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苗木种植的土壤现状</p><p>土壤恶化!</p><p><br></p> <p>撒撒撒!肥肯定是越多越好了。</p><p>土壤都已经病了!</p><p>你都不知道?还在撒肥?</p><p> </p><p>你以为你的地没产量是化肥用少了?</p><p>那你就错大发了!</p><p>土壤病了,坏了,</p><p>种啥都好不了!</p><p>用再多化肥都白搭! </p><p>拼命撒化肥,撒掉的不仅是你的钱,还有你苗木的命。</p> <p>那么,</p><p>土壤病,到底是什么呢?</p><p>土壤恶化,包括哪些方面呢?</p><p>土壤病了,到底要怎么办呐?</p> <p>1、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土壤板结!</p><p> 土壤板结也就是,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p><p>土壤的一个物理结构叫做“土壤团粒结构”,即土壤是由一个小团一个小团构成的,形象来说就像蚯蚓粪一样。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既通气,又保水保肥,而且还有抗旱的作用。</p><p>但是土壤团粒结构特别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包括人为的破坏。</p><p>比如,浇水次数过勤、浇水过多,过量使用化肥、施用未腐熟的畜禽粪便、喷洒某些化学杀菌剂,尤其是除草剂,都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p><p>如果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构成它的小分子团就不存在了,土就成了面儿状的,堆积到一块,就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很多农民以为土壤板结就是单纯的土壤变硬了,实际上是因为土壤物理结构遭到了破坏,才造成了板结。</p><p>土壤板结造成土壤保不住水分、保不住肥料 ,淋再多的水、施再多的肥也是无济于事!</p><p>苗木成活率低!苗木不长!苗木难种成为常态!</p> <p>2、土壤化学性状的恶化 </p><p>(1)土壤酸化 </p><p>正常中性的土壤pH值大概在7左右,不同地区土壤pH值不同,以河北土壤为例,应该是中性偏碱,pH值7-7.5左右。</p><p>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化肥大部分都是酸性的,尤其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化肥质量不过关,酸性程度更严重。</p><p>土壤pH就是指土壤的酸碱度。酸碱度的量程为0至14,依据pH从小到大分别为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过酸或过碱作物都无法健康成长。所以土壤酸碱度相当重要!</p><p><br></p> <p>本来化肥就是一个强酸弱碱盐,长期大量使用,就会造成土壤酸化,ph值降低。有些地区的土壤pH值,甚至下降到4左右,这说明土壤已经酸化的特别厉害。</p><p>土壤酸化的危害表现在:</p><p>(1)影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p><p>因为在不同的土壤pH值下,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是完全不一样的。</p><p>1、在正常范围内,植物对土壤酸碱性敏感的原因,是由于土壤pH值影响土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影响各种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p><p>2、土壤酸碱性对营养元素的有效性的影响:</p><p>(下图,条状越宽,说明有效性越高)</p><p>图示,解释:▼</p><p>(1)氮在6-8时有效性较高,是由于在小于6时,固氮菌活动降低,而大于8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p><p>(2)磷在6.5-7.5时有效性较高,由于在小于6.5时,易形成磷酸铁、磷酸铝,有效性降低,在高于7.5时,则易形成磷酸二氢钙;</p><p>(3)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钾、钙、镁容易流失,导致这些元素缺乏。在pH高于8.5时,土壤钠离子增加,钙、镁离子被取代形成碳酸盐沉淀,因此钙、镁的有效性在pH6-8时最好;</p><p>(4)铁、锰、铜、锌、钴五种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钼酸盐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盐在pH5-7.5时有效性较好。</p><p>化肥本身就是一个无机盐,由盐离子构成,比如硫酸钾会分解成K+和SO42-,K+,K+能够被作物吸收,但是SO42-就残留到土壤中了,氯化钾也是同样的道理。</p><p>过多的离子残存到土壤之后,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p> <p>在土壤的所有成分中,有机质可能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容易不为人理解的。有机质是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蓄水池,它们帮助土壤减少紧实度和表面板结,并增加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性。然而,在实际的农业种植过程中,有机质的重要性却又往往被忽视和忽略。</p> <p>有机质对土壤有什么益处?</p><p>提供养分供应</p><p>有机质是一种可以释放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土壤中每百分之一的有机质,每年就可以释放出20~30磅的氮,4.5~6.6磅的磷和2~3磅的硫。养分释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因此夏季作物比冬季作物更容易从有机质矿化中获益。</p><p>增加持水能力</p><p>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行为有点像海绵,它们能够在水中吸收并保持90%的重量。有机质保水能力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它将释放大部分吸收到的水分到植物体内。相比之下,粘土虽然也含有大量的水,但是这些水分大部分是植物无法利用的。</p><p>增加土壤团粒结构</p><p>有机质使土壤结团,形成土壤团聚体,从而改善土壤结构。随着土壤结构的改善,水分通过土壤的渗透性提高,进而提高土壤的吸水和持水能力。</p><p>预防土壤侵蚀</p><p>有机质的这种性质还不广为人知。有数据表明,将土壤有机质从1%增加到3%,就可以使土壤减少20%到33%的侵蚀率。这正是由于有机质增加了水分的渗入和形成了稳定的土壤团聚体结构。</p> <p>没有有机质的土壤等于沙漠,再不改土就种不出东西了。</p> <p>改土,是种出好苗木的唯一办法!</p><p>使用有机肥才能种出好苗木!</p><p>土壤修复,苗木人一定要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