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洲区问津第一小学的教师团队以年轻教师为主,对教学工作满怀激情,乐学上进。为了进一步提高这批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快速成长,达到以优促教、以优促学、以优促精、以优促新的目的,共创“结友问津,携手并进,我与问津共成长”的教师成长平台。我校于9月15日下午聘请了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一凡博士开展了主题为《温暖下一程——今天我们做什么样的教师》讲座。为了加强校际友好交流,互相学习,我校也邀请了新洲区邾城三小的老师到会一起学习。街教育总支领导也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p><p><br></p> <p class="ql-indent-1">王一凡,教育博士,副研究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德育研究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湖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武汉市人民政府督学,武汉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学术委员。</p><p><br></p> <p class="ql-indent-1">带着“今天我们做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王一凡博士开始了今天的讲座。他首先讲了五祖传六祖的故事,引出“欲渡人者必先自渡”这个道理。佛语说:一念超生,渡人自渡。作为老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救渡别人——改变学生从改变老师自己开始。</p><p class="ql-indent-1">之后王博士用他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学生和爱的关系就像鱼儿和水的关系一样。教师应该用爱唤醒学生,唤醒他们内在的成长力。他讲到国外的教育,是关注迟缓教育,而我们国内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他建议我们要关注迟缓儿童,给那些显得不够优秀的孩子多一点阳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p><p><br></p> <p class="ql-indent-1">王博士把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语言幽默生动,干货满满,他踏秋寒而来,却送予我们春风细雨。他的讲座风格亲切,金句连连,无一不是对我们老师心灵的一场渗透式的教育。在场老师都收获良多,那些收获不是在冰冷的笔记本上,而是与窗外渐亮的星光一同照进了老师们的心底。</p> <p class="ql-indent-1">最后,王博士用一张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刻的思维导图作为结尾,给老师们以启发。既开拓了老师们的视野,也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观念。今天我们做什么样的老师?虽然博士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但是他的句句良言都在指向答案。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如将要破土而出的嫩芽,需要用爱与成长的力量浇灌。相信今后各位老师都将更好的提升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最终成为我们自己,我们的学生的——“渡人者”。</p> <p>附王一凡博士金句:</p><ol><li>要用爱唤醒学生,唤醒他们内在的成长力。</li><li>教育不可弄成形式主义。</li><li>不可把学生当敌人,不要谋算你的学生。</li><li>人生之路有宽有窄,每天的生活要多一点诗意,多一点色彩,多一点温暖。</li><li>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li><li>做人不必太聪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稀声。</li><li>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li><li>教育无大事,只有小事。任何一件小事经过岁月的沉淀,都会有撼动人心的力量。</li><li>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合格的公民。</li><li>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li><li>请创造你自己。</li><li>没有伞的孩子会奔跑。</li><li>无我则有我,小我即大我。</li><li>人生就像走跷跷板,找到人生的平衡点才是最高处。</li><li>爱你所做的事,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li><li>无论来自何方,不要停止成长。</li><li>教育无法攀比。</li><li>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li><li>鱼不能没有水,教育不能没有爱。</li><li>大树底下不长草。</li></ol> <p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人:李灿</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人:吏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