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闯记忆(原创)

点典

<p class="ql-block"> 十 八 闯 记 忆</p><p class="ql-block"> 《和顺相册》第四集</p><p class="ql-block"> 十八闯,历史悠久,是一个神秘、具有传奇色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十八闯,距和顺县城13公里,平松、瓦房川东麓,坐落在太行山怀抱之中,后山平羊垴、虎崄垴、大豁沿、二豁沿山高林密,有通往寺庄头村、凤闯村、河梁村的山间小路。全村65户,180口人,耕地面积341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6亩,粮食总产量69.7吨,大牲畜59头。</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p>十八闯全景图。</p> <p>十八闯山峦示意图。</p> <p>十八闯村头全景图。</p> <p>  当你步入十八闯,抬头仰望,一棵老榆树映入眼帘,树杆粗壮、纹理深刻、树冠硕大,形状古朴。在其树冠之下东面,历史上建有“五道庙”,供奉五道将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属神,掌管世人的生死与荣禄,可保佑一方,村运亨达、民众康泰,山野苍生尽得其利,可谓功德无量。西边建有“观音老母庙”,民间视为至高无上之女神,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一,被视为人类脱离苦海的救世主。</p><p> 老榆树经林业部门专家认定,已生长800余年,至今根深叶茂,茁壮成长,得益于“老树理论”具备的五个条件:时间、不动、根基、向上长、向阳光。老榆树边旱池之水长期得到补充,也是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古树之下建有两座庙宇,这种布局十分罕见,据说此处为吉祥之地,有求必应,十分灵验,每逢传统时节,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降香,祈求时来运转,一生平安!老榆树是十八闯镇村之宝,由此推断,800年前十八闯村就已形成,据村里“官房”古石碑记载,乾隆五十三年、同治二年均重修“官房”,可见十八闯村,是名副其实的古村落。</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p>老榆树全景图。</p> <p>  十八闯村坐北朝南,三面环山,过去仅西面留有出入通道。当地叫闯坪谷垛,入村口很隐蔽,外人路经不易发现。</p><p><br></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 <p>  村对面山巅悬崖峭壁之上,现存古代军事设施遗址,俗称“大寨”、“小寨”,居高临下,易守难攻。</p><p><br></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p>闯王大寨。</p> <p>水墨大寨。</p> <p>闯王小寨。</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 <p>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 <p>  历史记载:明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也称第一代闯王,1628年率众起义,进入山西境内。崇祯三年1630年,与王嘉胤、王自用部会合东渡黄河入晋,结为三十六营。是时李自成侄子李过、张献忠等部东渡黄河会师义军二十余万,屯兵太行山一线。</p><p> 和顺县东部境内,南起夫子岭北至马岭,在58.2公里太行山断裂带之上,有多处与河北省接壤的关隘,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是通往河北的天然屏障。和顺县城内,现存明代建筑石牌坊,全名“兵宪石坊”正中刻有“陵京锁钥”四个大字,说明和顺历来为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明清属京幾重地,有拱卫京城之责。</p> <p>  相传“大寨、小寨”由闯王“十八营”重兵驻守,因为在“大寨”之下,悬崖峭壁之上有多处天然山洞,当时是闯王的“藏金洞”,洞里藏有大量金银财宝,作为军需所用。</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 <p>“大寨”里面,遗存许多古箭头,传说官兵曾十八次攻打“大寨”都未能取胜。闯王“十八营”能征善战,百战百胜,势不可挡,官兵以失败告终,不敢再犯。