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庙沟籍同学在这里仅指1962年、1963年、 1964年入小学的庙沟学校学生。<br> 2020年9月由弓丽霞同学发起,与在呼的同学共同组织了这次三届部分小学同学的聚会。同学们从深圳、西安、北京、鄂尔多斯、集宁、武川相聚在家乡的首府呼和浩特。昔日的小学生,今日都已经是超六奔七的年龄。他(她)们离开家乡几十年,但是对家乡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晰。对家乡的感情还是那么深厚。<br> 记得村南的南沟、村北的笔架山;记得村东南方的园山子和村西南方的老虎山;记得南山春夏时的郁郁葱葱,深秋时的层林尽染。记得村西南的炮台,记得炮台下大水ba子,夏天是我们的的“游泳池”、冬天是我们的“溜冰场”……,记得我们村每年正月的旱船、九曲、社火。记得过时过节的晋剧、和焰火。更记得村里淳朴善良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h3> <h3> 庙沟同学聚会有感<br> —司建国<br>九月秋高照暖阳,青城处处百花香。<br>孔门弟子心相印,庙沟乡亲聚一堂。<br>漫步公园留靓影,酒楼把盏叙衷肠。<br>乡愁淡淡千杯少,文化传承引力强。</h3> <h3> 可爱的家乡庙沟。村东南方远远望见的是园山子。</h3> <h3> 村西南方看到的是老虎山。</h3> <h3> 从地图上看庙沟的位置</h3> <h3> 炮台—庙沟的标志性建筑</h3> <h3> 小时候向南一眼望去的景色</h3> <h3> 美丽的山村</h3> <h3> 多么熟悉的辘轳井</h3> <h3> 让我们想起初春的杏花、酸毛杏和秋天的“杏骨骨”</h3> <h3> 9月8日耿小铁从西安赶回。朋友小聚。</h3> <h3> 9月9日同学们在万达广场可可酒店报到。</h3> <h3> 一年级(1964年一年级)同学合影。 一年级同学名录<br>弓利霞,常秀峰,王玉花,王义英,周绍玲,周绍美,常香梅,郭水鹅,郭翠莲,周作旭,张香花,孙银花,孙明眼,郭玲玲,常牛小,刘贵元,常来威,常义通,孙二毛,韩福龙,司建国,史天明,耿金喜,冀果钱,孙胎河,周作富,祁果珍,贾旺小,杨文富,刘和尚,袁宝存,马素糕,杜狗生。34人。</h3> <h3> 二年级同学合影。<br> 二年级同学名录:<br> 常老再 刘秀斌 于彦斌 孙星明 郝爱平 孙俊英 常兰香 安二龙 王根新 朱有河 周威河 杜存金 常中亮 杜板头 贾花女 王俊生共16人。</h3> <h3> 三年级同学合影<br> 三年级同学名录:<br> 耿小铁 李永威 郭林梅 常美荣 王义敬 张录云 周承先 常秀娥 郭招娥 周作羡 孙老银 常万小 孙二喜 郑建忠 贾引弟 常三老虎</h3> <h3> 9月10日的活动从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广场开启。</h3> <h3> 一家子合影</h3> <h3> 二年级同学又一次合影,于彦斌、刘秀斌是从小学一年级直到高中毕业共计九年多的同班同学。</h3> <h3> 贺庙沟同学聚会<br> —司建国<br>青梅竹马戏乡关,少小无猜不吝悭。<br>携手摸鱼溪水畔,并肩采药上高山。<br>同窗七载时光美,日月三千只等闲。<br>鹤发翁妪重聚首,聊新叙旧尽开颜。</h3> <h3>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h3> <h3> 教师节快乐。参加聚会活动的曾经的老师们</h3> <h3> 刘秀斌为这次聚会发表祝词</h3> <h3> 耿小铁发表感言</h3> <h3> 李永威携夫人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3> 常美容回忆自己失学后,耿绥生老师多次做其父亲的工作,使自己重新回到学校。至今感激耿老师所做的劝导。感激老师的培养和教导。</h3> <h3> 于彦斌讲述对庙沟深深的印象。在之后几十年的梦境中出现的仍然是庙沟的情景。</h3> <h3> 郭林梅有备而来。作诗一首。<br>同窗一别几十载,今日相聚分外亲。<br>不论富贵与成败,举杯同饮情最真。<br>趣谈往事论当今,欢声笑语满堂飞。<br>灯光杯影映笑脸,依稀时光又重回。<br>深深祝福发心底,事事如意皆顺心。</h3> <h3> 司建国自创长篇顺口溜,夸赞我们的家乡。<br> 夸夸庙沟文化区<br>说了个山,道了个山,内蒙有个大后山。<br>大后山,地板子宽,金银满地数武川。<br><br>武川出的是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br>猪肉烩菜现炸糕,牛肉羊肉管肚饱。<br><br>吃饱喝足兴致高,骑上电驴子到处跑。