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山河远阔,人间烟火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她的世界?</p><p>年少时,我行走的地方都在顺德境内。成年后,走得最远的,也只是广州和珠三角范围。三十来岁时,进入一家福利还可以的单位,才有机会出省。四十之后,从事一份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几乎每天24小时“待机”。退休后,作为家中长女,又被“父母在,不远游”所困,别说出国,出省也不敢。</p><p>眼见岁月不饶人,再不走,就走不动了。井底蛙难变独行侠。为少留一点遗憾,我横下一条心,只要有伴,哪儿都去!于是,几年间坐过豪华邮轮,总算出过国,去过大西北,邂逅了梦中的胡杨林和七彩丹霞……</p><p>被称作“彩云之南”的红土高原,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p> <p>2020,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计划不如变化快。 2019定好的云南之旅,因为种种原因搁置。2020伊始,同伴决定大年初二出行。由于一月中旬已订不到机票,唯有选择动车,原计划 7天的行程,改为9天。</p><p>临近除夕,行装已备。冷不防,一场“新冠”疫情袭来,每天刷着新闻,内心忐忑。一边釆购口罩、酒精、消毒液,一边与云南的组团社沟通。“不用怕,我们这里很安全。”的确,当时云南还未有病例。但,我们原来6人的团队,一对夫妻率先退了。“现在退团损失很大?”另两人表示:车票、定金全损也不在乎,命仔紧要!最终,在除夕上午,坚持到最后的我和同伴也退了。还好,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年初一到来之前,我们收到了旅行社退回的动车票款。就这样,我们困守家中。过了个极之无聊的鼠年春节。</p><p>好在我们坚决退票,几天后,丽江古城和其他景点也封闭了。</p><p><br></p><p><br></p><p><br></p> <p>一眨眼半年已过。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总算抵御了这场世纪瘟疫!</p><p>7月10日,我俩果断开启了云南之行(7月14日,为了拯救旅游业,国家才批准跨省游。我们参加云南当地的散拼团,算是“偷步”吧)。</p><p>这样参团有利有弊。好处是:疫情刚告一段落,游客少,无论是景区还是吃饭的地方,也不用怎么排队等候,而且有政府补贴,门票全免。弊处是:客人来自全国各地,要各自做足保障措施,而且到处都要戴口罩,扫健康码和“刷脸”才行得通。</p><p>10号午后,我俩自行在广州白云机场乘坐东方航空的波音737客机,两个多小时后在云南长水国际机场落地。一通电话过后,来自同一航班的6人被一辆小面包车接到入住的酒店。之后签订旅游合同,交团费,交待翌日行程。办妥一切后夜幕已临,放好行李,各自外出找吃。</p> <p>被国内旅游业戏称:从ⅠCU集体“出院”的跨省游恢复海报</p> <p>飞机下降期间从弦窗往下看,见到下面连片的块状棚顶,估计是种植大棚,里面种的不是花卉就是蔬菜?</p> <p>落地云南第一晚,我们住在昆明的官渡区。放下行李后步行出来,想找吃的但人生地不熟。花8元叫了辆电动车载我俩去找吃,拐个弯两分钟就到。我们认住路,饭后步行回酒店的路上,见到一个农贸市场的路边摊。这里的水果十分便宜,其中的“弥勒葡萄”味道有点奇特,就买了点葡萄和脆李。</p><p>在云南买东西是按公斤计的,真是“各处乡村各处例”。</p> <p>首次见识了“云南十八怪”之水果按“堆”卖,不用秤不准挑,你喜欢就买。</p> <p>早餐后,第一天的行程是传统的网红景点——路南石林。</p><p>我俩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另外20多名“散客”组成的昆、大、丽之行正式开始。我们从官渡坐旅游车约两个小时来到景区后,由一位“阿诗玛”(彝族女孩的统称)带领游览石林的核心景区。</p><p><br></p> <p>石林是我在云南10天以来见过游客最多的景区,一点也看不到疫情影响的痕迹。如果不是人流控制,可能更拥挤。事后细想,我们的心也真够大的。</p><p><br></p> <p>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距昆明72公里,面积约40多万亩,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景区中奇形怪状的石头森林,各有各的故事。2007年6月,云南石林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p> <p>这块看似随时坠落的巨石,据说是地震留下的杰作。导游阿诗玛说:做了亏心事的人,应该不敢从下边过。哈,我没做过亏心事,过了。</p> <p>都说景区石头的名字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这是石林的标志性景点~阿诗玛形象石,几乎所有游客都会来打个卡。</p> <p>打卡阿诗玛石,我也不例外。</p> <p>姐妹同游,像吗?</p> <p>和我们的阿诗玛导游合照</p> <p>毕竟是5A景点,石林景区内除了石头,还有美丽的高源淡水湖泊。</p> <p>从没烫过的头发有点凌乱</p> <p>除了看石头,我还看人——穿着民族服饰的男女</p> <p>云南之行第二站:</p><p>大理打卡——船游洱海。