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禹帝

禹海军

<p>禹功浩天</p><p>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君王。他最卓越的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让百姓安居乐业,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还是夏朝的创始者。因为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位而继承帝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p> <p>传奇故事</p><p>大禹是华夏民族千古传颂的英雄,他的很多惊天地、泣鬼神,美丽而传奇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化为与天奋斗,同仇敌忾,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于天地间的一个巨人。</p><p>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君王。他最卓越的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让百姓安居乐业,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还是夏朝的创始者。因为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位而继承帝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p> <p>山川勘察</p><p>大禹是华夏民族千古传颂的英雄,他的很多惊天地、泣鬼神,美丽而传奇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化为与天奋斗,同仇敌忾,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于天地间的一个巨人。</p><p>山川勘查结束、治水方案确定以后,禹就从帝都冀州开始治水,完成了壶口工程,治理了梁山及其支脉,又一直到太岳山之南的太原地区;修治覃怀水后,又修治衡水和漳水,接着向南治理济水和黄河之间的兖州,疏通这个地区的九条湖,将雷夏蓄积成一个大湖,使雍水和沮水汇入泽中;大海到泰山之间是青州,这个地区隅夷得到平治,淮水、淄水得到疏通;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是徐州,舜在这里治理淮水和沂水,蒙山和羽山一带也可种植作物了;荆山到衡山的南面是荆州,禹将长江支流都归入固定的河道,引长江、汉水注入大海,又疏通伊水、洛水、涧水注入黄河;在沱水、涔水修好蒙山的道路,将弱水向西导流,将泾水汇入渭水,一直治理到野泽一带。</p> <p>子承父业</p><p>从前的危山涝区人们都可以放心的居住了。</p><p>禹在治九州水患的同时,还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p> <p>导流江河</p><p>山川勘查结束、治水方案确定以后,禹就从帝都冀州开始治水,完成了壶口工程,治理了梁山及其支脉,又一直到太岳山之南的太原地区;修治覃怀水后,又修治衡水和漳水,接着向南治理济水和黄河之间的兖州,疏通这个地区的九条湖,将雷夏蓄积成一个大湖,使雍水和沮水汇入泽中;大海到泰山之间是青州,这个地区隅夷得到平治,淮水、淄水得到疏通;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是徐州,舜在这里治理淮水和沂水,蒙山和羽山一带也可种植作物了;荆山到衡山的南面是荆州,禹将长江支流都归入固定的河道,引长江、汉水注入大海,又疏通伊水、洛水、涧水注入黄河;在沱水、涔水修好蒙山的道路,将弱水向西导流,将泾水汇入渭水,一直治理到野泽一带。</p><p>从前的危山涝区人们都可以放心的居住了。</p> <p>疏通九脉</p><p>禹在治九州水患的同时,还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p> <p>赈济灾粮</p><p>禹带人马测量了九座大山,疏导了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开发了九州土地。将粮食种子分给民众,让他们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种植。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量调济给缺粮地区,赈济吃粮难的民众,以便各诸侯国都有粮食吃。