</p><p>“大寨”所在位置十分险要,大寨两侧均为悬崖峭壁,易守难攻。</p> <p>站在寨顶向南远眺,可见山西通往河北省的大道,沿山梁而下,不时直达晋冀咽喉要道新村、小南会村。</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 <p>向西俯视,可见平松瓦房川过往行人车辆;这是通往大寨的必经之路。</p> <p>注意!山崖边有人往来于大寨。</p> <p>向北俯瞰,可见通往合山道路。</p> <p>从“大寨”沿山梁向东而行,与“凤闯村”(传说闯王屯兵地)、“寺庄头村”相连,该地为“高山草甸”地域宽阔,土地肥沃,野草茂盛,是闯王当年天然养马场。今天,有人路径此地,曾看到有成群野马出入,可能是闯王在此屯兵养马时,遗留下来自生自灭的战马后代。</p><p><br></p> <p>通往凤闯村山路。</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p>高山草甸,闯王屯兵天然养马场。</p> <p>  1644年闯王义军下太行,像一把利剑直逼北京,推翻了明王朝。</p><p> 综上所述,十八闯村名由来,与明代李闯王在此屯兵密切相关。闯王“十八营”在此驻扎;官兵十八次攻打闯王“大寨”;两个“十八”与闯王之名不谋而合融为一体,故为“十八闯”。十八闯村人,身材普遍高大、魁梧,性格刚强,在平松乡方圆几十里,都称“闯大个”或“闯大汉”,恐怕与闯王在此屯兵也有一定关系。</p><p> 抗日战争时期,母亲王富花,是十八闯村妇救会主任,1942年老党员。听她讲:十八闯不设“维持会”,日本鬼子扫荡期间,在闯坪谷跺进村路上埋有地雷,并有区小队袭击日寇汉奸。“大寨”驻有区小队和村民兵站岗防哨,寨顶栽有消息树和配有铜锣,发现敌情推倒消息树,鸣锣示警并向合山抗日区政府传递信息。(合山村与十八闯村相邻2.5公里)可见不同历史时期“大寨”的军事功能非同小可,是军事设施防御体系的典范,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p><p> 十八闯村,以老榆树、旱池为轴心,东面叫“东头”、南面称“南头”、西面唤“西头”。村里有两大姓,村东头、南头姓“王”,西头姓“李”,村里石头铺路,绿树成荫,鸡飞狗叫,牛羊成群。不仅风景如画,而且充满丰富的山村文化。</p><p> 我于1960年,第一次随父母从太原回到十八闯探亲,四姨在村头老榆树下迎接我们,隐隐约约记得背我回家跌倒在旱池边。</p><p><br></p> <p>  之后,多次来到姥姥家,在童年留下了深刻、美好、难以忘却的记忆......</p><p>——老街印象</p><p> 小时候从太原来到十八闯,在村头第一眼看见旱池,十分好奇。之后,每天早晚都要来旱池边,看许多大牲畜在旱池饮水并自寻回圈,懂得了如何辨别牛、驴、骡、马等许多相关知识。</p><p> 村里的老街,最有特色的是饭场。在东头有三个饭场,饭场很简单,就是在街边摆放几根木头或石条,提供人们一日三餐,在这里边吃饭,边聊天。家事、农事、天下事,无所不知,互通有无。小时候好奇心,敏感性,求知欲很强烈,在这里耳听目染,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加深了与父老乡亲的感情,农村是艺术植根的土壤,在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记。</p> <p>东头一饭场。</p> <p>东头二饭场。</p> <p>东头三饭场。</p> <p>远眺东头三饭场。</p> <p>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的人们走出大山,在外谋生打工,孩子们在外上学已成趋势,过去村里热闹的景象,已悄然消失。特别是记忆中的街巷、房屋、院落,已倒塌、荒芜、面目全非。这次回到十八闯,拍摄了一些照片,作为历史的记载,让后人知道前辈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吧......</p><p><br></p> <p>东西头交叉处。</p> <p>东头。</p> <p>东头旱井,杏树林。</p> <p>官房。</p> <p>高圪台路。</p> <p>后阳坡。</p> <p>南头戏台。</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p>南头旧宅。</p> <p>东头,窑坡门巷。</p> <p>老姑父旧宅。</p> <p>三姨旧宅废墟。</p> <p>西头。</p> <p>随拍小景。</p> <p>树苔。</p> <p>野蘑菇。</p> <p>——古老故事</p><p> 小时候,最爱听老人们“叨瞎话”(讲故事):</p><p> 后崖圪崂“老人家”神水、神药。村里有人得了病,首先家人带上香纸、供品,到后崖圪崂山洞,向“老人家”求神水、神药。心诚则灵,回家后“老人家”不时显灵,病人喝了讨回的神水神药,片刻病情见好,药到病除,传说十分灵验。