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山西行

wangbeij

<p>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因此有人说:“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p><p>我们几个发小及外挂(家属)相约,八人两台车,自驾游山西,以及陕西部分景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2020年9月14日至28日,行程约六千公里。</p> <p>山西行的第一站歇脚洛阳城郊的一个带露台和小院的民宿,一行人济济一堂,温馨且实惠</p> <p>全家福上一张</p> <p>旅行的精髓之一,美食必须有。晋陕行的第一顿晚餐,羊肉串、五花肉串、烤腰串、牛肚串、涮涮锅,丰盛且不贵,八个人连酒带菜三百多一点吃的真爽</p> 途经洛阳的早餐-牛肉汤配烙饼丝,汤鲜肉多好吃不贵(10元一碗) <p>游鹳雀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p> <p>登鹳雀楼 王之涣</p><p>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p><p>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p> <p>游永乐宫。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共用了110多年才修建完工,是现存最大的元代道观。永乐宫,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命名,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是建国初期由于水库工程而搬迁到现在的位置。永乐宫的建筑充满了元代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常见的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更加的简洁明朗。除了风格特别的元代建筑,永乐宫的四座大殿内的壁画更是精美绝伦,其中的代表作就是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它是中原地区现存画技最高、画面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绘画精品。壁画内容是各路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盛况。壁画中一共画出了290位神仙,八位主神尽然高达3米,最低的玉女也在2米左右,构图宏伟,气势磅礴。290位神仙,姿态各异,各有特征,表情生动,衣冠服饰等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当年的画家画的是神仙,实际上钩画出人间百态。除此外,你还能在纯阳殿欣赏到《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壁画通过连环画形式,形成了吕洞宾的一部传记画册。而在重阳殿,你能看到壁画中形象的描绘出传奇人物王重阳一生的传奇故事。因文保规定,室内不能拍照,所以只能记录宫殿外观啦</p> <p>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运城永济蒲州古城东3公里处。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p> <p>普救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这里成为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p>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永济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就位于此处。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尤其是开元铁牛、铁人等物的出土,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我国桥梁史、冶炼铸造工艺、黄河故道的变迁、水文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作者唐寰澄先生见到气势磅礴的铁牛后,十分激动,他在向国外宣传报导铁牛时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p>盐湖,位于山西省运城以南,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地质研究表明,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距今约0.5亿年,它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游玩时太阳还未完全升起,但水中的色彩已让我们兴奋不已。</p> <p>在运城找了一家口碑不错的饭店,果然没让大伙失望。我第一次吃黄河大鲤鱼,竟然没有传说中的腥气味道,好吃!还有烤羊背,也是第一次吃,羊背上的肉,肉嫩味美。小米炒排骨,粗粮和仔排的完美结合,北方的菜量,太实在了,把大家吃到撑</p> 云丘山冰洞群,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会处。云丘山冰洞群隐藏在深山之中,洞穴相互贯通,蜿蜒曲折,总长100多米,最宽处12米,最高处15米,洞内四壁结冰,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br>  云丘山冰洞群产生于第四季冰川期,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云丘山景区范围内现已查明有14个冰洞群,整个冰洞群由11个洞腔组成,这是中外首次发现规模超大、机制极为复杂的冰洞群体。经过16年的探索开发,目前开放的为1—6号冰洞。经科学考证,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三大冰洞奇观之一。从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来看,云丘山冰洞群是最大的一个冰洞群,365天全年有冰。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位于中国陕西省宜川县与山西省吉县交界处。今年因洪峰影响山西吉县壶口景区关闭好长时间,我们从南京出发时还没开放,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来到吉县住下,当晚接到酒店前台通知,第二天开放,真是人品大爆发啊,幸运!惊观壶口瀑布奇景,目睹排山倒海的黄浪击顽石,耳闻震天动地的吼声穿长空,真令人心情激奋。站在河边观瀑,好些游人情不自禁就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p> <p>洪峰刚过,黄河水流特别大,石阶完全被水浪淹没。看见彩虹啦!</p>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祭祖习俗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所辖甘泉县城西北50公里的下寺湾镇雨岔乡,被北京地质拍摄爱好者在拍摄黄土地貌时意外发现,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广泛传播开。“雨岔大峡谷,堪比美国羚羊谷”的标题更是令人充满神奇和向往!</p> 雨岔大峡谷,属丹霞地貌峡谷群落,分布在雨岔乡几公里范围,是雨岔乡若干条峡谷的统称,当地人称峡谷为“沟”。目前被旅友发现的峡谷有四条:龙巴沟峡谷、花豹沟峡谷、南河沟峡谷(又称牡丹沟)、桦树沟峡谷,几条沟地质各有特色,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走了龙巴沟、桦树沟两条峡谷。 <p>亿万年的变迁,风蚀水侵,峡壁坚硬光滑、优美的线条、精细的纹理,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关于雨岔峡谷的形成,专家们认为,在亿万年前,陕北曾发生过强烈地震,黄土大山分开一条条裂缝,有宽有窄,又经过上亿年高原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地表被切割和冲刷后慢慢形成这样独特的峡谷地貌。 <p>陕北靖边的波浪谷,位于距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它隐藏在黄土覆盖的地方,少为人知,目前还在开发建设之中,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在摄影圈口口相传很是热门。我们去玩也是给了看工地的民工一点小费才得以入内。