禹治水的同时,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教导人们因地制宜地生产种植。在兖州让人民种桑养蚕,生产丝绸;青州海滨一带田地多碱,让其发展盐业和海产品;蒙山和羽山一带发展五色土、宝石、山货及皮毛;荆州一带是各种木材、丹砂石、制酒等等。禹还要求人们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天子的各种措施。</p> <p>禹娶涂山</p><p>舜帝任命禹负责治水,大禹非常认真负责,带着治水的人马走遍全国大地。有次,他治水到了安徽濠州的涂山,春暖花开,绿染桑林,身长九尺的大禹同涂山氏女女娇一见钟情,互诉爱慕,这时禹已经三十岁,本该早就成亲,因治水事急,禹只能暂做上门女婿。成亲第四天,禹为了治水就与女娇告别,奔走于高山大川。禹走后,过了十个月,女娇生下个儿子名叫启。启生不见父,每到傍晚呱呱啼叫,女娇在家天天盼望夫君大禹归来,在家盼不到,就又跑到涂山南坡去等候。一天天过去了,时间久了,焦虑、彷徨又无奈的女娇就反复长咏一句:“候人兮,猗!”意思为:“等候我所盼望的人啊!”据传为南方第一首民歌。</p> <p>德洽民心</p><p>大禹率领民众治水,苦干了几年,大家都未回过家,大禹也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妻女娇知道后,担忧大禹变了心,就风尘仆仆地跑去找他,并协助大禹治水。众人见女娇来到工地,就纷纷哭诉思家之苦,女娇很受感动,便悄悄放走了一些人,后来,不断有人来诉苦,女娇便不断放人,工地上的人越来越少了。大禹知道后,就对女娇说:“这怎么行,像这样啥时候才能打通九江啊!”女娇说:“你以为大家都像你一样没良心,不知想家吗?”说着眼泪夺眶而出,大禹也感动的流泪说:“只怪我太粗心,老想早点治好水再回家团聚,没有问过众人想家的心思!”于是,大禹与头领们商量:“今后把中青年和老人分成两拨,春秋农忙季节,让中青年回家做农活,最冷的时候,放老人休假一个月!”大家都赞成。众人欢呼雀跃,人人干起活来更加卖劲。</p> <p>织文纳贡</p><p>禹艰辛地将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天下归心,人民安居乐业。各方的土地好坏都评出了等级,各地都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了。禹还做出了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查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腰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腰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边远的荒远地区。就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到南,天子的声威教化就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p> <p>绩炳千秋</p><p>公元前二二七八年,舜帝为了表彰禹治水有功,赐给了他一块代表水色的墨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并禅让禹继承帝位。大禹治水改造了华夏民族生存的环境,奠定了华夏民族繁衍、繁荣昌盛的基础。大禹以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康为己任,公而忘私,恪尽职守。可以在辛劳的跋涉中掉光腿上的毛,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以吃住简陋,不求享受,带领人民战胜了凶猛的洪水,给天下苍生带来福祉,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人们千秋万代歌颂他,纪念他,敬仰他,为他建寺立庙,烧香膜拜,把他供奉为救苦救难的神,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做人民牛马的人,人民永远怀念他。”</p> <p>大禹治水地</p><p>1 、河南省</p><p>三门峡的鬼门、神门、人门,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将挡住黄河的大山凿成几段,使河水分流,状如三道闸门;民间故事说大禹凿山时杀死一条恶龙,血溅山崖,故两岸山崖被染成红色;大禹用的斩龙剑落在河中,化为通天巨石,即三门峡的砥柱峰。当地附近有七口井,相传亦是大禹凿三门峡时所挖。鬼门的崖头有两个圆坑,比井口还大,活像一对马蹄印,相传为大禹跃马过三门时留下的印迹,俗称马蹄窝。