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着迷的神奇贵州

独行孤客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岁月如梭,蓦然回首,美好记忆醇绵依旧,心眼里充满了难忘与流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2019年菊月中下旬,我结伴童纪康、童汝香、王锡良、王湧良、唐寅飞、陈金松、吴文松一行八人随玉屏旅行社组的团,走进神奇的贵州。虽时隔一年之久,但贵州神奇的诸多元素却历历在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州,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贵州地貌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它的奇山奇水美景美人及浓浓的苗家文化,让人们流涟忘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山褪俗念,唯有竹声喧。栖山皈净土,推云步梵天。禅雾入幽谷,佛光上蒼岩。海内循道者,多来续仙缘。”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铜仁市的江口,海拔2493米。是我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其添上了神秘的色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梵净山是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梵净山,不是一个可用语言描绘的地方,也不是一个一次就可窥见全貌的地方,是因为它拥有实至名归的神奇之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梵净山蘑菇石,高约十米,它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是地下生长之物,傲然屹立。顶上是一块数吨的巨石,下面支撑的是偏斜石柱,上大下小,看似其重心不稳,一触即倾,奇险异常。其实它顶天立地,岿然不动。它己经在风霜雨雪中飘摇十亿年。它是梵净山精魂、象征,是梵净山的山徽,形象大使,倚丽无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驻足蘑菇石旁,感概大自然的匠心之作;感叹造物主鬼斧神工的神奇。这独立支撑的蘑菇石形神兼备,足以让我痴迷、陶醉、啧啧称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古以来被誉为“贵州第一沟”的亚木沟,位于贵州铜仁江口县境内,梵净山脚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亚木沟在唐代之前名为“鬼沟”,又叫“隐龙沟”。后因谷中长出一株神树,似石似木,通体碧透,花有异香,能驱邪治病,食其果食,可以使多年不育夫妇得子,引得远近无数土民对其顶礼膜拜,取名为“亚木”。在古土家语中就是“树神”的意思,因而得名“亚木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亚木沟内气候怡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曾有诗人写下“冬暖夏凉神仙府,山清水秀亚木沟”的赞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亚木沟景区分为生态停车埸、乡村风情廊、原始峡谷、土家风情园等几大块。游人既可欣赏原始的自然风景,又可以领略原生态土家族的文化元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亚木沟的镇园之宝(一)一一土家玉牛。玉牛是土家人的“迎客牛”。其玉牛是由一块岫岩玉精雕而成。其长5米,高2.3米,重达12吨,堪称“亚洲第一玉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亚木沟镇园之宝(二)一一大鼓。大鼓的两面各有一张整牛皮覆盖,其直径为3.39米,重1200市斤。是由一个著名的造鼓大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做成。鼓声音量最大时能传十里之遥。堪称“中国第一大鼓”。</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贵州不但是奇山奇水,美景美人造就了它的神奇,且还是中国六大革命圣地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4年12月31白下午至1935年1月1日凌晨,乌江南岸的贵州瓮安县猴场镇宋家寨宋家大院,见证了一㘯关于红军进军方向问题的激烈争论,史称“猴场会议”。作为中共党史上唯一一次“跨年”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周恩来誉之为“伟大转折的前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初步恢复了党的优良政治传统;复活了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军亊方针,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了准备;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一一青岩古镇,己有600多年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它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座因军亊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青岩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江甚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人文会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等革命先辈及其亲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青岩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织金大峡谷是一处极好、罕见的喀斯特峡谷天然博物馆。其中双层和双孔的天生桥,形态独特,蔚为壮丽。