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岚的美篇

王晓岚

木兰健身艺术学校网上汇演 <p><b style="font-size: 20px;">“云晚会”这疫情时期的新词,我从刚听到时的茫然不解,到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后的心领神会。木兰学校的孙济春校长和老师们带领姐妹们让我领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云上联欢晚会。</b></p><p><b style="font-size: 20px;">从三月份开始因为新冠疫情木兰学校关闭了校门,我们以为这只是短暂的停歇。疫情应该很快就会得到控制,我们等着学校重新开门,大家在一起继续舞蹈健身享受生活的那一天。谁知疫情越演越烈,这种摧残身心的宅家日子一时间茫茫无期。在我们饱受疫情困扰怨声载道的时候,孙校长已经和老师们悄悄在策划网课了,以至于四月份网上授课得以水到渠成地进行。在老师们的不断研究、探索、改进,从开始的质疑、生疏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四个月来,我们的网课办得如火如荼,于是“云上联欢晚会”就在孙老师的倡议下应运而生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八月二十九日云上汇演正式开始。我们的云上汇演和正常的汇演一样,该有的环节程序一样不少。两位端庄大方,音色甜美的主持人亚来和莉萍从从容容地拉开了云上聚会的序幕。小方格里温文婉约地娓娓而谈是她们好些日子精心准备的成果。她们已经连续三年为学校的每台晚会充当着关键的角色,无悔奉献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春江花月夜》是我们的开场舞。舞动着的紫白相间的绸扇子虽然没有现场观看那么震撼但也美不胜收,接下来的《桥边姑娘》《秋水伊人》等都是简单、易学却极其优美的舞蹈,即有艺术的鉴赏性,又达到健身锻炼的效果。因为是网上教学动作不能太复杂,又考虑到有好多新学员,为让全体学员受益,木兰的老师们在挑选舞蹈方面真是费尽苦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看着屏幕,一人一个小方格,有的在卧室、有的在客厅、有的在厨房,没有特制的背景,没有舞台、没有荧光灯,看不见观众,疫情期间不便统一买服装,但姐妹们依然尽可能穿着齐整的服装,化着舞台需要的妆容,认认真真地对待着每一场演出,在优美的旋律中自我陶醉着,在小窗口里绽放着最美的自己。那一瞬间,有一种叫感动的心情涌上心头,不是因为她们的舞姿有多优美,而是那种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我。木兰老师、学员们是美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是一群高素质的女人,并不年轻的她们身上承载着家庭、事业的重任,但依然腾出空暇时间相聚于木兰学校,这群知识渊博、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女人一直以来都是我学习和崇拜的对象,是我的百科全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木兰学校舞种多样化,有木兰拳、健身舞、形体舞、古典舞、戏曲、新疆舞、蒙古舞、等等。没想到擅长芭蕾舞的张彦文老师竟然也会拉丁舞。基础拉丁舞《丁丁》就是我们新的尝试,这支很有风情的舞蹈,很受大家的喜欢。跳着跳着我们跳回了青春的感觉😀</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下方的《梨园情韵》是孙老师教的戏曲操,看上去像广播体操,但蕴含着戏曲的基本功法。把戏曲古为今用融入到广播体操中,既达到健身的效果又有美的享受确实是极佳的创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云上晚会精彩纷呈,咱们的木兰姐妹能人不少。不仅会跳舞,会方言朗诵,唱歌也拿手。小调联唱唱出了她们特有的风格,给云晚会增色不少。</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这视频是我参加的唯一一个舞蹈,也是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知道不知道》。因为平时网课时间刚好是我的上班时间。只有星期一的休息时间跟着明晶老师学这支舞。如果没有明晶老师的鼓励和孙老师对这舞蹈时间的安排,我就和它失之交臂了。在摄影师镜头下看到了自己的特写镜头,我有些小兴奋。三年前全身硬邦邦、与舞蹈零接触的自己竟然也跳出了柔美感。三年来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我进步的路上有老师们挥洒的汗水、有姐妹们友爱的帮助、有孙老师殷切的鼓励。和姐妹们在一起的时光最幸福、最快乐!</b></p> <p><b style="font-size: 20px;">Ben Qian毕业于耶鲁大学,目前就职于教育机构。