</p><p>洛阳。禹石,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进大门约百米的古阳阁旁、伊水岸边有禹王泉,泉水清澈,水温四季差异极小;泉水涌出处有禹石,高约3米,相传为大禹治理伊水时的镇水之石。</p><p>偃师市,孟县。孟门山下、阳纡泽畔,有一块水淋淋的大青石,光洁的表面上有一些自然形成的纹路,颇似美丽的图画,相传为河伯冯夷献给大禹治水的地图(河图),在大禹治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p>河南省禹州、新郑、新密交界处的具茨山,相传是大禹治水的地方。近年刘俊杰先生发现具茨山上有远古岩画、石刻地图状图案,据认为其内容涉及大禹治水。</p><p>禹州市。禹王锁蛟井是为纪念大禹治水成功而建造。位于今禹州城内古钧台南街中段东侧,井上建有歇山式亭榭,亭子卷脊挑角,金碧辉煌,内部粉壁彩屏,外壁檐下绘有24幅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禹王锁蛟塑像置井口边,井口复制有铁链垂于井中,青石雕刻蛟龙头部浅露水面,俯视隐约可见。有一仿古亭阁,歇山抹角,上覆琉璃瓦,前面四根明柱,八扇透雕门窗。门额上刻有“禹王锁蛟井”五个大字。殿内正中靠后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头,左手握井铁链,一副威武气概。禹王像前有一口井,以巨石掩盖。石上穿有锁链一条,以示井内缚有蛟龙。移开井盖,则见井内有水,水中有一石雕蛟龙,仰面朝天,像要蹦出之状。</p><p>相传大禹治水使陆地得到安宁,蛟龙担心危及龙宫,便率九仔以及水蛇、龟鳖之类,引潮逞凶,阻止大禹治水。大禹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之性,令臣民立于山巅,等待蛟龙涌上,以滚木滑石击之,蛟龙则退。双方相继战斗于伊洛、河朔、陈蔡,最后将母蛟围困于颖河。蛟龙败阵,子孙四散。禹命勇夫数人,跃入水中,用绳子将母蛟拴住。挖一深井,立一桩柱,把母蛟锁于井中,令其永不得出,只留下鱼鳖虾蟹生存于江河湖泽中,与人类为友。禹州城内的锁蛟井,就是当年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p><p>2 、山西省</p><p>陶城。山西永济县北15公里有陶城,相传是舜帝考察水势、教民制作陶器之地,舜与大禹考察水势曾相会于此。二人交谈之中,对治理洪水的方略不谋而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正因此,后来舜竭力举荐禹继其父业,继续治理洪水。</p><p>夏县。有夏陵坟冢、禹庙青台及禹王城遗迹。青台高三丈多,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筑,西汉时于台上建禹庙,历代皆有修葺之举。1946年毁于战火。今青台遗址尚存,台上还有水井遗迹。禹王城南北长十里,东西长八里,由于历史的变迁,战争的破坏,留存的遗迹甚少。</p><p>忻州市。系舟山、禹王洞,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山系舟治水,留下艰辛业绩。</p><p>3 、河套地区</p><p>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还包括建造众帝之台。推测众帝之台应该在黄河中游的河套前后地区,《禹迹茫茫何处寻》、</p><p>4 、山东省</p><p>禹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此建禹息城,大禹治水时曾留住此城,并以此城为“导河入海”的施政指挥中心。春秋时改为羽国,后汉改为羽贞,唐高祖武德年间改为禹息;唐天宝元年(742),取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县为禹城县。</p><p>具丘。禹王亭位于禹城市十里望回族乡十里望村东南400米处。 建国初期,禹王亭塌毁,具丘土亦逐年流失,今丘高8米,占地2000余平方米。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的恩德,在具丘上修建了“禹迹亭”。清代重修时改称“禹王亭”,亭内立禹王塑像。清嘉庆《禹城县志》载:“具邱,城西十里,世传禹治水筑此,以望水势。俗曰:十里望。”“禹疏二渠,其一出具邱。”民国《禹城县志》载:“按史记作贝邱,在今清平地,旧志所引误。”《山东省禹城县志补叙》载:城西具邱,亦称贝邱,世传大禹治河筑此,以望水邱。康熙五十年(1711)乡民吴以暹、吴以达兄弟辑建禹庙。知县曾九皋置祭田地54亩;雍正二年(1724)改建邱上。境内庙宇甚多,邑民独崇禹庙,每月朔望上香。