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村剿匪往事

王宁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 寻踪战斗亲历者,耄耋老人揭尘封往事。</span></p><p> 2020年9月11日天空中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似乎在诉说着这一天的不寻常,雨刮在挡风玻璃前乐此不疲的擦亮眼前的路,生怕我走错了方向。车里放着beyond的《光辉岁月》歌词里这样写道“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听着音乐不知不觉的笔者就来到了凤冈县永和镇永华社区罗继伦老人的家中。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岁月已经压的他直不起腰,脸上的皱纹更是写满了沧桑。当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望向我时,在那一瞬间我恍惚了,我似乎从老人家的眼神里看到一股强烈的坚毅,这是要有多么不寻常的经历才能练就的啊。我连忙搭手扶老人家在木椅上坐下。我向老人家问了好,待老人家定神后,我开始进入了正题。</p><p> “罗爷爷,听说您亲眼见到过安村剿匪战斗,那您能和我说一下当时的情况么?”我担心老人家听力不行,特意提高了音调,哪成想老人家一听到安村两个字,使尽全身力气挺了挺腰板,他的下巴在不停的颤抖。我注意到罗老情绪有些激动,我便停止再问。正当我要转移话题的时候,罗老拍了一下我的手说“年轻人,我这一辈子啊,八十六年了我已经把过去的事儿都忘的差不多了,唯独是一九五零年三月初七那天我永世难忘。”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揭开了那段尘封七十余载的安村剿匪往事……</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初进九道拐,军威吓破熊人胆。</span></p><p> “白连长,前面就是凤冈县的地界九道拐了,前方地势险要,利于设伏,听说这一带经常有土匪活动,咱们可一定要小心才是。”说话的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六军一三六团三营一连一排长廖桂柱。“各班排注意保持队形,减速前进,注意观察四周,侦察员骑快马朝小路在前侦查,如有情况马上发出信号。”“是。”侦察兵接到命令后翻身上马朝小路奔去。发号施令的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六军一三六团三营一连连长白忠义。凤冈县九道拐地区是凤冈县与思南县的边界,当地匪患严重,连队此次从思南县出发任务是行军至凤冈县城协助当地解放军剿匪。行军至九道拐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前方地势险要两边是高山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道路容易被伏,因此连队提高了警惕。恰恰在解放军进入九道拐地界时早已经有巡山放哨的小土匪向当地的匪首报信了,立即他们勾结十余人,正准备在月亮顶设伏阻击我军通行。他们见我军战士个个威武雄壮,手中装备精良,没敢贸然行动,在观察,似乎察觉到了我军已经提高了警惕他们就知道今天遇到的不是好对付的。便悄悄地躲进了深山老林。</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行军路线被泄密,白连长围岗嘴被伏。</span></p><p> 解放军部队行至落坝图沟里头时白连长下令原地调整休息,白连长拿出了地图和廖排张一起查看地图,地图上显示前方不远处有处陡岩不知是否阻碍行军,他便带领廖排长到农户家中打探,通过打探得知去凤冈洞卡拉擦耳岩是必经之路,而且道路一面临水,一面临岩通行十分困难。最后解放军决定绕道从枫水丫到嗓子坳到东山花坪在到凤冈。由于是上午很多老百姓没看到过如此精良的部队所以围观的群众较多,其中一农户听到解放军准备从枫水丫到花坪后这一消息后,他退出了人群,悄悄的抄近路去跑去报告史肇周的干儿子张花二(化名)。史肇周是凤冈地头上出了名的匪首,他当时就藏身在关口村后寨。一九五零年三月初四国民党军队三二八师第九八三团残部在蔡世康的带领下,与凤冈匪首史肇周狼狈为奸,共同围攻凤冈县城和凤凰山,不料遭到我军的顽强抵抗,经过激战,史、蔡两部抛下50多具部下的尸体后,败退至关口下竹、后寨一代,以伺机反扑。史肇周得知这一情报后,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在枫水丫围岗嘴设下埋伏,伏击解放军。