</p> 有关记载是这么说的: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的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年复一年就构成了如此震撼的地理奇观。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 <p><br></p> <p>这是我们在渍口古镇住的民宿</p> <p>碛口古镇西湾村;西湾民居是明清古建筑群,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总面积约3万平米。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大都残缺),村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村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当年地道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村落里。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p> <p>这样的窑洞和四合院,是摄影爱好者的不二选择</p> 村民用当地特产红枣做的装饰 <p>李家山村。位于碛口古镇南五华里处,是 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 李家山 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在去李家山 村的路上,渡过湫水河,沿途可以远眺吼声如雷的 黄河 大同碛;观赏那汹涌澎湃的二碛气魄,领略到 黄河 精气神。这些年来,有很多海内外知名人士,不避艰险,步履到李家山采风,都留下美好的印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p> <p>吴冠中先生感慨地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这里独具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建筑风貌、浓郁的西北风情吸引了大量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p> <p>每一户的窑院都有一块在山坡上辟出来的平整庭院和数孔在山体内开凿出来的窑洞。各家各户的窑院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上一层庭院的下面就是下一层窑洞的洞顶,俗称你家的屋顶我家的院。一层层的窑洞就这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层叠在陡坡之上,最多的地方达七、八层。看似完全依山随意布局的窑洞、窑院,完美地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独特的西北风画卷。</p> 村里的老乡唱起了“走西口”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东大街94号,有五进院落,古朴华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艺术宝库,是我国现存辽金三大佛寺之一,其弥陀殿为“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之一。寺院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金皇统三年(1143年)建弥陀殿,金代又建观音殿。弥陀殿之琉璃脊饰、华册巨匾、雕花窗棂、精美壁画、塑像背光等“五绝”享誉中外,观音殿之“减柱营造法”为现存最早实例。 <p>精美的木制窗格</p> <p>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此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虽历经了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塔身上弹痕累累,可以看见嵌进去的弹头),仍然屹立。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诚如中国建筑史大家梁思成所言:「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应县木塔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在一饭店看见当地人用面点做的装饰,太漂亮了。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民间俗称“面人”、“花馍”等。就是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的面塑。以上等的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具有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p> <p>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p> <p>游云岗石窟后住浑源县,找了一家大众点评县里晋菜排名第一的蔡家酒楼,确实不错,菜肴制作精细,口味上乘,人均30。尤其是黄河大鲤鱼制作的蔡家功夫鱼和浑源凉粉,好吃到队友们过了好几天还心心念念</p> <p>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p>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是古代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界处,也是汉民族北部边境的戍边处,无数凄凉悲壮的战争发生在这里。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关与匈奴和亲的。 <p>离开雁门关,往代县方向,过雁门关十八湾,一路全是重卡,路窄车多好难走。不禁感慨:当年的雁门关,难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途经代县,发现有一古迹阿育王塔竟然坐落在代县县委大院后院。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灭佛塔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重建,改"龙兴"为"圆果"。其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p> <p>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以及芮城县广仁王庙(公元 831),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三。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p> 寺内精美的唐代塑像 <p>佛光寺明清时期的房屋院落保存完好</p> <p>南禅寺,一座五台山台外寺庙,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寺庙坐落在村口土岗之上,规模不大,但是保存有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佛殿。寺庙坐北朝南,由正院、东跨院以及后院组成,东跨院是办公区域,后院是菜园,正院是南禅寺的主角。南禅寺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距今1200多年。按中国古建筑术语,南禅寺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建筑由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天花板,也没柱子,梁架制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虽是山村小庙,但绝对是唐代遗珍。</p> 唐代是中国建筑的发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br>但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至今能肯定的有四座,全部在山西省境内。规模较大的就有南禅寺大殿,还有之前我们到过的五台佛光寺大殿及平顺县的天台庵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p>这几天的山西游,从应县木塔到佛光寺到南禅寺,多次见识了斗拱—老祖宗留下的建筑文化瑰宝,惊艳了历史岁月!斗转星移间,支撑着中国古建筑历尽风雨沧桑。它是建筑生命的中流砥柱,默默藏在华丽屋檐下,静观世间风尘,流芳万古。