</p><p> 驱赶“狗羊精”。过去,村里妇女得一种怪病,人称“跟鬼”或“狐狸精”、“狗羊精”附身。驱除这种病魔,采用最原始古老的巫术,在场地摆放一行柴火,将上面的烙饼鏊烧红,头尾各放一台铡草刀,由两名身强力壮的男子,头系红巾,让病人赤脚在上面行走,然后,头尾两端,头系红巾的强壮男子,待病人走过,用力放下铡草刀,寓意铡断、烧死、驱散了鬼魂及各种精气,整个过程刺激、恐惧,充满神秘色彩!</p><p> 小二孩打蒜臼。过去窑坡门(地名)有一神婆,一天有人求神看病,神婆双目紧闭,打一呵欠。顿时,神已附体,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此刻,二孙子贪玩,刚拿起陶瓷蒜臼,神婆看见脱口就喊“小二孩看你打了蒜臼”。在场众人捧腹大笑,原来神婆,装神弄鬼都是假的。</p><p>——文化生活</p><p> 自制“二胡”。过去村里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一般都是自娱自乐。记得庆林舅舅,用木工凿子将桦树一节掏空,做二胡音筒,将猪尿泡粘在上面作发音皮,用木条马尾巴毛做弓。自制二胡,音色低沉,拉起来很有特色。我学二胡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每天跟村里的舅舅们学拉一些小调。如:小开门、开花调等。</p><p> 猜谜语。山村的谜语,很有特点,朴实、形象、用当地语言表达,更有味道:</p><p>房上的灰,树上的碳,河里的淤渣沤不烂。</p><p> (鸽子),(乌鸦),(鱼)。</p><p>俺家有个灰馿馿,人人过来骑一骑。</p><p>(门槛)</p><p>俺家有个灰孩孩,白天走了黑夜来。</p><p>(尿罐)</p><p>红公鸡绿尾巴,抓不住逮不着。(火)</p><p>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在地底下。</p><p>(红萝卜)</p><p>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大蒜)</p><p>麻房子,红袍子,里面睡个白胖子。</p><p>(花生)</p><p> 打栮。用直径2公分,长10公分左右树枝,将两头削尖称“栮”,然后放在地下,用木板朝尖处用力砸下将栮跳起,手疾眼快用木板将栮用力打出,最远者为胜。</p><p> 打砙。取同样大小,重量相近两块方形石板,在地下划距离相等的三条线,在一头边线上立起一块石板为目标,然后在第二、第三条线上,用各种特定动作将另一块石板抛出,命中第一条线上石板为胜。</p><p>——饮食文化。</p><p> 麻罗汤菜饭、麻糁窝窝。六十年代,人们将麻子在大锅里炒熟,然后用石磨或石碾压碎,再放入大锅加水煮,待锅里出现油层,用大碗从大锅里轻轻舀出,上火继续熬,待水变成蒸汽散去,剩下的就是麻油了。再把大锅里的汤做成菜饭,沉淀的渣加入玉米面蒸成窝窝头。在当时就是最渴望的美食了。</p><p> 窝窝头是村里的家常便饭,派生出多种窝窝头:把黍子连皮带米磨成面,做成的叫“黍面窝窝”,用麦麸和玉米面做成的叫“馿叫唤窝窝”,玉米面包红豆、玉米面加酸菜就叫“豆窝窝、菜窝窝”还有“豆渣窝窝"等。</p><p> 石面条:由于气候原因,村里生长的冬小麦磨成的面粉,颜色发红并且粘牙。村里人擀面条时,加入适量的碱和盐,煮出的面条非常筋道,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再加入辣椒羊油腥汤,堪称一绝。</p><p> 纯黍米面煎饼、黄蒸。口感微甜、发酥。</p><p> 苦荞面山药丝煎饼、黄蒸。</p><p>(蘸葱炒辣椒)</p><p> 甜荞麦糁凉粉。口感有韧性、筋道。</p><p> 莜面米拔烂。将小米煮开花捞出,加入 莜面搅拌后,再上火蒸熟。</p><p>(蘸葱炒辣椒或直接用油炒)</p><p> 莜面米糊嘟。将小米煮开花后,加入莜面顺时针方向,搅拌至熟即可。</p><p>(蘸葱炒辣椒)</p><p> 捣豆糕。用粘黄米面,拌少量水,用特制的蒸锅,撒一层面,放一层已煮熟的红豆,边蒸边撒,待蒸好后,倒入面盆,然后用擀面仗捣实即可。口感筋道、耐饥。</p><p> 油炸花花。所谓“花花”,就是用白面做外皮,将黏米面蒸熟加红糖做内芯,卷在一起切成片状,然后用筷子夹成不同形状的花瓣下油锅煮熟,边白芯红,形象逼真,香甜可口。</p><p> 十八闯村,生产各种小杂粮,村里人粗粮细做,有多种花样。可能是水土、方法、火候的原因,在我印象中,这里的饮食特别有味道,吃过后回味无穷。当然,情感方面的因素不可否认。真是“姥姥家里的水也甜”啊!</p> <p>——遗存物件</p><p> 这次回到十八闯,看到一些废弃的,仍在使用的老物件,有的甚至叫不上名称。但能够反映出过去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各种用具,有待进一步收集整理,见物生情,记住乡愁。</p> <p>官房古石碑。