</p><p>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地处云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p><p>大理素有“东方瑞士”之称。</p><p>这里的“风花雪月”分别指的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曾这样形容这大理四绝:</p><p>下关风,上关花,</p><p>下关风吹上关花。</p><p>苍山雪,洱海月,</p><p>洱海耳照苍山雪。</p><p>下关风:大理的下关是一个山口,这是洱海之间主要的风源,风期之长、风力之强为世所罕见。一年之中有35天以上都是大风。下关风平均风速为4.2m/s,最大风速达10级……</p><p>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洱海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在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p> <p>在网红打卡点打个卡</p> <p>在导游的安排下,我们坐“金花号”游船登上金梭岛。</p><p>金梭岛是横卧在洱海的一个小岛,不仅有秀丽的风景,而且还有优美的历史与传说。南诏时,因小岛幽静秀丽,气候宜人,花木四季常青,鸟雀终日欢鸣,南诏王曾在这里修筑避暑行宫,取名“舍利水城”。舍利水城红墙黄瓦,蔚为壮观。同时还建有望海楼、钓鱼台、御花园等。海滩上还备有雕龙画凤的花船供人泛舟游海。每年盛夏,南诏的皇亲国戚就纷纷上岛避暑。</p><p><br></p> <p>金梭岛上路遇“金花”(云南白族对女孩的统称)。</p> <p>金梭岛上的“龙宫”有不少传说。</p> <p>“龙宫”内的喀斯特景色。</p> <p>船游洱海</p> <p>人在船上,感受到强劲的“下关风”。</p> <p>坐完吉普,游过花海,打个卡。</p><p>雄伟壮丽的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p><p>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达4122米,由于海拔较高,在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p><p>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风花雪月”之最。</p> <p>拉风吉普,各种摆拍,不愧属猴的。远处就是白雪皑皑的苍山啦。</p> <p>花10块钱,亲亲羊驼。</p> <p>背向苍山,天空之镜留个影。</p> <p>专门让人拍照的“苍山之门”与“洱海之门”</p> <p>下一站,我们来到游客较多的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1982年,国务院公布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大理位列其中。</p><p>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的核心区。</p> <p>大理古城入口的“大理”二字,据说是郭沫若所题</p> <p>大理的天很蓝,强劲的阳光给某人裸露的手臂留下了明显的印记。</p> <p>洋人街是逛古城必进的打卡点</p> <p>大理古城网红地标,人太多,拍照动作要快。</p> <p>大理古城闲逛</p> <p>古城的酒吧,看见那熟悉的靠垫就想坐下</p> <p>传说中的云南十八怪,不只是十八吧?</p> <p>大理往丽江途经昔日的茶马古道,我们在这尝试了白族的三道茶。</p> <p>玉龙雪山是此行的最大挑战。</p><p><br></p> <p>我竟然登上了玉龙雪山,无高反!</p><p>一直想去西藏(其实,我连九寨沟也没去过)。去年差点跟文友艾岭去了青海湖,但,就是怕高反。因为,本身是青海人的艾岭,每次回西宁都要吸氧几天才适应,令我望而却步。</p><p>今次去云南,已经是第三次踏足的某人表示:这次上玉龙雪山,我一定要登顶!而我就十分忐忑:你比我年轻这么多,身体又比我好得多,到时再说吧。</p><p>去往玉龙雪山景区的路上,那个自称是“藏汉杂交”,长着一张猴子脸,有着一双令人恐怖的猎鹰般的眼睛(无论在购物点还是在车上,他都不时扫视着我们,仿佛我们就是他眼中的“猎物”)的导游“阿木”就吓唬我们:“为安全起见,你们最少要带2瓶氧气,还有口服液,羽绒服……下山前,你们都要把氧气全干掉!”</p><p>结果,号称去过纳木错都没事的某人,也和我一样乖乖的买了2瓶氧气,我还多买了一支口服液,贡献了180大洋。</p> <p>就是这种氧气以及云南白药厂家生产的口服液。</p><p>后来上网一查,氧气网上只卖20多元/支,这里的景区卖60,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火车飞机都不让带!</p><p>再看那支口服液,才60毫升就60元,看看配方:三七、黄茋、丹参玄参之类的,这不正是我正在吃的“复方血栓通”的配方吗?唉——</p> <p>我们来时游客还不算很多(主要是疫情影响),因为跟了当地的旅行社,导游提前订好票,我们很快就坐上往冰川大索道的摆渡车。上到海拔3356米的大索道起点站时,虽然大声说话略感气喘,但还未吸氧,只是做好准备。爬升期间,见厢内有人吸,我也间中吸几口。上到海拔4506的平台时,一支氧气还未用完。</p> <p>拉升中的冰川大索道,透过玻璃看到外面雪霰朦胧。</p><p>玉龙雪山大索道从丽江古城北行约35公里,从甘海子雪山西行约5公里,便来到了雪山脚下的下部站。