峡谷河流两岸岩壁陡峭,群峰耸峙,雄伟峻秀,与峡谷相伴发育的峰丛、天坑、天生桥、天路等构成完整的喀斯特系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峡谷谷底,抬头仰望各种保护完好的峡谷、天窗、天坑、暗河、绝壁等地质遗迹,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看罢“水上水、洞上洞、桥上桥、天外天”地质奇观,更加惊叹地壳运动留下的绝世美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西部毕节市境内,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时发现此洞。织金洞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先后被评为“中国六大旅游洞穴”之首,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一一“中国十大奇洞”之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内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岩溶景观。洞内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四十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的形态类别。织金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国家级地理研究部门给予高度的赞誉,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2015年9月19日,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织金洞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形纷呈,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点,洞内栩栩如生的“日月同辉”、“三星聚会”、“霸王盔”、“千年铁树”、“婆媳情深”、“十万大山”、“一柱擎天”----一幅幅,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孩童时期就背诵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即使会背诵,却不知瀑布为何物,这疑问在脑海里盘旋良久。后来有机会看到了瀑布的真容,但终究不能让人领略她的神韵,这次有幸来到贵州,也终于彻底知道了瀑布的雄伟、美丽和壮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自治县境内白水河上游的黄果树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称著。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侵蚀裂点型的落水洞型瀑布,迄今己有五万年的历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描写黄果树瀑布:“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是以拟其壮也。”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瀑布水流量小时只有几个流量,最大时达到1000多个流量,水大时,瀑布溅珠飞洒到100多米的黄果树街上,两三里路外都能听到雷呜般的响声。水小时,河流分成四支,铺展在整个岩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果树瀑布后有一条约长达140米左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六个洞窗、六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条通道组成。从水帘洞口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的瀑布世界也罕见的。走进大瀑布本身就己惊心动魄,神移魂飞了,而到黄果树瀑布,不进水帘洞,不在大瀑布中穿行,就不会真正领略到黄果树瀑布的雄奇与壮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水帘洞,脚踩在湿漉漉的时不时还有一小摊积水石灰岩洞中的小路上,鬼斧神工大自然开凿的天窗,奇形怪状,走到天窗前用手去接那瀑布的水流,感觉好极了。伴着瀑布的轰鸣,任水滴的滴落,我们兴奋的不得了,真让人流连忘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盘古开天,有一条清澈的河流,弯弯曲曲的绕贵州凯里三棵树镇而过,后来取名巴拉河。在河流中上游的高山脚下,居住着一个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名曰南花苗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寨子依山而建,绿树掩映的吊脚楼层叠而上,柔白的雾气为幢幢木楼披上一层轻纱,弥漫着诗情画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寨门前,南花桥横卧在清澈的巴拉河上,是寨子对外的主要通道。此桥为风雨廊桥,杉木建造,两侧设椅,青瓦盖顶。全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铁钉。造型之独特,构造之精巧,令人叹为观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了桥,沿一段卵石小路入寨,寨中主路,全用块石和卵石铺就。路边,青石垒成的花墙,不用水泥凝固,全靠石块咬合,竟如磐石般坚固。寨子中平时,除了能听到鸡呜狗叫和流水声外,静得像一幅水彩画,清新又自然,朝暮日落日出,炊烟袅袅又宛如一首绚丽多彩的诗行,走进南花苗寨,仿如步入一个祥和与静谧的世外桃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司古镇是贵州麻江县与凯里市襟水相邻的一个乡镇,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地处平定下游,因此得名下司。全镇以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明清时期陆上交通闭塞,清水江畔的下司就成了黔东通往贵阳和外省各地的重要水路通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和贵州总督张广泗令民工梳浚河道,后又经乾隆、光绪年间多次整治,航通畅通,下司逐渐发展成为水上码头和物资集散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末和民国初年,下司的商业己初具规模,外省各地商帮长驻下司,并设立会馆,开设庄号,经营棉花、棉纱、布匹、桐油等商品。