浆</p><p>麦好待时价&nbsp; 酒香邀客尝</p><p>失足惊夏梦&nbsp; 收神对低窗</p><p>白天汗淋漓&nbsp; 月夜心彷徨</p><p>男儿缴学费&nbsp; 女娃置嫁妆</p><p>翁媪多疾病&nbsp; 夫妻少茶汤</p><p>东房麦十石&nbsp; 西厢愁百肠</p><p>立夏曛风起&nbsp; 田陌麦秸长</p><p><br></p><p>那天一大早,吃完早晨千篇一律的早饭,也就是一个二两的馒头,外加一两稀饭,五分钱咸菜豆腐卤之类的佐餐菜品。搁在眼下,那咸菜可是叫人口舌生津的好东西。一般的早餐,应该不超过一个大子儿十文。去年回国,承蒙朋友盛情安排,下榻泓瑞金陵大酒店,早餐收费80元!一顿早饭,足以开销当时一家老小两个月的伙食费!也是社会的进步。</p><p><br></p><p>还是大卡车,将我们风风火火的送往战场。一路上风光闪烁,春意黯然。熏人的风,扑面而来,夹杂着油菜花与蚕豆花、豌豆花的余香。柳树披上的嫩黄嫩绿的夏装,还有那路边的白杨,我们当地人叫做‘大叶柳’,娟秀靓丽的叶,在夏风中窸窣作响。</p><p><br></p><p>那些直接从高中入学的小青年,眼睛里闪动着贼亮的光,看得出他们感到由衷的兴奋,和按捺不住的激动。的确,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怎能不叫人心情澎湃。</p><p><br></p><p>其余的人,大都在泥土地里摸爬滚打过。眼前闪现的镜头,是否勾引起他们脑海中那些愉快(?)和不愉快的经历,抑或是让他们联想到当年命系同样苦舟的同学和朋友?还是他们触景生情,缅怀那些令人泪眼唏嘘的时代,所承受的挤轧与不公平的对待,以及不尽如人意的遭际?不得而知。留神观察他们,发现许多人的眼睛,蒙上了一层云翳般的薄膜,看不着、猜不透他们当时的心思。</p><p><br></p><p>到得田头,有人轻声哼哼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丰收歌》,好像是石祥作词: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作词人自顾自的胡乱抒发,唱歌的纵情歌唱。实际上,麦子收了,才种棉花,那是承上启下的农事,是进行时态的延伸,而并非是并列结构的铺陈。何不改写成:麦浪滚滚闪金光,稻花飘来扑鼻香……稻花,散发出极其香甜的细腻的气息,故而在《沙家浜》中,郭建光将一直胳臂挽在前胸,开口引吭高歌: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其实,那歌词还是不准确,稻谷,并不香,假如改成‘芦花放,稻花香’,便接地气了。</p> <p>那样的闭门造车,时有所闻。所以,就得提醒人们注意一个词语:批评式的(critical)观察世界,参与社会活动,介入社会生活。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活脱脱一个跟屁虫。比方说那个‘我看到,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就是病句。山用量词‘座’,而‘川’即‘水’,得用量词‘条’,从来没听人说过四川有四座河流经境内。</p><p><br></p><p>将错就错,以讹传讹,也是积重难返的事。</p><p><br></p><p>跑题了。其实,人生在世,都径直的往前走,本来,也犯不着去观察他人的行止,去揣摩别人的心机,更没有义务和必要去更正他人的过失。出力不讨好,不思感激,反倒恩将仇报的,不在少处。然而,生活毕竟是现实的,有时候又是血淋淋的残酷,不得不直面对视之。当时,从农村回城的年轻人,也就是那些由城市跌入农村,又一路滚打摸爬回到原来的环境中的人,他们经历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对于那份记忆,肯定刻骨铭心。</p><p><br></p><p>我们来到了麦田。那是一片山岗地,是丘陵地带的特有的地形。在冬季,农民们一般在这样的坡地上种麦、播油菜、扎蚕豆、点豌豆。那些‘种、播、点、扎’之类的动词,都是播种的意思,还有‘抛、撒、栽、移、插、埋、压’等等。不同的农作物,自然有不同的种植方式,节令不同,手法各异。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经历,耕作方式与管理乃至收获的手法,基本上是一成不变,但却极大地丰富了文人笔下的词汇。</p><p><br></p><p>细心人还可以引申,就是东方的烹饪,在厨房里头的动词,也是繁丰复杂,比如‘烹、烧、煎、炸、焖、炖、蒸、煮、煨、爆、熘、焗’,等等,不一而足。叫学习中文的人挠头嘬腮。</p><p><br></p><p>正常的年景,农人们在春夏之交,收获麦子、油菜、蚕豆、豌豆等农作物,统称为午季作物。然后,栽种点播棉花,能够灌水的农田,便犁开耙平,栽种水稻,叫做单季晚稻,简称单晚。在江淮一带,通常栽种双季稻,即早稻和晚稻。