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兵56团5营历史上的两次奇遇

清极不知寒

<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双河之歌】 ——</p><p class="ql-block">作词:王雅林 作曲:明树辉</p><p class="ql-block">演唱:李永刚 手风琴:武长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兵56团5营历史上的两次奇遇</p><p class="ql-block"> 56团5营的前身就是当年甘南县100余个山东移民村中的三个村子;56团5营的今身却是北京市在黑龙江省的一块飞地,是北京司法队伍中的一员,乌鸡变成了彩凤凰,这一巨变缘自历史上的两次奇遇。</p><p class="ql-block"> 龙兵56团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双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东经120度38分至57分和北纬47度41分至48度01分之间。北倚大兴安岭,南临嫩江,属冲击性平原,阿伦河、音河,从双河农场东、西两侧流过,地下水质优良,资源丰富。双河辖区总面积380平方公里,土地平坦、肥沃,盛产优质水稻、玉米、大豆,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 这片土地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甘南县城周围广袤荒野的一小部分,冬季白雪皑皑,一望无垠,冒烟雪肆虐,风舞银蛇,原驰蜡象。当春风轻拂,万物复苏,风吹绿草绵绵向远方的时节,群鸟飞舞,百灵纵情歌唱,清澈的河水轻轻流过,波澜不惊。鱼儿自由自在的游过,时而鱼翔浅底,时而翻动着浪花。绿头鸭、灰鹤在浅水中戏弄着鱼虾。岸边一丛一丛的马兰花随风摆动,绵绵延长向天边,黄花微微点头招手笑,勺药花轻轻摇曳,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开向草原深处,草原深处遍布着不知名的野花。野兔竖起两个前肢,站在草丛里向外探望着,狍子成群结队漫无目标的游荡,天空中鸿雁飞翔,十几只或几十只一群的老鵏在草原上时而奔跑时而漫步。柳丛里、榆树下狐狸和狼在窥视着草原。碱草,五花草,小叶樟、黄瓜香遍布茫茫荒野,大自然的美丽美醉了这片纯洁的土地。八九月间音阿两河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河水肆虐,灌满了草原,白茫茫一片犹如汪洋大海。河水冲击着两岸,使这浩瀚无垠的土地黑油油的,抓一把在手里,仿佛都在滴着油,插一个枯技就能长出翠柳婀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56年春,山东省临沂地区(沂蒙革命老区)所属的临沂、费县、平邑、东平等县的部分乡村干部、复转军人、贫农社员,响应党和政府关于“移民开垦北大荒建设边疆”的号召。采取自愿报名,政府批准原则,以区为单位组成一个“垦荒团”到黑龙江省甘南县,每一个“垦荒团”建一个村,当时甘南县共建移民村100多个,后期因水灾,合并了地势低洼的村子。如今只剩下90多个村,这些新建村分别是“甘”字号,“巨”字号,“长”字号,如长山;“中”字号,如中兴;期中的“兴”字号就来到了音河东岸至阿伦河西岸,兴隆泉以南这片荒野上,相距八里路远在大地上钉一块牌子就是村庄,移民挖地窨子,搭草架子就当房,人拉梨,镐翻地,建起了兴一村至兴十六村。</p><p class="ql-block"> 1959年,黑龙江省农业厅决定在省内建8个畜牧场,由黑龙江省测绘局派人,派飞机在阿伦河、音河区域进行考察,经半年的勘察,把阿伦河畜牧场的场址及范围定了下来,大体是东至阿伦河,西至音河,南至兴十二村,北至兴三村。1960年3月12日。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厅的阿伦河畜牧场正式成立,做为东北细毛羊基地,场长王文化,书记何奎。当时的3个移民村兴二,兴八,兴九划入场内,改编为3个分场,更名为辽原分场、平原分场、草原分场,场部设在兴八村。从红色草原牧场调进二千来只东北细毛羊,开始了东北细毛羊的繁育饲养。据说兴八是当时音河乡乡政府所在地,建了畜牧场把乡政府搬到了兴三村,乡里的工作人员和一些与乡政府靠的近的农民都去了兴三村,还有一些农民不习惯畜牧场的工作,纷纷去了周边的兴十二村、兴十三村和兴十四村。阿伦河畜牧场经过四年的开垦建设拥有了七个生产队,五万多亩耕地和十四五万亩草原,一直扩建到了阿伦河畔。1963年12年黑龙江省将阿伦河畜牧场划归查哈阳农场局领导,1968年组建为生产建设兵团五十五团十一营,1969年6月,兵团五师决定将其划归五十六团,编为七营,1971年6月,营缩编后改为五营。</p><p class="ql-block"> 若不是建立畜牧场选中了兴二村、兴八村和兴九村(就是后来的24连、23连、26连),那他们和其他兴字号移民村一样,始终是人民公社。若是黑龙江省把阿伦河畜牧场划归给甘南县而不是查哈阳农场局,他们也进不了农垦系统,就不会组建到兵团序列当中,而划归给56团。成立阿伦河畜牧场后划规农场局是他们第一次奇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6团是黑龙江省公安厅嫩江劳改分局1956年夏所建,当时,拟在甘南县东南部音河、阿伦河尾闾草地上组建3个劳改农场,即敖宝山农场(阿伦河东)、阿伦河农场(现在的十一队)、音河农场(现在的一队)。首批建场人员5月22日从齐齐哈尔市起程,由薄自会带队,干部3人,公安战士12人,犯人40名,雇4辆马车拉行里,人步行,24日上午踏上这一望无际的荒原,拉开了建场的序幕。当时没有房屋,犯人住临时搭的大车棚里,四周埋上木桩,拉上铁丝,晚上四周挂上提灯照明,公安战士站岗监视。只不过由于当年雨量大,阿伦河、音河两河河水出槽,草原一片汪洋,给建场开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省公安厅决定停建敖宝山农场,阿伦河农场并入音河农场。</p><p class="ql-block"> 1964年9月北京市公安五处接收,定名为北京市地方国营音河农场,1966年8月交给黑龙江省公安厅,称之为黑龙江省地方国营音河农场。1968年11月划归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成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6团。