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陈赓大将长子陈知非逝世

傲雪

<p>  2020年9月13日22时52分,原航天工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离休干部陈知非同志(陈赓大将长子,享受国家津贴待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在此,作为他的湘乡老乡,向老前辈表示沉痛哀悼,祝他一路走好!</p><p><br></p><p>陈知非与妈妈王根英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与父亲阔别13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据了解,陈知非1929年生于上海,是陈赓与王根英唯一的儿子。作为陈赓大将的长子,陈知非也是父亲唯一不穿军装的儿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于父母都忙于革命事业,陈知非从小就没有机会接触父母,尤其是1933年母亲王根英被捕后,陈知非就一直跟随外婆、舅舅一家生活,由于家境贫困,陈知非童年时当过报童,后又进入工厂做工,从小饱受苦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他对于父母的印象几乎是空白的,对他们的了解基本源于别人的讲述。对于父亲的了解,陈知非多是从姥姥和舅舅那听到的,由于很少见到父亲,陈知非甚至一度认为父亲并不爱他。直到有一次,舅舅将他特意打扮一新,带他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说是父亲想念他,特寄钱来要舅舅寄张相片去,他才真切地感觉到父亲对他的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直到1946年,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才把他接到身边,真正开始了与父亲在一起的生活,至此他与父亲已经阔别13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与父亲的美好回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于十几年的分别,陈赓对陈知非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尤其对他的前途更加上心。陈赓认为抗战即将胜利,祖国更需要大批建设人才,因此建议他学工,因此陈知非进入了当时地处山西长治的北方大学(现北京工业学院前身)就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久,陈赓也赴延安到中央党校学习,当时,陈赓常教诲他,学习就像打仗一样要有牢固的工事和良好的装备,并鼓励他在勤字上下功夫。在父亲的激励下,陈知非对学习如饥似渴。而这段经历,后来也成为了陈知非与父亲距离最近的时期,也是最美好的回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52年,陈知非毕业后先后在长春一汽厂、中国航天部等工作,所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处一流水平,退休时为教授级高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此外,陈知非曾表示父亲留给他最大的影响,是教会他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甘当人民公仆。他坦言,在父亲那儿,从来没有得到过半点特权。在当时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厂后,他心里很不情愿,多次写信给父亲要求调回。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并强调不管在哪里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父亲的一身正气影响了他的一生。</p><p><br></p> <p>  陈赓,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武将世家,他的祖父是湘军的将领。1922年,年仅19岁的陈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年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现在是我和陈赓侄子陈跃鹏教授,侄媳叶曙光教授所住在的军校地址)此后,他义无反顾的投身于革命战争当中。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诸多战役,战功赫赫。</p><p>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之一),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一枚。之后,陈赓先后任中共第8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p><p><br></p><p>陈赓大将</p> <p>陈赓和傅涯</p> <p>  陈赓大将一生中一共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叫做王根英,陈赓对王根英一见钟情,后二人互生情意。可惜天妒红颜,1939年王根英遭到日军突袭壮烈牺牲,年仅33岁。第二任妻子叫傅涯,伴他走完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p><p>陈知非,陈赓大将一生中一共有四个孩子,长子陈知非是和第一任妻子王根英所生。 另外的三子一女,都是由傅涯所生,他们分别是次子陈知建、女儿陈知进、三子陈知庶、四子陈知涯。</p><p><br></p><p> 长子陈知非,1929年出生于上海。1952年,23岁的陈知非毕业于华北大学。毕业后,陈知非在长春一汽厂工作,后来又调到了中国航天部工作,为航天部高级工程师。</p> <p>  次子陈知建,1945年出生于湖南湘乡,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导弹工程系。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中国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参谋长兼步兵120团团长,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总参军务部兵员局、第二编制局局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p> <p>  女儿陈知进,1950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33岁的陈知进获得了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麻醉学硕士学位,现任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p> <p>  三子陈知庶,1954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15岁的陈知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004年11月至2014年3月历任甘肃省军区司令员、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少将军衔。</p> <p>  小儿子陈知涯,1959出生于北京。现任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少将军衔。</p> <p>二弟陈知庶将军说:</p><p><br></p><p> 惊闻大哥不幸逝世。没想到他送给孩子的图书连环画竟成了永久的遗作,仅代表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和全国107万红军小战士。向他致敬。并表示沉痛的哀悼。</p><p>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秘书长方强及罗箭,万晓援,兰晓军,杨英,葛晶晶</p><p><br></p><p> 2020年9月14日,于温州</p> <p>弟媳叶曙光教授说:</p><p>陈知非在八机局工作时搞地对空导弹,经常要到基地做试验,除了住招待所便是住我家,还经常通过专列给我们从上海运来大米,大白兔和牛奶糖。他人很朴实,又很善谈。常常跟我们回忆小时旳艰苦生活。他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拒绝当官,会画画,晩年在家一有空闲就画画,能活到92岁也是高寿了。太熟悉的人走了,脑子里便是满满的回忆和不舍。我们这个年纪亲人和朋友都在不断的减员难免会觉得越活越没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