在雪山大索道的起点站,四周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海拔3356米。索道由此往上运行,直至雪山主峰扇子陡正下方的上部站,那里海拔4506米。索道全长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旅游客运索道之一。</p> <p>终于上到了玉龙雪山海拔4506米的平台,身体未有不适之感,心情有点小激动,打卡是必须的。</p> <p>人多照相要排队,口罩也忘了取下。这就是特别时期的特有“装备”吧?立此存照。</p> <p>尽管来的不是时候(正值盛夏),只见玉龙雪山背阴的地方,仅有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不见蓝天白云,只有阴雨和云雾。本想继续往上爬,一看手表,时间不够,唯有下撤。期间吸完一瓶氧气,又把另一瓶开启,准备干掉。</p><p>后来才知道,未开启的氧气是可以退的(感觉又被导游坑了)。</p> <p>走了一半下撤前,请人帮我俩拍个照。这次,某人登顶的愿望又未能实现,下次又有理由再来了。</p> <p>从玉龙雪山下来,坐摆渡车拐了几个弯,就到了美到令人窒息的网红景区——蓝月谷。(抖音源自导游朋友圈)</p> <p>这是晴天时的蓝月谷(网络图片)</p> <p>蓝月谷地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玉龙雪山东麓,俗称“白水河”。以其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雄齐秀丽的峡谷风光享誉世界,因湖水湛蓝、山谷呈月牙状而得名,有着“小九寨沟”的美誉,犹如一个蓝色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下,是玉龙雪山新兴的网红打卡地。</p><p>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p><p>而白水河这个名字是因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时水会变成白色,所以又叫白水河。</p> <p>我们来的时候适逢下雨,蓝月谷就成了白水河。此时的湖水是乳白色的。</p> <p>蓝月谷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p> <p>走完蓝月谷才知道,团友中有两个比我年轻的女士高反了:头疼,呕吐。原来,有无高反跟年龄无关。这次“试水”,让我动了向西藏进发的念头。</p> <p>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的交界处,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据称:不远处有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p><p>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地标。不论打车还是约会,只要说大水车就准没错。</p> <p>大水车旁的祈福长廊</p> <p>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而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辖区内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王丕震纪念馆、雪山书院、十月文学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等景点。</p><p>只可惜我们是跟团游的,只能蜻蜓点水打个卡,证明自己到此一游。</p> <p>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p><p>古城的银器和围巾很有特色。我买了一只雪花银保温杯和一块披肩,某人就买了银杯银筷,为当地的旅游业做了点贡献。</p> <p>离开大理进入丽江境内后,小雨就时下时停。进入古城,石板路湿漉漉的。到处小桥流水,行走也要格外小心。</p><p>街上的酒吧,民族特色店铺花团锦簇,五光十色,感觉一双眼睛不够用。</p> <p>姐妹夜逛丽江古城,自拍一个。</p> <p>丽江地标之一——红太阳广场。建于1969年10月1日的毛泽东塑像,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第九次接见红卫兵时的造型所塑。</p><p>导游阿木说:当地人把这尊塑像当“活佛”。说来神奇,1996年2月3日19时,丽江地区发生了7.0级地震。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经济损失。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余震2529次,最大的一次为6级。地震波及范围相当大。丽江、鹤庆、中甸、剑川、洱源等地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丽江市城区及附近地区约20%的房屋倒塌,丽江古城更是沦为废墟,唯独这座塑像屹立不倒。(网图)</p> <p>据说:丽江古城是我国唯一有驻军的古城。这座塑像是纪念当年驻军的。</p> <p>丽江大剧院。