</p><p><br></p><p>午季,在农村,是仅次于‘双抢’(抢收早稻、抢栽晚稻)的极其繁忙辛苦的时令。不过虽然十分的忙碌,但终于渡过了荒冬腊月,眼见得收成在望,至少可以让空乏的肚皮填充一些粮食。因此,午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p><p><br></p><p>往年在农村,农人们管春天叫做‘荒春’。吃饱肚子的人群,特别是吃饱了肚子,而且还喝得几滴墨水的人,在他们的心目中,烟花三月,莺飞草长,柳暗花明,鸟语花香,儿童溪头风筝乱。那是一种自然天趣的真实状况,更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无病呻吟。而农人,设身处地的困在青黄不接的岁月,连聊以充饥的野菜榆树叶也没有。那样的日子,现在诉说起来,简直难以令人相信。</p><p><br></p><p>早年务农,每逢午季时分,就觉得精神抖擞起来,走起路来,也有了几分气力。因为,马上的,就可以吃饱肚子了。结果几个月的荒冬腊月,肠道都‘苗条’许多,人瘦毛长,那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的外貌特征。麦子收将上来,各家各户多少都分到一些口粮。赶紧的,把麦子倒在簸箕里,捡去肉眼能及的砂砾。</p><p><br></p><p>仔细的人家,将麦子淘洗晒干,然后便送到加工厂(磨坊),花上几毛钱的加工费,便担回家来白中泛着微黄的面粉和麦麸。乡下人,总是爱把那麦麸往机器里再过一遍,这样,便多出来几斤几两的面粉。其实,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那倒是更加健康的食品,叫做‘全粮’(whole grain)。</p><p><br></p><p>那些饿急了的人家,饥不可待,急不可待,便省去了淘洗灰尘那道程序,用簸箕迎风颠簸几下,便火急火燎的进了磨坊。</p><p><br></p><p>每年在这时候,祖母便大发慈悲,掏一大勺新榨的香油,将香葱切的细而碎,乡下人叫做‘绝细’,撒上几粒粗盐,舀上井水和面,烤(炕)出来掌心大小的面饼,我们叫做香油粑粑。黄灿灿,半透明的,一次能吃十几二十片。祖母和母亲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放开肚皮吃,可劲的造,狼吞虎咽的,撑的肚大腰圆。那是收获之后的一次犒劳。当然,在端午节的早上,一般还可以享用到那道面饼。</p><p><br></p><p>我的孩子,也好上了这一口。很多时候,对着他的书房大喝一声:“晚上吃什么?”“葱油饼!”他朗声回应。如今,我们家改口了,不再用那令人怀旧的‘香油粑粑’字眼,而取名‘葱油饼’。如今的葱油饼,同样的质材,加上鸡蛋,用橄榄油煎烤,可,没有那往日记忆中的品味。</p> <p>在我们家乡,将油菜籽榨的油,叫做‘香油’,而称用芝麻榨的油,叫‘麻油’。还有一种食油,是用棉籽榨出来的‘棉籽油’,有一种刺鼻的怪气味,用它炒出来的菜,‘哈’嗓子。后来,当地人有很多患有一种叫做‘低血钾’的病,还有,声称棉籽油内含有一种叫做‘棉籽酚’的化学物质,可以用来制作避孕药。都认为棉籽油是坏东西,可在那时候,都咬着牙齿闭上眼睛照食不误。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p><p><br></p><p>当天,在弯腰挥镰的时候,有时就直起腰身,举目四顾,看看那些一点儿也不偷懒懈怠的同学们,那些刈麦者,或者叫着割麦子的人,就在心中思忖,自己脑袋中的翻江倒海般的回忆,在场的,有谁有那相同的经历?</p><p><br></p><p>触景生情,难免的浮想联翩,神情恍惚的档口,就有人用箩筐抬过来镰刀,就跟那面旗子上的形状相仿佛,一尺长短的木柄,半月形的铁片,内弧有细而密的锯齿,十分的与农村的‘霸王草’叶片边缘相似。看来,仿生学,农村人并不陌生。</p><p><br></p><p>大伙儿都猫下腰身,舞动着镰刀,‘嚓嚓’地动作起来。本人虽然农民出身,但干起农活,倒像是半路出家的和尚,手脚向来就不这么利索。农友们都笑话我,说我不是吃务农这碗饭的人,言下之意,就是我不会长久的做农民。那话在当时听了,心中窃喜。鬼才乐意去做那样的躬耕垄亩的农民!</p><p><br></p><p>也许是太出力,太过专心,就割破了虎口,流血不少。可在当时,没有卫生员,农村更不会见到红十字急救箱包之类。伤口得不到包扎,大伙儿都没事人似的,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p><p><br></p><p>突然间,就在想,这大片的麦地,是集体的,还是单干户的?那时候,关于农村土地的归属,以及农村的耕作模式、耕作结构等事项,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都在进行探讨。