此时的白连长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军路线已经被史匪所掌握,修整停顿后白连长下令全连兵分四路从沟里头出发第一路由廖桂柱排长领队走到分水丫,在朝小沟方向前进。不料史匪手下张花二在围岗嘴发现我军进入伏击射程就开了火。“全体听命,我们中了土匪的埋伏了,大家马上找掩体,就地反击,一班长掩护我带兄弟们抢占山头。”廖桂柱排长听到枪响立即指挥战士一边猛烈还击一边抢占安村的制高点鼓子堡。这时走在后面的解放军还在盆脚岩,听到枪声后,连长白忠义听到枪声凭借经验判断一排已经遭遇伏击,他立即拿出地图沉思了一会立即命令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唐家坳口冲上去吸引敌方火力,我带一个班的弟兄由盆脚岩冲上李家山接应一排包围敌人。</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白连长围岗嘴解围,廖白英勇就义。</span></p><p> 史匪见我军支援兵力马上就要赶到命令手下猛烈攻击廖桂柱带领的一排。另外安排一支小分队阻击前来增援的白连长。在占领鼓子堡的途中廖队长身受枪伤,途中英勇牺牲。旁边的战友们眼看着排长倒在血泊中战士们杀红了眼一边还击一边冲向制高点。白连长见一排已经占领制高点同时命令全排全力进攻围攻史匪。誓要将其一举全歼。史肇周之所以成为匪首也有他过人之处,他擅使用双枪,手下亲信也得他传授使得一手好枪法,他命令亲信集中火力瞄准了朝白连长带领的增援分队开火,顿时双方展开了猛烈的交战,人民解放军杀敌英勇,受伤不退,眼看着即将和一排合兵一处不料白连长在和敌人对射的过程中受重伤倒下了,战士们怀着悲愤的心情一鼓作气冲到了目的地,占领了制高点将土匪及三二八师夹在中间,进行猛烈扫射。正当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驻凤冈县城的解放军增援部队也已赶到。从花坪东山关口登上了九条岭高地,对准敌人阵地猛烈轰击扫射,这时的安村纵横几里地到处都是枪炮声,振的大地颤抖,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整个战场笼罩在喊杀和战火中。我军将士视死如归,浴血奋战打得敌人东逃西窜,有的跳岩滚坡,丢了枪,甩了马由老荒岩向秦家渡逃窜,有些人到了秦家渡找了些老百姓的衣服乔装打扮逃跑了。这场激烈的战斗,从早上十一点一直打到下午六点才结束。败仗后史肇周在保镖的搀扶下,趁着夜色往老荒岩方向逃窜。天快黑了,他们蜷缩在岩洞之中。第二天不到天亮,由亲信背着,从下昌卜往祠堂坝,坟堡过河到永和桃坝保长安保长家躲了起来。这次战斗是遵义地区三大战役之一,此后凤冈再也没有大的战斗。这次战斗共缴获战马30多匹,大量枪支弹药。俘虏了100多人。但这次战斗中我军牺牲了十一名战士其中包括连长白忠义和排长廖桂柱。为了凤冈人民的解放,他们在安村洒下了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人分别安葬在安村、盆脚岩。1989年3月凤冈县人民政府将牺牲烈士的遗体搬至青滩。2010年又规划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青滩小湾。</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军民鱼水显真情,史匪命丧水珍珠。</span></p><p> 安村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把老百姓的住处庭院打扫干净,把老百姓的水缸挑满水,吃的用的东西折价后将费用放在了显眼的地方。老百姓回来后看到纷纷撤退的解放军纷纷感谢。史肇周残部数人向共产党投降自首,交代了罪行,悔过自新要重新做人。少数人跟着史肇周逃往务川,最后史肇周的残部被我军击毙于务川的水珍珠。尸体运回凤冈体育场示众,至此三二八师蔡世康部被全部歼灭。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为安村之战牺牲的英雄们。他们将长眠于轿顶山脚下,为后人立下了永恒的历史丰碑!</p><p> 罗继伦老人在念到白连长和廖排长的名字时已经颤抖的说不出话,八十六岁的老人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作为一名群众对解放军多么炙热的情感啊!当他讲述完整个过程后,房间里陷入了一片沉寂,只听见雨滴敲打窗沿的滴答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p> <p>笔者王宁,1988年出生于吉林省桦甸市,中共党员,2016元月年至2020年五月任职于贵州省凤冈县石径乡青滩村党总支部书记。文中往事属罗继伦老人回忆亲口所述,为深刻描画当时战斗情景,诚挚缅怀英烈,部分情节为设想当时战斗情景略添色彩,谨以此敬忠骨埋他乡的十一位英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