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前的今天第二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史、抗美援朝、对越自反击

<p>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南进政策占据了上风。为了迅速解决中国战事,以抽调兵力发动太平洋战争,并解除第九战区对武汉地区的威胁,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决定调集第3、第4、第6、第44师团,第33师团、第13师团各一部和第14、第18独立混成团,以及2个重炮联队、2个飞行团180余架飞机,30多艘兵舰和200多艘汽艇,共12万兵力,在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机指挥下,发动了代号为“加号作战”的第二次长沙会战。</p> <p>上高会战结束后,圆部和一郎因战败被免去第11军司令官职务,大本营陆军部次长阿南惟机中将接任司令官。阿南惟机属狂热效忠天皇的少壮派军官,曾仁裕仁天皇的侍从武官,深受天皇和宫内女眷的青睐,上任不久,就决定攻占长沙,以报答天皇隆恩。鉴于冈村宁次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采用“分进合击”战术,兵力分散,被中国军队击破的教训,阿南惟机这次改用“中间突破”的雷击战术,集中兵力从湘北进攻,企图在长沙以北地区消灭第九战区主力部队。</p> <p>第九战区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41年9月)</p><p>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p><p>副司令长官罗卓英、杨森、王陵基</p><p>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兼)、新编第3军杨宏光、第183师李文彬、新编第12师张兴仁、第74军王耀武、第51师李天霞、第57师余程万、第58师廖龄奇、预备第5师曾戛初、江西保安纵队熊滨、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兼)、第4军欧震、第59师张德能、第90师陈侃、第102师柏辉章、第20军杨汉域、第133师夏炯、第134师杨干才、暂编第54师孔荷宠、第58军孙渡、新编第10师鲁道源、新编第11师梁德奎、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兼)、第72军韩全朴、新编第14师陈良基、新编第15师傅翼、第78军夏首勋、新编第13师刘若弼、、新编第16师吴守权、第10军李玉堂、第3师周庆祥、预备第10师方先觉、第190师朱岳、第26军萧之楚、第32师王修身、第41师丁治磐、第44师陈永、第37军陈沛、第60师董煜、第95师罗奇、第140师李棠、第99军傅仲芳、第92师梁汉民、第99师高魁元、第197师万倚吾、第79军夏楚中、第82师欧百川、第98师王甲本、暂编第6师赵季平、暂编第2军邹洪、暂编第7师王作华、暂编第8师张君嵩、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李默庵、炮兵指挥官王若卿、工兵指挥官朱焕庭。计12个军33个师10余万军队。</p> <p><br></p><p>战争日军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41年9月)</p><p>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p><p>阿南惟畿</p><p>第3师团丰田房太郎、步兵第5旅团(第6、第68联队);步兵第29旅团(第18、第34联队);骑兵第3、野炮兵第3、工兵第3、辎重兵第3联队;第4师团北野宪造;第4步兵团(第8、第37、第61联队);第4联队(骑兵第4、野炮兵第4、工兵第4、辎重兵);第6师团神田正种;步兵第11旅团(第13、第47联队)步兵第36旅团(第23、第45联队);骑兵第6、野炮兵第6、工兵第6、辎重兵第6联队;第40师团天谷直次郎;第40步兵团(第234、第235、第236联队);骑兵第40、野炮兵第40、工兵第40、辎重兵第40联队;第13师团内山英太郎;步兵第103旅团(第104、第65联队);步兵第26旅团(第116、第58联队);骑兵第17大队,山炮兵第19、工兵第13、辎重兵第13联队;早渊支队支队长为第26旅团长早渊四郎;步兵第11联队、步兵第58联队第1大队、山炮兵第19联队;荒木支队支队长为第33步兵团长荒木正二;步兵第215联队、山炮兵第33联队第3大队;江藤支队支队长为独立混成14旅团步兵第62大队(大队长江藤大八);独立步兵第62大队;平野支队支队长为独立混成第14旅团步兵第63大队(大队长平野仪一);独立步兵第63大队;战车第13联队;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配属第6师团);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配属第3师团);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105毫米榴弹炮);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5联队(100毫米加农炮);高射炮第22联队;独立山炮兵第51、第52大队;迫击炮第1、第3大队;独立工兵第1、第2、第3联队;第1飞行团(侦察3个中队,直协1个战队);第3飞行团(侦察1个中队,战斗1个战队);海军第1遣华舰队。海军第105水上运输司令部。总兵力达12万左右。</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