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 行摄大西北之一

上海新哥

<div>出发啦!<br></div> 此次的行程图 坐飞机当然不能错过舷窗外美景。 西宁曹家堡机场 <p>车窗抓拍-</p><p>青海等藏民聚居地,素来有风吹草地现牛羊之说。现在草地都不长那么高了,所以,无需风吹牛羊已现。</p> <p>达坂山-</p><p>(达坂:蒙语,意为山口,山岭)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达坂山海拔3940米,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达坂垭口延至阴坡三公里,冬春雪拥冰横,常遇雪崩冰坍,凶险难行。民歌曰:“千难万险的鬼门关,难不过雪天里的达坂”。</p> <p>由于是行程的第一天,还没有适应高海拔地带的低氧环境,观景,走路时有点站立不稳,像是喝醉了酒。走路稍稍快了点,心跳加速,有人调侃,这种感觉,像是第一次见到女朋友。</p> <p>经幡-</p><p>通常有蓝白红绿黄五色,蓝幡代表天空,白幡代表白云,红幡代表火焰,绿幡代表绿水,黄幡代表土地。颜色和排列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p><p>经幡的意义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p> 观景台管理的还是比较好的,旅游设施一应俱全,商业化味道也浓。 小商贩 <p>这是个厕所,建筑很有民族特色,看上去像是某个官吏的寢房,可惜内里不敢恭维。</p> <p>晚上入住祁连县,吃了饭没事,上酒店顶楼阳台看风景。祁连县虽为小县城,但街道干净整洁。</p> <p>卓尔山-</p><p>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p><p>今天早起,拍摄日出,天还没亮,就到了景区,售票厅还没开门。进入景区还要往上爬,有木栈道,修得结实美观,到第一个观景台大约6点,时间有点晚,日出时间约6点40分。</p> 此时太阳还没升起,路上车轨影影绰绰。<br> <p>栈道不是一直往上,每走大概一两百个台阶,就是一个观景平台,可以休息、拍拍照。</p> 卓尔山烽火台 <p>站在卓尔山制高点烽火台,视野很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p> 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 阳光给丹霞涂上了一抹金色。 丹霞在阳光的沐浴下,散发着金属般的光泽。 已至八月中旬,还能看到油菜花。 景区入口,出来的时候拍摄,来的时候天还没亮。 青海部分高速路得吐槽一下,驱车几个小时基本没有服务区,有的就是这种简易旅游驿站。一块牌子,没有休息处,只有一个小厕所,还是私人办的,要收费。 <p>途径刚察县吃午饭,尽管是小县城,人也不多,但街道干干净净。</p> <p>街边停着出租车。摩托车载着一家三口,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井然有序。</p> <p>天空一号-</p><p>茶卡天空壹号景区是2015年经乌兰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由青海茶卡天空壹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莫河盐场区域,茶卡盐湖的东部,乌兰县茶卡镇巴里河滩村漠河盐场所在地,曾经是一处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景区里面还能见到盐场工房,采盐作业场地。</p> 驼峰广场-进入景区,就是驼峰广场,两边都是商店,售卖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特产。 平时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我们到的早,又逢雨天,广场显得较为冷清,除了我们几个,几乎无人。 <p>天空之镜</p> <p>一点红</p> <p>有朋友在放飞无人机</p><p>来青海,先买无人机,这是我来到青海的第一的感受。</p> 晚上在景区内入住蒙古大营小木屋星空房。<br> 由于天空变脸,星空银河,星轨拍摄计划落空,遗憾错过美景。 <p>雨中的盐湖-</p><p>茶卡“天空壹号”景区规划总面积14.19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6.2亿元,目前已完成大部分。</p><p>景区在空间布局上,分为入口形象展示、旅游综合服务、青盐文化感受、湿地观光以及创意文化等五个功能和体验区域。</p><p>天空一号景区虽然完成了大部分,但游园体验并不完美,过几年去应该更好,不过,到时你的荷包得准备的鼓一点。</p> 以下三图2017年摄于茶卡盐湖 <p>茶卡盐湖-</p><p>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有天空之境的美称,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p><p>茶卡盐湖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00米,长15.8公里,宽9.2公里,呈椭圆形。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湖水面积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p> <p>玛尼堆-</p><p>西藏及青海云南等藏民聚居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p> 盐的结晶体 茶卡盐湖与天空一号两个景区仅相距20公里,也可以说是茶卡盐湖区的两个姊妹景区。 <p>雅丹地貌,魔鬼城-</p><p>雅丹地貌最早是指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p><p>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与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p> <p>你看,人在大自然中显得多么渺小。