晚饭后,我们将在这里观看大型民族服饰、大型风情舞蹈诗画《丽水金沙》</p> <p>《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象,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歌舞择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丽水金沙》共分”序”、“水”、“山”、“情”四场。</p><p>虽然观演安排得有点晚,但座位靠前。能够近距离欣赏一场少数民族的艺术盛宴,再晚也值!据说平时的门票要200多元,因为疫情,云南政府补贴,我们是免票的。</p><p>散场后已是午夜12点,门口有揽客的小车,我们递上酒店的名片,司机就将我们和其他客人送到各住的酒店。</p> <p>《丽水金沙》演出结束,全体人员向观众谢幕。</p> <p>7月14日晚,我们29人的“昆大丽”散拼团晚饭后就地解散。翌日各奔东西:有的回昆明,有的就去香格里拉,或泸沽湖,或西双版纳,而我俩就去滇西,拼入另一个23人的团。</p><p>由于转团在衔接上出了问题,15号一早,我俩在酒店几次电话联系,才获知要坐动车回大理拼团。匆匆收拾行李打车去火车站,到大理后由旅行社打车,将我俩送去会合的饭店,与另外21位新团友见面。也许是他们久等了,导游一声“开饭”!大家齐齐举筷。</p><p>转团后我们遇到一桌广府人,同声同气,倍感亲切。此后无论是住宿环境还是餐食,都比之前好得多,由于肉类较多,这餐破天荒地不用吃饭。</p> <p>去滇西途中,路过束河古镇和拉市海,短暂停留。</p><p>我因为心情不好,觉得古镇看多了,也不外如此,就在门口自行休息,没进古镇。</p> <p>据介绍,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p><p>束河古镇位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古镇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p><p>在拉市海湿地公园,导游说可以自行选择骑马,感受一下昔日的茶马古道,体验原始的马帮文化。团友们一看收费不便宜而且正下雨,没人响应。</p><p>“上车!”</p> <p>如果说云南是七彩的,那么滇西就占了五彩。</p><p>滇西即云南境内昆明以西的广大地区,狭义上是指怒江以西区域,即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滇西的地势以高山峡谷为主,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江穿流。这里汇聚了云南大多数的美。</p><p>沿途,导游向我们介绍永平、保山、腾冲、德宏州……等地的历史变迁,交通状况,地理特产和风土人情。据介绍:大保山曾是“极边之地”,因地广人稀,与海南岛同为古代的“发配边关”之地。而腾冲曾是马帮云集之地,腾冲的“藤”,原指马帮用来捆绑货物的绳索,以及编织的箩筐,“冲”乃要塞之意。因为马帮经济,这里变得人口稠密。但一场战争,这里几乎沦为空城!</p><p>一路上,导游还介绍了“一带一路”给滇西的政治,经济带来的发展前景,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多座特大桥的建成,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重大改善。</p> <p>7月15号的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路上。从大理到腾冲300多公里的高速,除了服务区短暂休息,导游一直都在讲解。途经龙江大桥时,我们停车打个卡。</p><p>据称:这座特大桥梁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跨越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上邦焕村与腾冲县五合乡大丙弄村之间的龙川江河谷,为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是保山——腾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p><p>2011年8月5日,龙江特大桥开工建设,2016年4月20日大桥建成,2016年5月1日正式通车。龙江大桥总长2470.58米,桥面宽33.5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投资约20亿元。</p><p>导游说:国家大手笔修建这些路和桥,这里的发展前景可见一斑。</p> <p>16日上午,我们首先来到中国史上第一个驴友徐霞客,当年要找的“终年冒烟”的地方——腾冲热海温泉景区。为了使我们能观赏到沿途景观,导游让我们步行上山顶的“大滚锅”(其实是一个活火山口)再坐观光车下来。</p><p>当天,我们享受了纯天然蒸汽浴,以及久违的硫磺味。</p> <p>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与腾冲热海是连为一体的景区。</p><p>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古火山地质遗迹及相伴生的地热泉为特色。公园内有97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的有25座。</p><p>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的“热海大滚锅”,是游客必到的打卡点。</p> <p>热海的“眼镜泉”与“姊妹泉”</p> <p>大滚锅浸熟的鸡蛋,吃起来特别香。</p> <p>还没等团友准备好,导游就帮我们拍下此行唯一的合照,动作搞笑。