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 ⭐️⭐️⭐️</p><p> </p><p> </p><p><br></p><p> 按:距去年初冬时节重返特务连营地(水冶)虽然己快一年了,但4O年后重返连队营区时那激荡与崇敬之情至今难以释怀,特将连队营区内房屋照片制成《美篇》,以提供给连队各地战友节日期间分享。</p><p><br></p><p><br></p><p><br></p> <p> 🔵 本美篇图文不代表任何方面观点,部分战友合影图片主要选自2O14年和2O19年特务连战友南宁聚会,编辑不分排名,顺序随机。</p> <p><br></p><p><br></p><p><br></p><p><br></p><p><br></p><p>📽📽📽 📽📽📽</p><p><br></p><p><br></p> <p><br></p><p><br></p><p><br></p><p><br></p><p><br></p><p> ♥️ ♥️ ♥️</p> <p> </p><p><br></p><p><br></p><p><br></p><p> </p><p><br></p><p><br></p><p> 安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因发现甲骨文而震惊世界,又因红旗渠精神发祥而闻名,而陆军162师所属各团分布在其周边,更让我们倍感亲切。</p> <p> </p><p><br></p><p><br></p><p><br></p><p> 我们的连队一一特务连隶属于陆军162师486团,营区在安阳水冶镇许家沟乡,这里属于太行山地区,驻地附近方圆几十公里都是寸草不生的土山包,粮食以玉米、高粮为主,在当时生活相对比较艰苦,因此,多年在战士中流传一个雅号:“夹皮沟”。去年11月,我与部分战友来到了许家沟,再一次踏进了特务连的营区,再一次扑进了486团的怀抱。</p> <p> </p><p><br></p><p><br></p><p> 这是阔别整整4O年后,重新回到我思念的地方,之所以对这里情有独钟,源于那是我们人生真正起步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认知了社会、认知了生活、也认知了自己,在这里,我们开启了通往人生世界的大门。</p> <p> </p><p><br></p><p><br></p><p><br></p><p> 486团 特务连是1969年从云南移防至这里的,直到上世纪9O年代初,连队随团部迁往异地,虽然营区己人去楼空(所有建筑是全团所属连队保存最完整,维护效果最人好的),但仍挡不住我们对营区的钟爱,隔不断我们对连队的眷恋。</p><p> 还是围着连队营房及周边转一转吧。</p><p><br></p><p><br></p> <p> </p><p><br></p><p><br></p><p><br></p><p> 这是进入连队前的三岔路口,前方是三营(高机连)方向,左转是通往团部的道路,右转是营区通往外部的道路(右侧为团后勤处)</p><p><br></p><p><br></p> <p> 这是团后勤处</p> <p> </p><p> 这是进入特务连的道路</p> <p> 这是侦察排战士宿舍</p> <p><br></p><p><br></p><p> 这是警卫排战士宿舍</p> <p> 1979年5月河南省慰问团在486团召开“庆功大会”时的主席台(图片上方建筑物为连队警卫排与侦察排营房)</p> <p> </p><p><br></p><p> 这面墙原是连队军械室(当初开有两扇门)</p> <p><br></p><p><br></p><p><br></p><p> 这是当年军械室模样</p> <p> </p><p><br></p><p> 这是工兵排战士宿舍</p> <p><br></p><p><br></p><p><br></p><p> 这是连队食堂</p> <p> </p><p><br></p><p> 这是特务连连部</p> <p> </p><p><br></p><p> (连部)平房前原有盥洗池</p> <p> </p><p><br></p><p> 这是连部平房内廊</p> <p><br></p><p><br></p><p> 这是连长、指导员工作生活室</p> <p> </p><p><br></p><p> 从左至右的门窗依次为副连长、副指导员、司务长及“五大员”宿舍</p> <p> </p><p><br></p><p> 这是“五大员”宿舍内场景</p> <p> </p><p><br></p><p> 这是2O14年连部图片(党中选摄)</p> <p> </p><p><br></p><p> 这是从连部看到的连队营区</p> <p> </p> <p> </p><p><br></p><p> 这是连队通往团部的道路</p> <p> </p><p> 这是486团地标式建筑一大礼堂</p> <p> 这是吴启华、陈学礼、刘建军三战友在大礼堂前合影</p> <p>. 这是在大礼堂前留影(摄于198O年)</p> <p> 这是在大礼堂前留影(摄于Ⅰ98O年)</p> <p><br></p><p><br></p><p> 这天正遇上二营一些老战友回访营地在大礼堂前留影。</p> <p> </p><p><br></p><p> 这是团部大操场</p> <p> 1979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大操场隆重举行“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庆功大会”</p> <p> 我团战士于1979年5月在大操场热烈欢迎河南省慰问团(图片右上方为操场旁边的“军人服务社”)</p> <p> 吴启华与刘建军两战友在大操场宣传栏旁留影(摄于1981年)</p> <p> </p><p><br></p><p> 这是进入团司令部的必经之路(当初左侧有一碉堡式哨位)</p> <p> </p><p><br></p><p> 这是团作训股、通信股、军务股以及机要股工作区</p> <p> </p><p><br></p><p> 这是团部招待所</p> <p> </p><p><br></p><p> 这是团司令部食堂餐厅</p> <p> </p><p><br></p><p> 这是从外部看到的团司令部</p> <p> </p><p><br></p><p> 这是团政治处组织股办公区</p> <p> </p><p><br></p><p> 这是团政治处宣传股办公区</p> <p> </p><p> 这是从外部看到的团政治处(含军需)</p> <p> </p><p> 这是当年团浴室所在地(2O14年党中选摄)</p> <p> 王保军、王汉江、刘建军三战友在浴池前的水库边留影(摄于1979年)</p> <p> </p><p><br></p><p><br></p><p> 🔴 🔴 🔴</p><p><br></p><p> 这是一所学校,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青年,这是一座熔炉,锻造了一个个栋梁之材,当年展示了保家卫国的风貌,如今展现着复兴中华的风采</p> <p> </p><p><br></p><p><br></p><p><br></p><p> 谈及风采,还是为我们特务连将士独特的风采点赞吧。</p><p> 我们是坚强的团队,我们是自豪的一代,浩浩江水流淌着我们金色的年华,巍巍群山见证着我们脚步的豪迈。 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无怨无悔,为了强大的祖国,我的痴心不改。一年年,一代代,忠诚爱党是我们的风采</p><p> 我们是坚強的团队,我们是自豪的一代。襟怀坦诚是我们的本色, 报效祖国是我们的挚爱。我们努力追逐梦想,我们面向灿烂的未来。一年年,一代代,不忘初心是我们的风采</p> <p><br></p><p><br></p><p> 风 采 🚩🚩🚩</p> <p> </p><p><br></p><p><br></p><p><br></p><p>🎖🎖🎖</p><p> 沐浴着冬日里的阳光,吸允着着军营里的空气,我仔细的端详着营区里的一砖一瓦,专注环视着驻地旁边的一草一木,年轮的风雨没有撼动她的庄严与神圣,岁月的刀痕没有剥蚀她的朴素与温情,3O多年的光景中,这里走出了不计其数的战友,但“铁打”的营房依旧傲然挺立,她就是一座灯塔,向日月展示着军人的风采,她就是一座丰碑,向大地陈述着战士们杰出的业绩。</p><p> 再见吧,我的连队</p><p> 再见吧,我的营房</p> <p><br></p><p><br></p><p> </p><p><br></p><p> 致敬!永远的军营,永远的特务连!</p> <p><br></p><p><br></p><p><br></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br></p><p><br></p><p><br></p><p><br></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