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感悟,新解读,新征程——太原市2020年中研班9月培训纪实

何嘉秀

<p>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大地流金, 万物呼晴。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新学期伊始,2020年9月15号下午,基于钉钉直播平台,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孙静老师和李莹老师精心组织了本学期太原市高中英语第一次的中研班活动,聚焦高一新教材Unit1,Unit2的教学建议,以及新学期工作安排,逐步推进新教材的有效落实,为新教材的落地生根保驾护航。各市属学校的教研组长,高一全体教师等其他年级的老师积极参与了此次培训。会议由李莹老师主持。</p><p><br></p> <p>孙老师先为大家做了题为“新学期,新起点”的讲座。详细,细致地讲解了课标与教材的关系,课标是课程的灵魂,教材是肉体,教材就是课标的具体体现。为一线教师梳理,明确了课标,教材,课程的关系。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可供思考的方向。</p> <p>在暑期进行的新教材培训中,每一位一线新高一教师都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培训学习,但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作第一批“试水”的体验者,对新教材又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呢?</p> <p>来自太原市实验中学的张莹老师用小主人公孟浩的口吻,从一个高中新生的视角展开了对高中生活的探索和体验。从入学第一天的所见所感所想,梳理了记叙文日记的写作手法,故事发展线索,以及故事冲突的高潮,最后落脚到复述课文,仿写。同时张老师利用了外研社教研平台unischool,多模态学习词汇。第二课时的语法课又紧接着上一节课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谈图片发生的事,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真实的语境下学习语法,使用语法,感受语法,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第三课时听力也是以孟浩加入学校社团为入口,让学生基于真实感受读,听,说。并在此环节为最后的项目学习project做了交代。第四课时Developing ideas读后又引发学生完成思维导图mind map,同时为读后演讲做了铺垫。第五课时的写作关注到了日记的文体特点,以及细节的梳理词汇的铺垫。第六课时为功能项目表达。张老师给各位老师展示了学生制作的小册子。</p> <p>更值得一提的是,张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记录下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真实的心得体会。</p> <p>随后,孙静老师反馈了暑期作业并部署了本学期的下一步工作。孙老师对各个学校作业用“积极性,主动性,多样性,创新性”十二个字作了高度评价。</p> <p>孙老师从四个方面对暑期作业做了详尽细致地总结分享,以及本学期具体工作安排。</p> <p>尤其对大家关注的期中考试题型变化以及进度安排两个问题做了详细清晰地说明。</p> <p>最后,来自48中的樊彩萍老师阐述了她对Unit2单元整合思路,以及教学建议。</p> <p>樊老师先将整个单元做了系统线性的梳理,直观生动。接着分享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尤其谈到了,基于主题语境下的英语教育对全面育人的意义所在。</p> <p>新旧教材从知识技能核心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到以idea为中心主题意义引领意义探索的变化,是否对我们的课型有绝对的要求?这也体现了樊老师的大教材观。</p> <p>新教材在starting out 部分呈现出来的多模态语篇教学内容。新教材改革的方向,将英语还原最真实的语用。</p> <p>樊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以及大胆尝试以及背后的理论依据和思考。</p> <p>感谢孙老师李老师为大家组织的这次交流学习,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场关于教学研究,教学思路,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思考的饕餮大餐。正如樊老师在最后分享的那样,教师就是课程,教研就是科研,问题就是课题,教师就是研究者,我们一直在路上。</p>

老师

新教材

教学

教材

教师

太原市

本学期

新学期

以及

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