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召开峻青先生逝世周年座谈会

天涯

<p>&nbsp;让这面旗帜飘扬在胶东大地</p><p>——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峻青文学研讨会纪实</p><p>&nbsp; &nbsp; &nbsp; &nbsp;“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p><p>——摘自峻青《秋色赋》</p><p>峻青是一面红色文艺旗帜</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朋友,您读过峻青的第一部作品《风雪之夜》吗?如果没有,那您读过他的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吧?如果也没有,那您一定读过他的《秋色赋》吧?这篇散文可是作为中学生课文要求背诵的啊!峻青,这位出生在海阳的革命战士和当代作家,虽然近年在网络文学兴起之时沉寂了一些,但当去年秋天他去世的消息传出,还是在胶东乃至全国引起了震动。为了纪念这位家乡的文学巨人,烟台很多作家、文学爱好者和书画家拿起笔来为他书写作画。时值今秋,9月12日,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当天下午,他们就组织了一场峻青文学研讨会,以此宣扬他的文学艺术成就,希望这面旗帜永远飘扬在胶东大地上。</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923年出生的峻青原名孙俊卿,抗日战争爆发后就在地方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41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胶东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昌潍地区武工队小队长、中原日报编辑组长和中南人民广播电台编委兼宣传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文学报主编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是胶东走出的文化名人之一。</p><p>峻青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41年写出第一部作品《风雪之夜》,出版了《马石山上》《黎明的河边》《欧行书简》《胶东纪事》和《秋色赋》《雄关赋》《沧海赋》《三峡赋》《峻青谈创作》等作品集,以及电影剧本《党员登记表》、长篇小说《海啸》等。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作品就被译成英、法、俄和西班牙文字,有的还被搬上银幕和荧屏,蜚声海内外。1994年和2012年,他先后推出了六卷本和八卷本《峻青文集》。</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峻青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有名的书画艺术家。在他生前,我两次买过他的书画作品,其中一幅送给了朋友,后来舍不得,就又去买了一幅同样的。”刚当选为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牟国庆在主持研讨会时说,“今年是峻青先生逝世一周年,我们今天举办这个研讨会,一是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二是探讨如何传承他的艺术成就。”</p><p>&nbsp; &nbsp; &nbsp; &nbsp; “八年前,为庆贺峻青90华诞暨文学创作70周年,我市举办过一次峻青文化研讨会。今天,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专门举办峻青文学研讨会,标志着峻青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峻青不仅是风骨凛然的革命战士,而且是神采卓然的文坛宿将,同时也是襟怀坦荡的胶东赤子。他笔下的诸多经典传世之作,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在文学史上留下姓名已属不易,他与著名作家王愿坚共同占有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节,足见其成就和影响之大。研究峻青,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承和弘扬胶东文化、推动烟台文化强市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研讨会上,烟台市文联副主席贺宗仪介绍了我市峻青研究的现状:安家正等专家学者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一些有识之士多年来在筹备成立峻青研究会;《峻青先生纪念集》书稿已编辑完成……贺宗仪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创造条件尽快促成峻青研究会的成立,以壮大峻青研究队伍,多出研究成果,并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创造性地转化利用,扩大峻青的社会影响。</p><p>“知道峻青先生的大名,始于孩提时代学过的散文《秋色赋》。从他的文章中,我们能看出先生对秋色情有独钟。然而,就在这多彩的秋色中,先生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了。他那脍炙人口的《秋色赋》也成为千古绝唱。”刚当选为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副主席的王惠正介绍,峻青去年去世后,他就建议协会搞这个研讨会。</p><p>&nbsp; &nbsp; &nbsp; “峻青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来烘托、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立体地展现岀胶东儿女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里洋溢的崇高之美和悲壮之美,作品富有浓厚的胶东地域气息和传奇色彩,开创了胶东红色文化的先河,这不仅源于他亲身经历的血与火的战斗洗礼,更出于一位老前辈、老作家发自内心的对故乡的挚爱和深情。”王惠正认为,峻青的作品是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已经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还将继续对后人产生深远的激励和影响。</p><p>峻青和家乡的深情割舍不断</p><p>&nbsp; &nbsp;“离开家乡七十多年了,他的乡音一直没变,他对家乡的感情也一直没变。作为老乡,我在家乡和上海多次见到他,也曾上书有关领导帮他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著名书画家王志贤在发言前,先播放了一段他和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李秀丽与峻青通话的录音。前些年,李秀丽每年都将他们共同的家乡——海阳——的红樱桃寄给峻青,让他品尝家乡的味道。有一年,收到红樱桃的峻青在医院里跟她通电话,为了以后能经常聆听峻青的声音,她就录了音。</p>

峻青

胶东

秋色

研讨会

烟台市

文艺

评论家

家乡

作品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