</p> <p>游应县木塔和佛光寺、南禅寺有感:宋、辽、金、元时期,山西的建筑艺术蔚为辉煌,寺院、高塔数量之多、艺术之精,也堪独步华夏,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寺院楼塔中有闻名于世的五台山寺庙群、恒山悬空寺等,有纯木结构的鹳雀楼、应县木塔等,还有砖石结构的五台山大白塔、太原双塔等。这些寺院楼塔是三晋大地上立体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璀璨华章!</p><p><br></p><p><br></p><p><br></p> <p>一路游玩四千多公里到达山西省会城市太原,行程过半。晚上在著名的山西饭店搓一顿,品尝高大上的晋菜。</p> <p>今晚菜单:原味驴肉、盐焗羊肉、香菇生伴老虎菜、辣子白炒灌肠、剔尖(莜面制作)、红糖炸油糕、山西大烩菜、平定过油肉、酸菜小酥肉。</p> <p>“头脑”是山西特有的一种传统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大块肥羊肉,莲菜,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的作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大饭店、传统早点店大都有“头脑”上市。今天吃早餐时特意点了一碗大伙尝尝,感觉酒味和药味较浓,我们不大习惯,但太原人好这一口。</p> <p>太原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参天古树周柏,老枝纵横,盘根错节,位于圣母殿左侧,相传为西周时所植,距今已有2700多年。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左右两株,同年所植,故称齐年古柏。一株为东岳寺西南的长龄柏,高15-16米,干粗2米余,形似卷龙,叶如浓云,挺拔壮美。另一株就是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可惜有一株在清朝道光年间被砍伐了。剩下的一株,横卧如虬龙,斜倚在擎天柏上,披覆在圣母殿左侧。北宋欧阳修在庆历三年(1043年)来到晋祠题写诗句:"地灵草本得余润,郁郁古柏合苍烟。"明末著名书法家博山也在树旁留下"晋源之柏第一章"的名笔。晋祠古木众多。树龄最长、最负盛名的是植于周代的两棵柏树与汉、隋、唐的三株槐树。 <p>在这晋祠的松水亭里,唐代诗人王维写下著名的《山居秋暝》</p> <p>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p><br><br> 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p>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给予乔家大院景区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处理,整改后重新开放)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又名在中堂,屋主曾是被称为“亮财主”的清朝末年著名晋商乔致庸。全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 呈双“喜”字造型,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乔家大院馆址设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翌年对外开放。</p><br><br> 《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等40多部影视剧曾在此拍摄。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p>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p>其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有句话说王家归来不看院,有几分道理。王家大院依山而建,雕刻艺术更是让人惊叹。</p> 庭院装饰华丽,雕刻讲究。 <p>这个石雕说是镇院之宝。其实,它是一个雕刻精致的门当,罕见的是门当上出现了人物。(门当户对: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有的抱鼓石坐落于门础上;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 “户对, 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户对”大小与官品大小成正比。“户对”1到5品可以为六个,6到7品可以为四个,以下只能为两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典型的有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故名“户对”。“户对”用短圆柱形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p> <p>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p> 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友情很深的渊源。 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00年之久。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所到之处随处可见醋坊或醋店。 <p>顺道游红旗渠。上个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红旗渠从山西平顺石城镇起步,蜿蜒1500公里,将漳河水引向林县大地。一渠绕群山,感动天和地!</p> 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位置处于豫、冀、晋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 <p>游红旗渠路上找了一路边小饭店吃简餐,红烧肉以及河南当地的槐花炒鸡蛋、山海参炒肉丝、凉拌芝麻菜,好吃下饭且便宜(110元)</p> <p>途经太行山大峡谷</p> 大峡谷绝壁如削,对峙高耸,雄伟壮观,撼人心魄 <p>井底村,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窑滩乡,县城东南45Km处,因四周绝壁环抱,其形如井,村子居其谷底而得名。北与河南林州王相岩景区接壤,东与壶关大峡谷景区毗领。</p> 悬崖峭壁,碧湖飞瀑,美的不要不要的! <p>井底挂壁公路,全长1526米,透过35个窗口,目光所及之处,壁立千仞!悬崖绝壁是修凿公路的禁区,但当地百姓却一锤一凿开出了天路,堪称“人类奇迹”,这条公路完全悬在半山腰,距山顶和沟底都有上百米。巍巍天路悬崖峭壁上悬,云中高挂,看着都心惊胆战。</p> <p>挂壁公路,我们走过时正在修,最险的一段,已修了护栏,感觉上要好很多,我们的主驾老郭同学直呼开的不过瘾</p> <p>游皇城相府。晋城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遗址、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高僧慧远、名将陈龟、名医王叔和、天文学家刘羲叟、陈廷敬等名人故里。</p> <p>皇城相府(国家AAAA景区),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p> <p>郭峪古城。自明代中期到清代初期100多年间,郭峪村共走岀25位举人和16位进士。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郭峪村曾同榜考岀三位进士而轰动朝野。民间便广为流传着一首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佛,举人秀才三千五。如果清点不够数,全由屯城小城补。”这是郭峪村的文化鼎盛时期。清代著名的“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就是从这里走岀大山,成为一代名臣。</p> <p>古城内房屋院落老旧,基本保持原貌</p> <p>游后感: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山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游山西,就是要品味那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游山西,就是要品味那特色鲜明的古老民风。游山西,就是在读中华文明演进史;游山西,就是在读黄河文化变迁史。我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我为中国历史的厚重而自豪!</p><p>风景在路上,我们将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