始发于1978年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得到有关当局的首肯,为后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展至全国所有省份,首开先河,立下了汗马功劳。</p><p><br></p><p>记忆中,没有人来送茶水,也没有人来表示谢意,仿佛同学们挥汗挥镰,是在自个儿家的自留地里劳作。中午,个个都汗流浃背的,三三两两的分散到农人的家里休息。学校送来肉馅馒头,好像是二两一个,一毛钱饭票。我是又累又渴又饿,一口气吞下肚子四个大包子!八两!我们在农家的堂屋里,似乎也没看见主人一家,看来他们是刻意的为我们学生腾出屋子。太累了,虎口的流血倒是止住了,可仍然是血迹模糊的。我一跤跌倒,就顺势的仰八叉躺在堂屋的泥土地的中央,想打个盹。班上的王同学觉得,太不像话。估计,在她心目中,那是有失斯文。在于我,农民回到了农村,又何必乔装斯文,何妨就‘打成一片’?可见,在当时,就社会定位上,同学们之间,也是颇有歧见的,更不用说学生与农民之间的见地不同。</p><p><br></p><p>应该说,在当时,社会上普遍的开始尊师重教,对当时的大学生,是另眼相看的。可在农村,通过那天支农的具体的社会参与,就发觉,不同社会结构的人之间,埋藏着根深蒂固的芥蒂。对我们前去支农,当地人表现的十分冷淡,若离若即的,是在什么样的心态支使下,才会产生那般的形同路人的态度?在当时,轰轰烈烈的,没有人得空去做那方面的研究,在如今,那样的裂痕到底是弥合了,还是如同打破的砂锅,‘纹’裂到底?不得而知。不仅仅是农与学之间,社会上其他的人群之间,有没有存在割裂,如果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是值得去探究的。</p><p><br></p><p>总的来讲,当时,都认为我们大学生,是时代的娇子。不光是我们自己自作多情,社会上总的反响,还是正面居多。本人经历过三桩小事,足以佐证上面的评述:</p><p><br></p><p>当时,怀揣录取通知书,到巢县办理粮油户口手续。经办的是一位中年妇女,那份客气,那满脸的真挚的笑容,一直令人难以忘怀。在巢县二中,我要借用我表叔的自行车,他就一再的叮嘱,‘你可得倍加小心,如今是今非昔比了,金贵!’还有,父亲的一位胡姓的远房的表亲,好像是巢县交通局局长,不知道自哪里得知了我的行止,竟然派一辆汽车送我回烔炀。在以前,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门亲戚,其后,也再没与他有过交往。</p><p><br></p><p>还有一段特别的趣事。有一回,我们几个同学上街,可能是到逍遥津去春游吧。回来时上了公共汽车,尽管有座位,也不就座,索性都站着,刻意的把那有限的座位,让给更需要的乘客。在当时,都不由自主地,将人性的大好的面貌,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社会风气,诚可谓焕然一新。我们,自然的是新风气的弄潮儿,弄潮儿在船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p><p><br></p><p>那天,我们哥几个余兴未尽,海阔天空的满嘴跑舌头,江湖乱道的扯淡,无非是畅想未来,前程似锦之类,搁现在人的眼中,完全的是些混账话。快到安徽农学院站(我们从那里下车,抄近道进安大北门),一位年轻的女子站将起来,却没有跨步下车,而是伸手握住我的一条胳臂,握的很紧。我十分的差异,觉得她根本没有必要搭我一把,以求身子平衡。微弱的车灯,洒在她那端庄的脸上,脸上似乎是泛起了一丝红晕。现在的年轻人,心机活泛,肯定会移步上前,主动建议交换手机号或者是留下微信等联系方式。当时的我,衣衫褴褛,貌不惊人,估计也就是口无遮拦的谈吐,还有,谈吐之间有意无意地亮出来大学生的身份,令人家一时的……</p><p><br></p><p>如果说,在那以前,参军入伍,令人心往神驰,可在我们所处的年代,读书人,倒的的确确是受到人们尊重的。</p> <p>那回以学生的身份下农村,脚踏实地干农活,对于我,那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种重操旧业,一种对农村农业的再一次身临其境的感知。从虚无缥缈的外语世界,一跤跌倒在实打实的田地里,不仅仅是自我的再认识,更是在提醒自己,对得之不易的现状倍感珍惜,因此就更加应该珍惜时间和那样的机遇,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p><p><br></p><p>支农回来之后,系里吩咐我们年级的一位吴姓的女同学,写了一篇广播稿,在校园喇叭上播放。写的很好。尽管只字未提相关的思考和回顾,只不过是走马观花的浮光掠影,但那时候的文风,大体上也就如此。写的太具体、太复杂深奥,肯定就会给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或者是如同我的王老师那般,来个铺天盖地的大‘X’。