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为了将部级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实施计划得到有效落实,2020年9月17日,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德育副校长齐建光和课题主持人张楠,组织三个实践基地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在东师连高二楼会议室对部级课题实施过程中期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专业技术指导,为在2020年11月初召开部级课题中期模式研讨会做充分准备。</b></p> <p><b> 课题主持人张楠依据部级课题的实施计划,针对实施过程的四个阶段做了具体的专业技术指导,在资料完善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例行做到有抓手不空泛、有方向不迷茫。中期模式研讨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b></p> <p><b> 一、展示阶段性成果——过程资料的完善与归档</b></p><p><b> (一)三级培训过程资料:走出去、请进来、校本培训三级培训的过程资料及心得体会等</b></p><p><b> (二)研修研学过程资料:教学模式研讨会、优秀案例展示会、学习心得汇报会、心理问题讨论会等专题会。</b></p><p><b> (三)教师研究过程资料:心育专题讲座、心育活动示范课、心育成功案例、心育教育论文、心育团体辅导等学术内容。</b></p><p><b> (四)相关科研成果展示:学校和个人获得的各项相关荣誉。</b></p><p><br></p> <p><b> 二、实验校专题分享——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b></p><p><br></p><p><b> (一)基地试验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简单介绍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b></p><p><br></p><p><b> (二)基地实验校采取教育教学策略——重点介绍实施过程教育途径方法和教育教学策略。</b></p><p><br></p><p><b> (三)基地实验校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要凸显学校集体荣誉和个人成绩。</b></p><p><br></p><p><b> (四)基地实验校构建成果教育模式——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并且进行高度概述。</b></p><p><br></p><p><b> (五)基地实验教育实践的美好愿景——将构建的模式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延伸,前景目标要明确。</b></p> <p><b> 三、实验校模式构建——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b></p><p><b> 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构建——“寄宿制高中的全员参与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新台门九年一贯制学校构建——“特殊教育群体与社会暖心工程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葫芦岛市化工一下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代入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课题负责人专题汇报的基础上以宣传片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推广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b></p> <p><b> 课题组成员听了课题主持人张楠的专业指导与具体工作安排之后,三个基地实验校课题负责人分别做了具体工作的回顾,并且对日后的具体工作做进一步的推进,为迎接11月初的中期研讨会做充分准备。</b></p><p><b> 东师连高郭彩凤校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围绕《寄宿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工作计划,详实阐述了他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向和活动安排。又中肯低强调要做好心理委员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心理教师参与班主任例会,形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体系,努力营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全员参与的浓厚的心理育人氛围,形成一个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新格局。</b></p><p> </p> <p><b> 新台门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副校长吴学广,针对《心育与特殊群体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的工作计划和完成情况,做了简要概述,并且说明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术教师短缺的实际困难,但也要尽全力完善各个阶段的过程资料。</b></p><p><br></p><p><b> 化工一小德育副校长金丽梅,就《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从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剧组创建和案例征集等五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b></p> <p><b> 最后,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德育工作副校长齐建光,对本次部级课题中期工作推进会做了高度概括性总结:</b></p><p><b> (一)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在实践中要勇于探索。走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新路子,把握教育教学努力的方向。</b></p><p><b> (二)要将在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再次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实现资源转换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b></p><p><b> (三)希望我们参与实践的三个基地校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完善各种过程资料,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为部级课题中期研讨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b></p><p><br></p> <p><b>美文撰稿:张 楠</b></p><p><b>美篇制作:杨鹏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