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9月12日下午五点钟,决定夜宿汉山。刚到山上,就下起了小雨,有点犹豫不决。</p> <p> 既来之则安之,何不在雨夜里听风听雨看汉山?正在寻找扎营地点时,遇见一夫妇也在准备安身野炊。在一亭子下不约而至……</p> <p> 夜游汉山已好多次,但夜营汉山谋划了好长时间,今天才付诸行动。</p> <p> 虽然生活在汉山脚下、汉水之滨,但对汉山知之甚少,因为每天隔江相望,亲切至极。便想走进她、了解她:</p> <p> 汉山位于南郑县周家坪南侧,是米仓山在汉中境内的主峰。虽然海拔不足一千五百米,可它却是一座了不起的神山。早在公元前7—8世纪西周王朝统治时期,汉山作为西周王室的祭祀场所就已经非常出名,有《诗经·大雅·旱麓》为证,名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即出于此篇。原来,汉山最早的名讳是“旱山”。后来随着 “沔水”改称“汉水”,“旱山”也就理所当然地改称“汉山”。</p> <p> 现在的汉山,已成为南郑和汉台区的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不同的人,不同的玩法;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神趣。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感慨:游不烦爱不够的汉山!</p> <p> 了解了她、认识了她。今夜又在汉山腰安营扎寨,还真有点小激动,在亭子里几杯茶过后,便开始收拾车里的床铺。</p><p> 躺在床上,通过车窗,夜幕下的汉中城尽收眼底,万家灯火点亮整个城市,宛如皓空繁星,灿烂金辉。</p> <p> 今夜注定无眠,车内虽小,但汉山很大,夜空无垠,思绪飞驰……</p><p>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p><p> 卧迟三秋后,睡美雨声中。</p><p>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p><p>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p><p> 唐•白居易 《秋雨夜眠》</p><p> </p> <p> 汉山虽属米仓山脉,但与巴山犹如巴山蜀水,我们习惯上叫大巴山。说到巴山,就联想到巴山夜雨,恰逢今夜汉山秋雨绵绵,唐代诗人刘沧的《宿苍溪馆》在脑海里萦绕:</p><p>孤馆门开对碧岑,竹窗灯下听猿吟。</p><p>巴山夜雨别离梦,秦塞旧山迢递心。</p><p>满地莓苔生近水,几株杨柳自成阴。</p><p>空思知己隔云岭,乡路独归春草深。</p><p> 此时虽无诗人的忧思惆怅,但雨夜的汉山异常宁静,既无蝉鸣鸟啼,又无狗吠鸡鸣,只有秋风夜雨淅沥。</p><p> 一夜秋雨,睡意正浓;只因“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p> <p> 六点多钟,天已渐亮,但雨并未停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起来,空气清新,雨中漫步,特别惬意。</p> <p> 沿着山路,欣然漫步。雨落沙沙,掉在脸上凉丝丝,流进嘴里甜津津;风起瑟瑟,吹进林中叶摇摇,佛在花蕊笑盈盈。真是“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p><p> 虽然山腰脚下有人家,但不见房前屋后炊烟袅袅。不然的话,汉山上的樵夫,正出门打柴,悠扬的山歌已从山涧飞进七沟八梁。“汉山樵歌”虽无缘聆听,但绿水青山会常在,珍禽飞鸟回在山林中筑巢安家,它们的啼鸣,会胜过“汉山樵歌”。</p> <p> 夜雨独宿汉山腰,秋风伴雨享美境。尽管难舍不愿归,但更期待:一个晴空万里的夜晚,宿营汉山之巅,仰望星空,观满天繁星,遨游浩瀚太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