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诗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静中生慧,创建班级安静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h3><h3></h3><h3></h3> <h3> 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学生有时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学习。比如在自习课或静阅读时,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效率才会高。一个班级是否有安静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衡量一个班班风、学风的试金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安静习惯,营造班级安静的学习氛围呢?<br></h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h3> 所谓“知为先、行为后”。学校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习成长,打造了一系列“静文化”常规量化细则,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让孩子有章可寻,有法可依。班主任也通过班会民主讨论制订班规,引导孩子向好的、对的方向努力。比如:静心阅读,安静用餐,静进静出等。</h3> 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h3> 有道是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此,作为老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在学生违反纪律时不要大声呵斥学生,做一些安静手势的动作让学生安静下来;静阅读时间老师也要和孩子一样做到安静等,在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h3> <h3> 教师还要勤于督促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奖惩制度。平时发现吵闹的学生时,用正确的态度、平静的语气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使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的安静行为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安静行为习惯。</h3> 强化训练,百炼成钢 <h3>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就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积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百说不如一练,百炼成钢。班级安静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平常的训练。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反复抓、勤督促,循序渐进。如:上课学会倾听的训练、安静写字的训练等。</h3> 激励机制,树立榜样 <h3></h3><h3> 在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促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班主任要培养班干部带头,小组长监督,并定期地进行奖励,有计划有规律地从每天评比到每周到每月。在榜样的召下,促进了学生的安静行为习惯的养成。<br></h3> 开展活动,以点带面 <h3> 通过各项活动,切实打造安静的班级氛围。比如“大喇叭关起来”、“争当安静小标兵”等;在廊道张贴“安静”的宣传海报与教室“安静”的主题板报相配合,努力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此外,各班积极利用班会开展宣传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将安静教室、文明课间与班级规定、小组管理相结合。</h3> <h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求教师有一种敢干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让学生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中奋发图强,载梦远航!</h3> <h3>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德育处</h3><h3>撰稿:黄少芬 刘霞金</h3><h3>摄影:2017级班主任团队</h3><h3>编辑:黄少芬 刘霞金</h3><h3>核对:许惠萍 黄丽丹</h3><h3>责任编辑:黄平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