省内外商船纷至沓来,停泊江上的船只成百上千,晚间船上灯火灿落繁星,时人都以“小上海”美喻下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丹寨素有“云上丹寨,大美非遗”的美称。而且现在人们看到的“万达小镇”也是古香古色,商贸繁荣。那为何叫“小镇”而不称“古镇”?其实里面大有文章。据说,这里曾是蚩尤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但古迹存留尚少,古代战乱和地脊贫薄,造成长期贫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响应党中央和国家扶贫的号召,万达集团采取“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方针,以教育、旅游、扶贫基金三体结合的扶贫模式带动丹寨全面发展。现在“丹寨万达小镇”是2017年万达集团投资人民币七个亿打造出来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丹寨万达小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侗文化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成为了贵州省游客量排名前三的人造单个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荔波大小七孔景区分为小七景区和大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城南部三十公里的群峰之中,山水秀美精美。,景致古朴幽静,置身其境之中,立即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情怀和如梦如歌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A级。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该景区是一个宽仅一公里,长有十二公里的狭长幽谷。其集洞、林、湖、瀑、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具有多处优美景点供游人观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七孔景区以原始森林、奇峰溶洞、峡谷伏流为主的景观。惊险神奇、气势磅礴,今人激情澎湃,主要景点有大七孔桥、梦塘、恐佈峡、天生桥、妖风洞、地峨宫、水神河等。尤其是恐怖峡、妖风洞、地峨宮等景点极富有惊险性、神秘性和奇特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小七孔的得名都是源自两座大小不一的七孔桥。荔波县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2006年荔波大小七孔景区被评方“世界自然遗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雷公山麓。最早约在西汉汉文帝时迁徙到这里,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西江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就象一串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绿色的翡翠大地上。全寨约有5600余人,1250户,故称“千户苗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江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障,山间有一条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苗寨一分为二。白水河上架有七座廊桥,塔、亭建在石墙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上有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的桥梁之一。因行人过往能遮风避雨,故名为“风雨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西江苗寨最引人注目的是座座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次第升高,气势磅礴,实为山区坡地建房的典型,堪称建筑艺术瑰宝。西江苗寨以其建筑群规模庞大,建筑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西江苗寨吊脚楼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除少数盖杉木皮外,全是一色青瓦。吊脚楼的脊梁顶用瓦块砌成“龙脊”图案,两头翘角,中间饰以“龙宝”,远远看去就象一只欲飞的雄鹰。吊脚楼分为三层,第一层存放生产工具,关养牲畜;第二层住人,中间是客厅,两侧为厢房、卧室;第三层是贮存粮食、饲料等生活资料。苗族民居在建筑上最大特点是,在吊脚楼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种曲型栏杆,因苗族女性喜欢在此梳妆打扮、剌绣,所以把它叫做“美人靠”,苗语叫“豆安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州处处美景如画,各族风俗人情各异,真是旅游圣地。这次贵州之旅我记忆最强烈的,就是西江千户苗寨饶有风趣的“长桌宴”。苗族长桌宴是族人欢度喜庆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的礼仪。己有几千年的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及村寨联谊宴请活动。现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苗族这一独特的喜庆文化,延伸到迎接前来观光的游客。从原来的主客相对而坐,敬酒、对饮对酒高歌的形式,转变为游客相对而坐,彼此间欢聚饮酒。就在游客尽兴品尝佳肴,酒过三巡,微醺微醉之时,几位漂亮觏丽,身穿盛装的苗族姑娘,在芦笙的伴奏下,拿着酒具酒碗,唱着动听的苗族歌曲,款款楚楚来到游客身旁,向游客献上苗族最高的迎客仪式。笑容可掬向游客敬上美酒,这种迎客的方式真让人大开眼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首歌的歌词:“贵州呀贵州,神奇的贵州,贵州呀贵州,秀丽的贵州,你那雄伟的山川,你那清清的河流,让世界的人们都把你游走,你那古老的城墙,你的那历史的悠久,人们永远把你追寻,把你守候”!来到秀丽的贵州,欣赏世界文化遗产,体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收获颇丰!难忘的贵州之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