1969年6月,兵团五师决定将55团11营(原阿伦河畜牧场)划归五十六团,编为七营,1971年6月,营缩编后改为五营。</p><p class="ql-block"> 1976年组建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时,黑龙江省委根据兵团时期阿伦河畜牧场并入音河农场这一历史,把56团命名为双河农场,5月25日正式改称黑龙江省双河农场。</p><p class="ql-block"> 1981年秋,根据北京市委常委会1981年9月18日《关于收回双河农场的决定》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移交双河农场的通知》。北京市劳改局将文革前交给黑龙江省的双河农场(原音河农场)收回。</p><p class="ql-block"> 兵团时期并入双河农场的老五营顺理成章的跟随双河归属了北京市,第二次奇遇使移民村完成了最后一次兑变而成为了北京市最远的飞地。</p><p class="ql-block"> 垦荒人用数十年的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勇于拼搏的气概凝结了忠诚厚重,无怨无悔,勇于探索,励精图治的双河精神。</p><p class="ql-block">这真是:</p><p class="ql-block">沂蒙男儿志向远,</p><p class="ql-block">百团奔赴北大荒。</p><p class="ql-block">越过长城山海关,</p><p class="ql-block">跨过嫩江向北方。</p><p class="ql-block">腿踏荒原数星斗,</p><p class="ql-block">开垦良田建设边疆。</p><p class="ql-block">茫茫荒原肥沃的土壤,</p><p class="ql-block">木梨翻出泥土的芳香。</p><p class="ql-block">草窝里升起袅袅炊烟,</p><p class="ql-block">野鸡飞来东张西望。</p><p class="ql-block">唤醒了沉睡的黑土地,</p><p class="ql-block">撒下种子长出北大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明小麦种在冰上,</p><p class="ql-block">芒种大豆垄成行。</p><p class="ql-block">沃野无垠禾苗绿,</p><p class="ql-block">牧场遍布牛和羊。</p><p class="ql-block">黑土地妙笔绘宏图,</p><p class="ql-block">丹顶鹤送来鸟语花香。</p><p class="ql-block">麦浪滚滚油菜花儿黄,</p><p class="ql-block">风摇豆铃奏响丰收乐章。</p><p class="ql-block">机声隆隆把欢歌唱,</p><p class="ql-block">运粮的汽车南来北往。</p><p class="ql-block">成熟的土地展开笑容,</p><p class="ql-block">撒下种子生出鱼米水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峥嵘岁月不能忘,</p><p class="ql-block">我在深情的呼唤:</p><p class="ql-block">我的父老、我的天堂,</p><p class="ql-block">我的情人、我的故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g8l978y" target="_blank">田园春曲 —— 乡情篇</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2s25up28" target="_blank">时光在牧歌声中走过</a></p><p class="ql-block"><br></p> <p>  五营人才济济,先后走出来一位场长,三位副场长,两位唯一的总工程师;20多位实职科级,40多位书记队长,200余位干警。以及众多的专业人士,为双河的经济发展,为守护北京的安宁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有歌为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河之歌】</p><p class="ql-block">阿伦河畔百灵鸟欢唱,</p><p class="ql-block">史诗写在天上。</p><p class="ql-block">开拓者奉献出青春,</p><p class="ql-block">青春历经沧桑。</p><p class="ql-block">站在莽原上眺望,</p><p class="ql-block">绵羊麦田和村庄。</p><p class="ql-block">天有情、地有爱,</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双河农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荒原变成鱼米水乡,</p><p class="ql-block">稻海碧波荡漾。</p><p class="ql-block">漫步万顷稻花田间,</p><p class="ql-block">处处歌甜花香。</p><p class="ql-block">田野里清泉流淌,</p><p class="ql-block">天空中大雁飞翔。</p><p class="ql-block">天有情、地有爱,</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双河农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琴声悠扬,</p><p class="ql-block">四季歌声回荡。</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风雨苍茫,</p><p class="ql-block">嘱托记在心上。</p><p class="ql-block">老人们心情欢畅,</p><p class="ql-block">青年人放飞理想。</p><p class="ql-block">天有情、地有爱,</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双河农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