他一直是木兰学校一名重要的幕后支持者。这几年来他默默支持学校,用他专业的知识帮助孙老师解决了很多电脑技术方面的难题,比如这回的网上授课。每年学校的大型汇演他更是承担了许多工作:演出节目单的设计和排版,用电脑技术制作视频片头、剪辑背景音乐、制作和剪辑宣传视频以及宣传册等等。感谢他的奉献精神。</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我想说说我们的摄影师,小桦姐的老公陈哲教授。陈教授就职于耶鲁大学医学院,他是放射肿瘤治疗系的副系主任和Smilow医院首席物理师。小桦姐和陈教授是一对楷模夫妻。他们共同用爱呵护着木兰学校。(小桦姐追随着学校走过了六个年头,即使现在上班公司远在波士顿,学校未关门前,她依然每周四下班从波士顿回来准时出现在学校里,她热心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孙老师聊天中才知道她和众多姐妹一样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默默地为学校奉献了许多),摄影是陈教授的业余爱好。每次木兰学校的演出,陈教授跟随着我们的演出队伍用他近乎专业的水准为木兰姐妹捕捉美丽的身影,把瞬间的美好都变成了永恒。我的美篇能顺利完成,陈教授功不可没,他提供了我需要的所有素材(照片、录像)。他的工作很繁忙,业余时间很有限,而一场晚会摄影之后的后期剪辑工作量往往非常庞大。他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进行裁剪、取舍。看完他拍摄的整场云晚会,他缜密的心思令人感动。他对每一支舞的每一个演员都给了特写镜头,把小格子里的演员们一个一个放大呈现于观众面前,那效果比在剧场观赏更清晰,更有看头。相信当每一个姐妹清晰地看到自己放大了的身影后一定是惊喜,是自豪的。此举填补了云上晚会一人一小格模糊不清的缺憾。不得不说他周全的考虑正是他所拍摄晚会视频的吸睛所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这场晚会用我姐的话说是一场非常温暖的晚会。相信看完这场晚会的观众心里都会有这种共鸣。是的,就是温暖和感动。云上晚会毕竟和现场晚会是有差别以致有缺憾。但温暖感动这四个字足以弥补这些遗憾。木兰学校的老师和学员们温馨的分享:她们伴随木兰学校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正是这温暖和感动的所在。木兰学校强大的教师奉献队伍撑起了木兰学校的一片天。疫情时期的七位老师李明晶、张彦文、念婷、桂萍、赵雁、云华,肖红,还有校长兼老师的孙济春(下方这几张相片就是我们伟大的木兰老师)没有这些老师无酬、无怨、无悔地付出就没有木兰学校的今天。疫情之前,每个老师都不肯例外,每个月也和学员一样交着会员费,共同维持学校开销,本职工作之余还承担着教学的任务,疫情期间没有她们就没有四个月每天的网上公益教学。宅家的日子我们之所以依然能身轻如燕、精神抖擞,没有被疫情所摧残,是因为有她们,有木兰集体爱的灌溉。病毒阻隔了人与人身体的距离,但木兰姐妹们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近。我们更加温暖有爱、团结互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与往年汇演一样,在晚会结束之前孙校长依然安排了合影的环节,包括观众。虽是云上汇演,但认真对待的态度一点不亚于正常的晚会。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小格子里感受着演出成功落幕的喜悦。出生于教师家庭的孙济春校长承袭着父母的教育精神。她的为人和不计得失的办学精神令人钦佩和尊重。和她不多的聊天中常听到“奉献”二字,她说父母的奉献精神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木兰学校是她十年执着追求的成果。用她妹妹的原话:“我姐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办学校”。就是凭着这份坚持,历经十年的摸索,才有了如今不断壮大的木兰学校。“十年如一日”这词用在孙老师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她就是为舞台为艺术而生的。她把她在国内几十年戏曲舞蹈修为,和创办大型晚会的舞台经验全部用于木兰学校这个平台,让我们这些奔忙于家庭和事业两点一线的海外女游子能聚集于此,接受艺术的熏陶,快乐的宣扬,美丽的缔造。健身的日子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不仅有锅碗瓢盆、朝九晚五,还有诗和远方。美篇的制作已接近尾声,木兰姐妹们会记住所有为学校奉献的人们,带着感恩的心继续载歌载舞在木兰学校这片天空下享受阳光雨露。我希望木兰学校这棵常青树越来越繁茂,让更多为家庭奉献的女人们参与进来,在这里抱团养老、优雅老去。祝福木兰学校的姐妹们越来越健康美丽、越来越快乐幸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