</p> <p>旱井。</p> <p>煎饼鏊。</p> <p>黄蒸发面大沙锅。</p> <p>驴拉车。</p> <p>荆条抹泥瓮。</p> <p>筛箩架子。</p> <p>煤油灯。</p> <p>陶瓷蒜臼。</p> <p>蒸糕笼。</p> <p>——怀念姥姥家</p><p> 姥姥家在东头中部,有西房五间,北面靠山。院中有石磨,种有蔬菜、梨树,山边有旱井。过去,村里有句口头禅“天阴下雨戴草帽,拿上镢头改水道。”就是把山上的水,引流到旱井里。旱井水微黄,带有土腥味。小时候从太原回来,第一次喝旱井水确实难以咽下。但用旱井水做出的农家饭风味独特,更有味道。</p><p> 姥姥叫李二妮,桦树岩村人。中等个子、缠小脚。性格刚强,勤劳吃苦,干活利索,待人热情,做事谨慎。记得1960年随父母回来探亲,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姥姥总是在晚上关上门后,给我做好饭吃。她说:“白天来人多,让别人看见说闲话。”这件事记忆深刻,至今难以忘怀。姥爷、姥姥生有一男四女五个子女,母亲排行老大,舅舅王富林,1947年,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牺牲。姥爷去世后,姥姥一人撑起这个家,其困难不言而语,可想而知。四姨王金花,一直陪伴姥姥生活在一起,姥姥去世后才离开十八闯村。2015年,四姨重新翻盖了姥姥旧宅,新盖了北房,使我们再回十八闯,有了落脚之地,无不感慨万千!</p><p> 母亲生前多次说到,十八闯平阳垴山上的旧窑洞,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家人的避难住所,周围种有十几亩山地,也是村里党员秘密开会的地方。这次回到十八闯,在表弟的引导下专程前往,但已经倒塌,面目全非,在旧址拍张照片作为留念吧!</p><p><br></p> <p>1957年,姥姥拍摄于十八闯。</p> <p>1949年,父母拍摄于寿阳县人民政府。</p> <p>1997年,我为母亲拍摄的生前最后一张照片。</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p>2015年,四姨重新翻盖后的姥姥旧宅。</p><p><br></p><p><br></p> <p>远眺山脚下翻盖的姥姥旧宅。</p> <p>请把手机横过来。</p><p>抗日战争时期,平羊垴避难窑洞旧址。</p> <p>  时隔多年没有回过十八闯,一天睡梦中,梦见又回到了十八闯、回到了姥姥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顿时产生了再回十八闯的欲念。另外,孙子放假,从未到过农村。借此,让他切身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增加一些见识,很有必要。我喜欢摄影,心想用影像把十八闯的现状记录下来,把流传的故事整理出来,经过多方努力,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历史资料,也算是一名十八闯村外甥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慰藉母亲在天之灵! </p><p> 通过这次重走十八闯,我认为十八闯村有两张“名片”,一张是800多年生长的“老榆树”至今根深叶茂,形状奇特,见者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另一张就是“闯王文化”的开发利用。目前,在和顺县独一无二,希望有关部门、社会有识之士、企业家来十八闯考察投资,挖掘开发当地独特的闯王文化旅游资源。当然,十八闯的饮食文化,别具特色,也值得推广利用,开办“农家乐”让城里人品尝当地特色农家饭,欣赏演绎历史故事、山村文化娱乐活动。一举两得,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不别背井离乡,在家门口让村民富起来!振兴繁荣十八闯这片热土。</p><p> 这次来十八闯拍摄,得到了村支书王庆禄、裴富庆、四姨、姨弟许杰、表弟王维忠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p><p><br></p><p><br></p><p><br></p><p><br></p><p>撰文·编辑 王 太</p><p>摄影 王 太、昕宇、果果</p><p> 2020年8月</p><p>温馨提示:</p><p>(1)原创作品,版权所有。</p><p>(2)欢迎分享到朋友圈。</p><p>(3)欢迎有识之士、企业家到十八闯考察开发旅游项目。</p><p>(4)首创作品,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希望知情者予以提供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