</p> <p>参观腾冲国殇墓园是滇西行的又一重点,也是我的一次圆梦之旅。自从看过有关中国远征军,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等抗战题材的电视后,一直梦绕魂牵,希望有机会到腾冲亲身体会,缅怀先烈。</p><p>7月16日上午终于如愿以偿。在导游阿黑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首先进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据介绍:该墓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占地80余亩,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整个墓园建筑群由纪念广场、纪念碑、英烈墓冢三个部分构成。分别建有"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堂"及墓园大门。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约20万阵亡将士,墓园于1945年7月7 日建成。</p> <p>国殇墓园正门碑廊</p> <p>墓园内警示后人的警钟</p> <p>墓园内的雕像和碑刻,仿佛向后人诉说着当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惨烈场景。我们怀着肃然起敬的心情,听导游介绍当年“娃娃兵”上战场的故事。当年,为了击退侵华日军,在所有青壮年都上战场的形势下,征兵年龄一再降到11岁,孩子的身高几乎与枪杆一样高。</p><p>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这样笑着就上了战场!导游说,这个娃娃兵的代表名叫“陈有礼”。1997年志愿者在贵州一个山村找到他时,已经 80多岁。</p> <p>墓园内著名将领陈纳德,史迪威的塑像</p> <p>修筑滇缅公路的腾冲民工群雕,造型和神态都非常迫真。</p> <p>参观完墓园,我们进入滇西抗战纪念馆。</p><p>纪念馆与墓园同期建成。馆内陈列了近两万件抗战遗留实物,1500多张图片,系统地展示了远征军和滇西抗战的经历,这无疑是对烈士墓里的烈士们最好的褒奖。展厅里还有很多图文并茂的图片和实物,认真细看,发人深思。</p> <p>抗战纪念馆入门的三面墙壁上,挂满了远征军将士曾经戴过的头盔,场面十分震撼。</p><p>据介绍,缅北滇西反攻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这次胜利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陆上交通线,而且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缅北滇西之战被后来的军事学家称为“东方诺曼底之战”。</p><p>滇西缅北反攻的胜利,再一次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使全国军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从而重新振奋抗战的决心和信心。</p> <p>纪念馆内的远征军将领雕像</p> <p>纪念馆内的远征军将领雕像,既有盟军的也有国军的。</p> <p>腾冲妇孺修筑滇缅公路的场景,现在看来仍然撼动人心。</p> <p>接受了半天的爱国教育,心情有点沉重。晚上在腾冲的洞山温泉放松一下。</p> <p>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城东南,是国家4A级景区,现已建成具有古朴、自然、珍奇特色的高品位景点,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p><p><br></p> <p>园内随处可见散养的孔雀。因正值孔雀换毛时节,有团友就捡了不少羽毛。</p> <p>勐巴娜西珍奇园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p> <p>勐巴娜西珍奇园内的周恩来总理纪念亭(里面因为疫情没开放)。据介绍:亭内汉白玉的周总理雕像栩栩如生,碑文上用汉、傣、景颇三种文字撰铭着1956年12月周总理与贺龙副总理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一行专程莅临芒市主持两国边民联欢的历史性事件。</p> <p>芒市路上所见,一派傣族风情,感觉又到了异域。</p> <p>下一站:勐焕大金塔。</p><p>该塔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青山绿水间的“勐焕大金塔”金光灿灿,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更显神圣。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p><p>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p><p>由于去年底在缅甸时,逛多了各式各样的佛塔,望见那高高的台阶,我没上去,在周边随便逛逛。</p> <p>当晚品尝了傣家的特色餐——孔雀宴。和我在缅甸吃过的差不多。</p> <p>翌日,按行程我们来到姐告口岸。导游说,因为疫情,以往这里非常热闹,有不少缅甸人过来打工或做小买卖。现在十分冷清,而且又是下雨,匆匆照张相以示曾经来过。</p><p>姐告位于瑞丽江的东岸.