吴同学的语言文字朴实无华,流畅易懂。自此,知道了会用中文写文章的吴同学。但,在当时的环境中,同学之间,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一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因为那时候,至少在账面上,是绝不允许谈情说爱的。</p><p><br></p><p>在2008年,是农历鼠年,北京举行奥运会。秋天里回国一趟。原来在安徽文艺出版社当老总的裴和他的夫人田教授,盛情设宴款待我们夫妇。陪座都是老同学,吴同学也赏光到场了,不仅她自己光临,而且还带上她的宝贝女儿。姑娘长的水灵,身材苗条,十分的乖巧,聪明伶俐。她是奥运火炬的领跑人。席间还把带在身边的火炬拿出来让我们开眼。孩子的勃发英姿,感染的我们。大家都向孩子献上祝福。</p><p><br></p><p>没过多久,吴同学就一病不起。得知噩耗,也写了一篇祭文,缅怀我们同学一场的情谊,致以诚挚的哀思,请她的家人节哀。转眼之间,竟然就十二年过去了。那种热闹亲切的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p><br></p><p>支农回来后,同学们都一如既往的、全身心的投入到繁忙的学习中。好像再也没有谁重新提起过那次校外集体活动。而且,自那以后,也没再从事过下乡支农的事。估计,那是因为分田到户,或者是联产承包了,土地由大集体打豁拢的耕作,回归到单干也就是小农经济的旧辙中去。堂堂皇皇的大学,犯不着纡尊降贵地去帮那伙走回头路的农人打短工。</p><p><br></p><p>每天,像无头苍蝇那般乱哄哄的忙碌。有一天,突发奇想,就提议成立一个文学翻译论坛。具体的名称记不清楚了。大体上的宗旨是通过文学翻译,以及文学评论,把学习的内容与方向,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p><p><br></p><p>本人的提议,立刻得到好几位共同爱好者的积极支持。可当讨论到具体人员应该担当的职责与义务时,顿时便鸦雀无声。然后便是各种各样的借口,无非是特别的忙。与会的同学,其实都没说假话。当时,谁都屁颠的忙。可总得有人牺牲一些时间才成。事情闹得几乎不欢而散,好说歹说的,几乎是连拉带拽的,拼凑起来一个临时的班子,决定刊出第一期墙报。</p><p><br></p><p>系里相当的支持,提供笔墨纸张,当然还有浆糊。就在三楼的小会议室的墙面上,开天辟地的刊出了外语系第一期,也是最后一期,学术墙报。我写的开篇辞。原文早已无从查考。记得当中用了这样的文字:钝斧斫木,木面难免粗糙;淡墨行文,文字自然肤浅。……无非是一些表示自谦的客套话。</p><p><br></p><p>贴上墙以后,反应十分冷淡,因为大家都忙,几乎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他们认为是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他们认定那无非是一些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所以,墙报前几乎无人问津。也不说完全的无人问津。就有一位,在我翻译的一首英文短诗的空隙处,写下了诸如‘狗屁不通’之类的眉批。我认得那笔迹,是我班上的同学,而且表面上,或者说事实上相当要好的同学。几十年过去了,从来再没有提起过那桩往事。</p><p><br></p><p>那首诗,不记得是Swift写的还是出自其他什么诗人,原文一句也无法回忆,只记得我的译文中,有‘林深、林静、林更可怜……’那位同学认定,这个‘可怜’是用词不当,在他的眼中,‘可怜’二字,应该和‘凄凄惨惨戚戚’那样的悲怆相一致。其实,‘怜’,‘怜爱’,是与‘爱’同日而语的字眼。通常我们引用‘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个‘可怜’,是父母亲拳拳的怜爱之心。</p><p><br></p><p>有些同学私底下跟我交流,说是我那个开场白,太过文气了些,让有些人感到不自在。自那以后,本人再也没提起开展学术活动的事。当时之所以有那个提议,无非是在整天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中引进来一股不一样的风气,希望有志之士能够携手,在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方面做一些踏踏实实的事,卑便以后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避免捉襟见肘,难于应付。</p><p><br></p><p>那一回,着实的令我万分的失望。自那回起,开始走上了单枪匹马过独木桥的路。虽然辛苦异常,却也成绩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