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收藏之刚卯

唿略

<p><b style="font-size: 20px;">刚卯,是我们俗称的写法,严格的意义上说,按照书上一直应该写“冈卯”,它和翁仲、司南佩组合称为汉代辟邪三宝。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刚卯的那些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刚卯还有一个孪生的兄弟,我们称之为“严卯”,因为它们俩长得太像了,后人也就直接用哥哥的名字代替他们俩,他们也是在汉代出现的,是汉代独有的一种佩玉,现在偶尔得到一个就很不易了,在古代都是成对出现的,这两个兄弟外形一样,均作小方柱形,玉器上下穿孔贯通,以穿丝带佩戴之用。因制于正月卯日,故称刚卯。挂在革带上佩用,是护身符的一种。</b></p><p><b style="font-size: 20px;">刚卯文为"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严卯文为"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刚卯的制作时辰非常之考究:应在新年正月初的卯日卯时动刀,时辰一过,即要停止,故曰“正月刚卯”。“灵殳四方”是讲该器之形。“赤青白黄,四色是当”意思为四种颜色代表四方,只要佩挂此物,就挡住了所有牛鬼蛇神的侵犯。而“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则是告明:天帝已让火神警告夔龙不可作恶、不可食人,违者即被烧死。“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是凡佩戴之人的疾病,因为有刚卯在身,也被通通挡住。刚卯有如此“神效”,所以自汉代以来,就成为人人喜爱佩戴的玉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刚卯和严卯之所以能“辟邪”,是因为汉代初期,国家刚刚结束多年的战乱,长期的兵荒马乱,土地荒废加上瘟疫和灾害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在民间祈福拜神,烧香修庙的风气开始蔓延,用桃木、香木制成的护身符,而君王的用材相对讲究,一般会选用材质较好的和田白玉及更珍稀的材料,按照辟邪的制式四面皆刻有属于秦汉时的书体“殳书”,据说其书体源于兵器铭文。因为兵器坚硬,在上刻画字符很难,所以就将字符做了一些简化,换句话说,冷兵器时代,士兵手里的刀枪剑戟就是他们在对决中能否生存下来的唯一法宝,如果神灵庇佑,可以护体杀敌当然对士兵而言,是宁可信其有的事了,但是由于兵卒的文化程度不高,这种事情不可能由他人代劳,传来传去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写法,后人称之为“殳书”。</b></p><p><b style="font-size: 20px;">“殳书”一般为每面两行8字,也有一面10字的。刚卯严卯的名字取得,就是根据开头铭文所刻的诗句:“正月刚卯”“疾日严卯”。</b></p><p><b style="font-size: 20px;">刚卯刻书34字,为“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大概的意思就是:“正月中所制作的刚卯已经完成,具有威灵的殳书覆盖东西南北四方、贯通着春夏季秋冬四季、掌管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四位大神各当其职,四季天地时顺。炎帝向火神祝融发号令,让其驯教夔与龙两神兽。当驯教夔龙保护我后,众多的厉鬼疫病鬼魅没有可以战胜我的了。”从其所刻的诗文解读来看,皆为驱鬼除疫之辞,所以当时的人们佩在身上的功能不是为了装饰,而主要是用作辟邪。</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当时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相信,玉器本身就具有通灵的作用,用玉器制作的物品佩戴,也是一种辟邪的佑护,刚卯大约开始出现于西汉后期,王莽时曾一度废止,东汉时又恢复使用,汉以后又废除不用。特别是专门制作的这类物品,通过佩戴刚卯严卯,借助这些咒语的“魔力”,可以驱疫辟邪、祈求福祉。</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刚卯与严卯的区别只是文字的不同,其他的形制几乎一样。到了东汉时期,“谶纬”流行,谶纬是一种迷信,谶是方士们造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的,即以迷信附会来解释儒家经书。</b></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时的人们相信刚卯严卯上的文辞是从士卒的武器中演化出来的,经历过血光的洗礼,能强化其隐含的巫术力量,因此到了东汉时期,佩戴刚卯极为盛行,从王侯至庶民,从士卒到文人雅士,依照身份不同,刚卯质地各异。是用玉、金或桃木为料,制成的长方柱状物玉护符,中有贯孔。最普通的一般都是用桃木和兽骨所作,最贵重的就是白玉质地的,正如 《后汉书舆服志》中所记:“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这里已经说明,玉质刚卯严卯主要是为皇帝、诸侯王、公、列侯等享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万物皆有灵”,美丽的玉石更能通灵,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到以后的玉器时代,我们的先祖们把它们雕琢成载有思想的神器,这种创作活动,历经万载从未间断。古玉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精神信仰的承载者,是我们中国祖先凝聚万载的一份宝贵情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