面积1.92平方公里,与缅甸木姐镇紧紧相连,是瑞丽市跨江唯一的村镇,陆路直接与缅甸相连,历史上称为“飞地”。过去渡江仅靠竹筏、木舟摆渡,1989年修建跨江的姐告大桥,连通了两岸。</p> <p>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在中国第81号到82号界碑处,中缅双方共同建成宽大的中缅商贸大街。一排排崭新的民族商店和货棚,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及民族工艺品,使人看得眼花缭乱,给人有万商云集之感。</p><p>云南边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的50%均从此处进出,为国家级的边贸口岸。</p><p>可惜因为疫情,我们所见冷冷清清。</p> <p>当天,我们被带去“境内关外”的姐告边境贸易区——分明是在中国境内,却要办一个“过关”手续。纳闷。</p><p>据悉,这是云南省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经贸、旅游型的经济开发实验区,也是中国第一个实行“境内关外”特殊模式管理的边贸特区。</p><p>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缅两国边境贸易的物流中心,是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为一体的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口岸。</p><p>而我们被带去的就是一个购物点!在这里,由于客人太少,我们时刻被店长和导游盯着,被困一个上午。我本人买了一个挂件才能离开,十分不爽!</p> <p>此行最豪华的用餐场所——七星云顶酒店。诺大的厅堂只有两个旅行团共4桌人(疫情所至),席间有傣族孔雀舞和歌手演唱。</p> <p>我们在瑞丽晚餐的“云顶七星”外景</p> <p>饭后出门,迎接我们的是七彩晚霞。</p> <p>从瑞丽返回昆明途中,我们在滇缅公路的潞江坝服务区停留 。</p><p>滇缅公路是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路。又称昆瑞公路(昆明至瑞丽)、320国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建。</p><p>当年,滇缅公路动用民工20万人,工程师200人,仅次于当时苏联援助公路——“中苏公路”的规模,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原首都仰光港。</p><p>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 <p>潞江坝服务区一角,陈列着修建滇缅公路的石碾,以及当年抗战用过的坦克和军车。</p> <p>服务区摆卖的各种热带水果,便宜又好吃</p> <p>19号中午,我们又回到昆明,相处5天的滇西散拼团就地解散。因为我俩要在昆明多逛一天,在游客集散中心退团后,找好旅馆放下行李,吃过米线就打车前往官渡古镇。</p> <p>回昆明后雨下个不停,逛街很是不便。我俩在官渡古镇买了点手信和地方小吃,顺便打听去花卉市场的路径。</p> <p>四季如春的云南,年平均气温在二十度左右,其气侯和土质非常适宜花卉种植,因此有春城与花城之称。</p><p>我俩打车来到云南最大的花卉市场——斗南花市的时候,已是傍晚,白天的摊位开始收档。图为花市路边的“花墙”。</p> <p>花市内的各种花卉色彩缤纷,香气扑鼻,价格美丽。可惜携带不便,只能饱个眼福,买了几扎薰衣草干花和香囊。</p> <p>按某人的要求,旅行社为我们订了20号傍晚的机票。</p><p>上午,昆明下大雨。某人要去茶叶市场和菌菇市场扫货,我没跟。因为一连几天的雨,休闲鞋湿了,带去的凉鞋有点滑。我就到附近找卖鞋的,终于在一家冷冷清清的商场买到合适的凉鞋替换。</p><p>之后就撑着雨伞随便逛。想去滇池,但听说这个时候没海鸥。去翠湖?一个人,下着雨也没意思。就这样一边闲逛一边看街景,逛到火车站就过马路折回来。</p><p>某人在茶叶市场买了心头好就直接邮寄。在菌菇市场就直接与山民讨价还价,买回一大袋新鲜个大的松茸,收获满满。直到下午 3点才匆匆赶回旅馆附近食了个米线(好在我没跟去,不然又渴又累又饿)。</p> <p>20号傍晚,我俩又来到长水国际机场,乘坐昆明航空回广州。</p><p>总结此行10天,昆、大、丽算是“到此一游”。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成功登上了心心念念的玉龙雪山,竟然没有高反。感受了腾冲的天然蒸汽浴,以及瞻仰了滇西抗战英烈,并以崇敬的心情献上鲜花。</p><p>此行也亲身经历了传说中的云南旅游业态。我是第一次跟这种全国散拼团,原以为某人已是“三进宫”,且早已云游四方,见多识广,只管跟,一切不用担心。结果,还是被套了——虽说因为疫情景区门票全免,但组团社却从机场税、古城维护费、摆渡车……之类的名目额外收费(之前微信交流没提);每到一个地方就换一个导游,说是帮助当地人就业。假如你在上一个购物点没消费,导游会记录在案并转交下一位导游,下一站再不消费会给你脸色看……难怪有朋友说:再跟团去云南会有“阴影”,这次情愿放弃定金也不去。</p><p>云南旅游,虽然说是经过整治,但仍任重道远(希望这只是个别现象,算我运气不佳)。</p><p>尽管如此,我想,在合适的时间,有靠谱的人带着,我还是会再来的。因为:云南值得看的地方还有很多,我这次只是去了云南的一个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