<br>翻了个梁梁过了个洼,眨眼回到了庙沟家。<br><br>庙沟坐落在大山里,深山就把个俊鸟栖。<br>人人都夸我文化区,人才辈出打圪堆。<br><br>庙沟的古迹真不少,出门瞭见个金界壕。<br>财神庙,土地庙,两块石碑见分晓。1<br><br>庙沟开埠历史早,嘉庆年间立字号。<br>三义沟,人称道2,村名庙沟是大号。<br><br>庙沟教育历史长,清朝就立私塾房。<br>民国时期建完小,抗战烽火历风霜。<br><br>庙沟的老师素质高,教出个田彬大文豪。<br>教书巨匠周作宇,北京师大当博导。<br><br>庙沟的家长觉悟高,耕读传家第一条。<br>望子成龙女成凤,供书不怕累断腰。<br><br>庙沟的子弟尽好好,攻关敢闯独木桥。<br>女娇悬发锥刺股,男宝负薪挎书包。<br><br>庙沟的文化氛围好,剧团社火真热闹。<br>大年五天戏三天,正月十五闹元宵。<br><br>庙沟民淳风气好,知书识礼乐淘淘。<br>尊老爱幼邻里睦,勤劳致富干劲高。<br><br>庙沟的环境卫生好,街道整齐路灯照。<br>人有厕所猪有圈,粪堆也要勤打扫。<br><br>庙沟山水生态好,蓝天绿地不用描。<br>井水甘甜空气清,矿藏药材尽是宝。<br><br>庙沟的美食世上少,庙沟的美女迷人倒。<br>庙沟的莜面碌碡湾的糕,榆树店的闺女不用挑。<br><br>庙沟的山来庙沟的水,文化铸魂人更美。<br>要识庐山真面目,人间仙境走一回。<br><br>注1庙沟村有百代流芳,完善同归石碑两通,记载了建庙布施人员和字号名单,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有价值。<br>注2庙沟初建时称三义沟。<br><br></h3> <h3> 张俊生、常美荣夫妇表达这次相聚的喜悦。希望下次的相聚同学们都能带着另一半参加。并邀请同学们去深圳做客。</h3> <h3> 9月9日。常牛小在报到的晚宴上献歌《敬爱的毛主席》。纪念毛主席逝世44周年。</h3> <h3> 葡萄子深情演唱《陪你一起看草原》</h3> <h3> 二娥与大家一起分享40年来在呼市打拼的经历和感受。</h3> <h3> 永威媳妇演唱《西口情》</h3> <h3> 男女声合唱《敖包相会》</h3> <h3> 男女声合唱《一对对鸳鸯水上漂》</h3> <h3> 刘贵元即兴演唱《祝酒歌》。</h3> <h3> 老家莜面记忆深<br> —司建国<br>内蒙武川庙沟村,山高水清物产丰。<br>珍馐美味无其数,莜面特产最有名。<br>未曾揭笼十里香,曾经惊动华国锋。<br>百吃不厌人人爱,问候不用细打听。<br>一方水土一方人,酒香不怕巷子深。<br>土房柴扉农家院,菜园棚圈连粮囤。<br>家中摆着红躺柜,山墙一溜米面瓮。<br>切刀案板粗瓷碗,铁锅竹笼镜拼拼。<br>日上三竿天不早,烧水和面动厨工。<br>人好人赖全看心,莜面好赖全说精。<br>五味俱全盐唱红,茶饭好赖看女人。<br>现纳白菜家做醋,勺头油炝扎蒙蒙。<br>山药丝丝姑姑英,耍水盐汤瞪眼清。<br>油炸辣椒紫皮蒜,小葱芫荽碎纷纷。<br>带刺黄瓜刚离蔓,七寸豆角待抽筋。<br>凉拌茄子一色紫,新割韭菜现针针。<br>妈妈生来厨艺精,蒸煮汆烙样样通。<br>姐姐家传有灵性,手搓鱼鱼赛飞龙。<br>嫂嫂学艺长慧心,窝窝卷成圪筒筒。<br>大娘窜门逞日能,抹刨扎子快如风。<br>上门客人二妗妗,饸饹练就绝世功。<br>苦菜囤囤我最爱,清热泻火还养生。<br>二股风匣拉得猛,霎时就把莜面蒸。<br>红柳干柴火焰硬,急火爆蒸七八分。<br>出笼莜面烩酸菜,炕上刮起龙卷风。<br>饭后一碗子母水,原汤原食汗津津。<br>放下筷子抹抹嘴,拍拍肚皮打饱声。</h3> <h3> 9月12日部分女同学又一次相约在一起。继续着同学聚会的喜悦。</h3> <h3>参加聚会同学电话号码 希望常联系<br>于彦斌13947138996 郭林梅13171053898<br>常美云13947153191 常老再15547101557<br>李永威13381283075 刘贵元13190814784<br>弓利霞13848134528 耿小铁15648964308<br>韩福龙13347110775 白俊生13847114383<br>常秀峰18647798419 刘秀斌13624813368<br>周绍美15124738713 司建国18847104156<br>常牛小15947112925 王义敬13674744970<br>史天明13847142748 张俊生13948916255</h3> <h3> 聚会暂告一段落,这只是刚刚开始。愿我们常聚,再多一些人相聚。带我们的另一半,带我们的第三代人相聚。更期盼再一次回到家乡—庙沟相聚。</h3> <h3>(美篇中庙沟村的照片大多出自我的同学、庙沟家乡人张勇刚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