</p><p>征服大自然,我觉得是一句无脑的话。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的活动,应尽量不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p> <p>雅丹魔鬼城的规模和形态,远远超出了辞书中所定义的“雅丹地貌”的规模和形态,其个体和整体规模之大,形态之奇异实属举世罕见。</p> 其高度,低的四五米,高的有二三十米,长宽由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 <p>可惜俺没有小灰机,如果从空中看,更为壮观,但我置身其中,虽然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已是十分震撼、印象深刻。</p> 小帅锅跳了老高了 <p>离水上雅丹越来越近了,此地在高处俯瞰,已经能看到了水上雅丹的概貌。</p> <p>这里的路段属于G315国道,虽然没有G315的“火星一号公路”(953-954公里-冷湖镇)震撼,但已经足够。</p><p><br></p> <div>G315,网红路段U形公路,现在上了热搜,并不是因为那里的公路上了天,而是因为许多游客在公路打卡拍照,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已经造成了8起交通事故了。这样拍照打卡,车还怎么开?(图片摘自网络)</div><div>我们途径此地,没有停车下来拍摄。<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p>水上雅丹-</p><p>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历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和时空苍变,孕育和形成一片世界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群落,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八仙、俄博梁地区。乌素特雅丹位于南八仙雅丹群之中,区域内雅丹土丘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雅丹形态丰富多姿,遍布于湖泊之中,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处水上雅丹景观。</p> <p>景区唯一的大酒店,基本订不到房。</p><p>后面有当初建造时的照片。</p> <p>乌素特雅丹西临一里坪,东连马海,在大柴旦行委以西约240公里的东台吉乃尔湖和西台吉乃尔湖之间的鸭湖,这里本来没有水,有年山洪暴发,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形成了水上雅丹地貌。这是一说</p> <p>大多数人都知道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甘肃敦煌地区以及新疆地区,而水上雅丹却不知道分布在哪,甚至听都没听过,近年来水上雅丹已逐渐被人们熟知。</p><p>这些水都是来自昆仑山的雪融化而成,因时间的变迁,使得旱地雅丹旁的吉乃尔湖水位上升,随着时间推移,就把比较矮的雅丹群给淹没了,从而形成了湖泊与小土丘结合在一块的奇观。这又是一说</p> 晚上入住景区内的房车营地。 这里也是星空,银河的绝佳拍摄地。 <p>当地日落时间比较晚,约8点三刻,天气不错,晚饭后,10点钟,拿上器材,拍摄星空银河,找了个离住地很近的位置,地方挺不错的,走过去也就10来分钟。这是我见到的最美星空,银河肉眼清晰可见,漫天繁星,仿佛伸手可触。</p> <p>晚上有点累了,星轨只拍了十几张,凑活着看吧。</p> <p>早上5点半起床,虽然昨晚拍星空睡得晚,但睡眠质量不错,6点出门拍日出,也在房车营地附近,天气很冷,羽绒服上身,过一会,鼻涕一把,手都有点冻僵了,估计气温也就2-3度左右。</p> <p>一到春秋季节,成群的水鸟和野鸭,或翱翔在湛蓝的天空中,或戏水在微光波映的湖水里,或在雅丹之上奔跑追逐,因此,这里被当地人称为鸭湖,又被游客们称作“百鸟千岛湖”。</p> 日出时分的水上雅丹,披上了金装。 <p>水上雅丹地貌群在这个角度看着就好似舰队里的一艘艘战舰正在整装待发,外出远征,气势十分宏伟。</p> <p>由于水上雅丹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以前没有把它作为旅游景区去大力开发,所以这一片地方可以说难得的一片“净土”没有任何商业化,也正是这一点没有直接到达水上雅丹的交通工具只能通过自驾游的方式边走边玩到达水上雅丹。</p><p>以上这段话针对几年前来讲比较确切,那时只有一个景点。现在这里已经高度商业化,景点深度开发,有小火车带你去逛遍多个景点,还开发了沙漠骆驼游,骑马,越野摩托,游船,水上摩托艇等项目。</p> <p>这些都是作为商业旅游项目,给当地带来应有的收入,也使景区维护,保持生态的资金有了着落。但愿不要过度开发,商业化淹没了原生态。</p> <p>近年来水位还在一直上升中,现在的水位高了很多。这次去,一直在寻找我以前去的景点,始终没找到,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地貌景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至于认不出了。</p> 以下六图为2017年拍摄 <p>回家拿出前后的照片比对,图中明显可见,同一景点的水位高低。亦或是潮涨潮落?不得而知。</p><p>与上一张图比对。</p> <div><br></div> 这是乌素特雅丹大酒店2017年建造初期的景象,从照片可以看到,当初的水上雅丹地区,多么的荒凉,袅无人烟。 <p>留个影。</p><p>青海之行开始的精彩,后面还会一如既往吗?请继续关注我的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