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二十九天

见贤思齐

<h3>  2020年在建国71周年前夕,我有幸来到位于锦州西北20公里处的牤牛屯,参观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详细地观看了东北野战军解放锦州的历史图片和罗荣桓、刘亚楼居住的地方。</h3><h3> 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催令下,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带领下于1948年10月5日晚进驻牤牛屯,在牤牛屯共计待了29天。在这29天里,东北野战军林、罗、刘等首长指挥了辽沈战役中的所有大型战役,从锦州攻坚战开始,包括塔山阻击战,彰武新立屯阻击战、黑山大虎山阻击战、辽西围歼战、解放长春、解放沈阳、解放营口,辽沈战役中所包含的八大战役,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这29天可以说是东北野战军最辉煌的29天。</h3> <h3>  毛主席一锤定音。确定先打锦州,展开前所未有的大决战。</h3> <h3>  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催令下,东北野战军的林、罗、刘等首长带领指挥机关于1948年10月5日晚进驻锦州牤牛屯,牤牛屯就此成了大决战的前沿。</h3> <h3>  东北野战军的三位首长林、罗、刘,在进驻牤牛屯后,于10月7日和发动总攻的10月14日,两次登上锦州帽山前线观察所,观察锦州地形,布阵攻坚。(帽山是锦州城外的制高点,也称锦州的眼睛,站在制高点上可望锦州全城)</h3> <h3> 辽沈战役要图。</h3> <h3>  以下图片显示了当时在西柏坡的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紧密联系着牤牛屯。在这难忘的29天里,中央军委共发出166封电文。</h3> <h3> 中央军委对塔山阻击战的指示。</h3> <h3>  塔山阻击战中诞生了的塔山英雄团。这是塔山英雄团团旗。</h3> <h3>  锦州攻坚战时老百姓踊跃支援前线的场面。</h3> <h3>  运送军队和物资的列车。</h3> <h3>  这是笔者认真观看锦州攻坚战的有关照片</h3> <h3>  1948年10月14日上午11点我军开始向锦州发起总攻,到了15日晚上6点钟,经过31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攻克锦州,全歼敌军十万。</h3> <h3> 锦州解放,解放军入城。</h3> <h3> 中央军委对和平解放长春的指示。</h3> <h3>  锦州解放后,中央军委发给林、`罗、刘的辽西大会战的动员令。</h3> <h3>  中央军委电贺东北野战军在两个星期内获得锦州、辽西、长春三次大捷。</h3> <h3>  1948年11月2日中共中央电贺东北全境解放,并电告东北野战军分三路入关提前发起平津战役。林、罗、刘于11月2日离开锦州,在锦州前线指挥所待了29天。</h3> <h3>  这是笔者站在《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门前留影。</h3> <h3> 这是当时罗荣桓政委的住所。</h3> <h3> 这是当时的刘亚楼参谋长的住所。</h3> <h3> 这是当时通讯班住所。</h3> <h3>  我站在展厅外的广场上,站在庄严的党徽和入党誓词前,耳边好像回响着166个红色电波和解放锦州的枪炮声。再读着原锦州市文联主席,一级作家白雪生先生的散文诗《从西柏坡到牤牛屯》,不禁浮想联翩……。回顾西柏坡和牤牛屯的29个日日夜夜,更加感到我们的新中国是多么来之不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指挥,勇往直前。</h3><h3><br></h3><h3> </h3><h3> 附白雪生先生写的散文诗,《从西柏坡到牤牛屯》全文:</h3><h3> 据悉,自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驻西柏坡后为首攻锦州,决战东北前后发出了166封电报,于是在中央直接的电令下……</h3><h3> 秋声咽,军声咽,</h3><h3> 是谁,千里共架一弦月?</h3><h3> 最是西柏坡下,摇曳的一盏灯。</h3><h3> 披阅着牤牛屯里,二十九个失眠的夜。</h3><h3> 钟也迫切,情也迫切。</h3><h3><br></h3><h3> 叫不迭,声不歇,</h3><h3> 是谁,呼唤锦州犹啼血?</h3><h3> 最是西柏坡下,166封电报称奇绝。</h3><h3> 从而,英雄城头红旗猎。</h3><h3> 染红了新中国的第一个霜晨月!</h3><h3> 喜也炽烈,悲也炽烈。</h3><h3><br></h3><h3> 塔山叠,黑山削,</h3><h3> 塔山,以历史的高度诉说着听党指揮,决战决胜的必须。</h3><h3> 黑山,掏出血色的初心,</h3><h3> 告白着:东方,为什么红哟?战地黄花,为何香不绝?</h3><h3> 胜,也鉴戒,败,也鉴戒。</h3><h3><br></h3><h3> 孤城结,死城结。</h3><h3> 长春围城,凭着攻心战的超趆</h3><h3> 宣告着:赢天下之心者,是为大略。</h3><h3> 延安放飞的一只和平鸽,</h3><h3> 穿梭于两军对垒之间,叫仃了</h3><h3> 枪,也消歇,炮,也消歇。</h3><h3><br></h3><h3> 厉家截,营口劫, </h3><h3> 会战辽西,在破绽里破阵子,取大捷,</h3><h3> 从此,铺写了一卷战争经典的史与诗。</h3><h3> 且一时,多少豪杰……</h3><h3> 史,也是血,诗,也是血。</h3><h3><br></h3><h3> 冰融解,土瓦解,</h3><h3> 这一天,解放的辽沈大地,春色匆匆,迎刃解,</h3><h3> 这一天,解冻的黑土地,超前掀开了时代第一页。</h3><h3> 这一天的太阳红,预热了,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h3><h3> 这一天的軍号声,吹响了,奉命进关,万马千军从头趆!</h3><h3> 西柏坡与牤牛屯,166个红色电波,声犹在耳;</h3><h3> 牤牛屯与西柏坡,七十载的红色传奇,应该续写;</h3><h3> 七十载,英风安在?一个不离不弃的红色心结,</h3><h3> 七十载,我辈重来,一次找寻初心的红色之约。</h3><h3> 情,也依依,思,也切切……</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 </h3><h3><br></h3><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