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全国连氏目光聚集之所 ——大田县连氏连总陵园简介

lianqingyao山兜人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全国连氏目光聚集之所 海峡两岸连氏心灵桥梁-大田县闽台连氏文化交流中心连总陵园项目简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全国连氏目光聚焦之所 </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海峡两岸连氏心灵桥梁</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田县闽台连氏文化交流中心</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连总陵园项目简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连总陵园效果图</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修缮连总陵园题词</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福建省大田县,有一个地方是全国连氏目光的聚焦之所,是海峡两岸连氏心灵的桥梁,它就是大田县闽台连氏文化交流中心,它就是大田连氏。</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田县闽台连氏文化交流中心位于福建省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万湖村,共有三个子项目,即龙井祠、龙井书院、连总陵园,其中龙井祠、龙井书院座落于魁城村,连总陵园座落于万湖村。大田县闽台连氏文化交流中心是涉台文物,其中龙井祠、龙井书院是省级保护文物,连总陵园是县级保护文物。</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连总(揔),号广川,唐代进士,曾任广西、四川二省副使,仓部员外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因著《十二楼赋》,受唐大诗人温廷筠称赞,是中华连氏第一位进士。连总(揔)是大田连氏的第一代始祖,其后裔遍布福建、台湾、江西、广东、湖北、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和东南亚等地,连总古墓也是全国连氏共同的精神财富!连总(揔)古墓修建于唐末,是福建省大田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田县太华镇万湖村东(坑)里水尾,为猛虎守肉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连总陵园(古墓)修缮项目得到省、市、县和连战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风吹雨打、淤泥掩埋,2007年决定修缮,2008年龙岩连氏宗亲会率先捐款。后因全国各地宗亲建议,并经广泛商议,决定由全国各地连氏本着“弘扬祖德,惠泽子孙”的宗旨,携手共修,因此历经七年奔波,深入考察、研究、听取意见,于2014年10月成立连总陵园修缮委员会,制订修缮工作章程,牵头修缮连总陵园。2014年10月27月,全国连氏在大田县召开连总陵园修缮大会,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修缮连总陵园特题词“连总进士陵园”,台湾著名书法家连胜彦特为此赠送书法墨宝“上党开宗家声远,总公肇系世泽长”,台湾、广东、浙江、河南、湖南、江西等连氏宗亲到会,县委统战部到会祝贺、指导。2016年11月,受台湾连氏宗亲的委托,海峡两岸连氏交流协会会长连国焰到大田指导陵园修缮工作,2016年12月,中华连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连式林代表全国连氏宗亲到大田指导陵园修缮工作,县委副书记连仁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施正立等均到场接见,并陪同考察。2008年以来,中华连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连文成、荣誉会长连果义和各省会长等多次到连总陵园来考察、祭祖,县委、县政府领导均给予热情接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田县委统战部、县文广局、太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连总陵园修缮工作,多年来多次到现场指导,县文广局于2014年8月批复同意连总陵园修缮工作,并进行专业指导。按照县文广局要求,连总陵园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分期分步进行。原古墓占地2亩左右,规划扩大为6亩左右,修缮后主体保持原样,并建设文化广场,工程总预算360万元,分二期实施。2017年1月,连总陵园第一期主体工程竣工,造价近130万元。全国各地连氏宗亲捐款120多万元已全部投入,其中投入主体工程100万元,附属工程20多万元,目前,主体工程还缺口一部分资金,为此,全国各地连氏宗亲正展开捐款活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连总陵园第一期规划建设中,一方面,“修旧如旧”,保持古墓原样。另一方面,为体现连总身份,和当代全国连氏的强大实力、精诚团结,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珍贵文物,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陵园按照高规格进行建设,增加了花岗石系列雕像,把原来墓穴上方拱形部分改为用花岗石修建,即,修建龟贝造型,既牢固,又可长期经受风雨。同时,增加文官、武将守陵雕像,和虎、马、羊等雕像以及石柱、石栏杆等,地板沿用千年前的古砖及仿古砖头铺设,保持原有的唐宋古墓风格。</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根据古上党、福建大田、湖北应山的族谱和《追寻连氏家族之根》(胡启华编写)等资料记载,连总后裔遍布各省,一支系从福州迁到大田,其子连仲英与连总合称为大田第一代始祖,人文发达,培育出连罕、连可封、连胤等先贤,在北宋,有着“一门三进士父子皆登科”的美誉,连玠是北宋仁宗间进士,官至侍讲侍读、吏部侍郎、摄理文渊阁事(哲宗帝老师),其子连献臣、鼎臣、正臣兄弟三人同入太学,号称“连三虎”,连玠、连献臣、连正臣皆为进士。另一支系从福州迁到湖北应山,人才辈出,培育出连光裕(连总之子或孙)、连舜宾、连庶、连庠、连南夫、连万夫等英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连处士墓表》中说:“其(应山人)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连舜宾)为法”。福建仙游、泉港等地连氏族谱均尊连总为“不祧祖”(指不迁入祧庙的祖先)。宋元明清以来,连总后裔陆续向南方各省、台湾和东南亚远播,如大田连氏一支系迁到龙岩,又从龙岩迁到广东梅州、湖南长沙等地,湖北应山后裔连南夫一子又迁到浙江乐清等地方。</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连总墓旧址遗迹</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正因为连总是全国连氏的文化象征,是全国连氏的精神财产,因此,全国60万连氏宗亲的目光聚焦于此,众多连氏贤达捐资捐物,台湾连氏数次组团到大田来祭祖、交流。</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目前,大田连氏正组织筹划第二期项目,届时,建成一个集祭祖、文化艺术传承、休憩、修心的连氏文化园,门牌石柱将雕刻上连战的题词——连总进士陵园。</span></p><p><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初2家族扫墓祭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