1974年起, 陆续在这里发现文物多件,经鉴定属4000多年前古人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1977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禹堤遗迹。民国《禹城县志》载:“郡国志·禹王堤在博平县西南渰家坡经茌平城北断而复续蜒入长清禹城境内。”初考,禹堤(禹王堤)遗迹在禹城市张庄镇黎济寨村西。</p><p>禹王台今山东省郯城县(郯为少昊后裔)东北十里许,原建有禹王台。相传当年大禹在治理沭水时,用赤碧二圭照之,发现水底有一个大穴,担心日后成为巫支祁(独霸淮水的恶神)之类的巢穴,为妖物所盘踞,扰乱四方,便在上边择地筑了一座高台,一旦它们图谋不轨,随即镇压,后人称为“禹王台”。到了明朝正德年间,这台忽然坍塌,有一县令趁机毁台取石, 建其私宅。毁到一半时,发现一块大青石板,光滑如磨刀石一般,取下石板,下有一片荷叶,还十分鲜嫩,有一把古剑,长数尺,置于荷叶之上。荷叶下是一泓清池,池中有几只金鱼,活泼异常。县令命人将鱼放之于河,将剑藏之于库,将禹王台完全毁掉。从此以后,沭水年年泛滥成灾,郯城县因此而被迫迁移。山东省历城东南30里处有龙洞山,又名禹登山,相传大禹曾到此考察水势。</p><p>历城县龙洞山,相传大禹曾登山起蜇龙治水,又名禹登山。山有龙洞,洞口高8尺,阔4尺,洞门内高如殿堂,洞内深邃幽奥,据传有龙藏于此,故名龙洞。</p><p>山东济南城内有一井,一根黑色绳索系于井旁石柱上,倘有人掣动黑绳,井水即往上涌,相传大禹曾在这里捉拿拴缚鱼妖之处。</p><p>5 、河北省</p><p>河北省卢龙县城内有一井,一根黑色绳索系于井旁石柱上,倘有人掣动黑绳,井水即往上涌,相传大禹曾在这里捉拿拴缚鱼妖之处。</p><p>6 、江西省</p><p>江西庐山紫宵峰上有石窟和岩刻,文字为蝌蚪文,相传为当地苗民为纪念大禹设计杀死彭蠡泽(今鄱阳湖)中害人的庞然大物、治平水患之功而刻制的。</p><p>7 、江苏省赣榆县西有羽山,山上有一大池,广可数亩,深不见底,人称“禹渊”,相传为禹父鲧因治水不成功投水自尽以谢天下之地。</p><p>8 、长江三峡地区(重庆市、湖北省),巫山神女帮助大禹治水。西陵峡、黄牛峡、棺材峡、巫峡、瞿塘峡等,都有大禹治水凿山开河留下的遗迹。《山海经》“禹攻云雨”即发生在三峡。</p><p>9 、四川省境内,相传都江堰市龙池镇与汶川县交界处有白龙池,又称慈母(禹母)山龙神池。绵阳市梓潼县、都江堰市等地都留下了许多大禹治水的遗迹和美丽的传说,“别江为沱”指的就是都江堰治理工程之一的开凿离堆。</p><p>10 、云南省昌宁县城东澜沧江与黑惠江合流处有一条桩,圆径不足2尺,常与江水同高下,或高于江水一二尺,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治服蛟龙留下的遗迹。</p><p>二 、帝禹会诸侯地</p><p>1 、浙江省绍兴的会稽山</p><p>绍兴东南10里许,有会稽山(本名茅山),为大禹会诸侯处。萧山县与绍兴接壤处有“夏履桥”,相传是大禹遗鞋处。位于绍兴县安昌镇南2公里处,有“涂山”遗迹。绍兴嵊州市之“剡溪”有一条小溪叫“了溪”,相传是大禹治理洪水的最后一条河;了溪源头之了山,又名禹余粮岭,有化石“禹余粮”,相传为大禹治水时弃余粮于江而形成的。绍兴市西北12公里处,今绍兴市湖塘镇有刑塘,相传为大禹斩杀防风氏处;人们为了纪念防风氏在治水中所作贡献,在镜湖边建有“防风庙”,又称“七尺庙”。</p><p>2 、安徽省蚌埠怀远县的涂山</p><p>三 、帝禹都城</p><p>1 、登封市(禹都阳城)</p><p>河南省登封市的古阳城遗址。《竹书纪年》载:“禹都阳城”。《史记·夏本纪》载:“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 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p><p>2 、禹州市</p><p>《汉书·地理志》注:颖川郡阳翟县谓夏禹国。据《禹州市志》载:“自夏朝至战国,禹境曾先后数为夏、韩都城。夏禹在城北八里营建的夏禹故都,是我国第一个国都。少康复国后,在城西北建少康城(今顺店镇康城村),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该城北部为内城(紫禁城),内城左右有两耳城,现尚存部分遗址,可窥当时一斑。”</p><p>钧台又名夏台。原在三峰山东。《竹书纪年》载:“夏启元年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钧台之飨是一次重要朝会,康熙十八年(1679)即今钧台址。两侧楹联为:“得名始于夏,怀古几登台”。</p><p>此外,禹州境内还有建于禹州城内古钧台街的“禹王庙”,位于方岗乡西南禹山北坡的“拉王庙”(禹王庙)及禹山南坡的“乱石趴”,位于禹州城南4公里之柏塔山上的“二姨庙”(又叫少姨庙、禹妃庙,相传禹娶二妃,太姨生启后去世,启由二姨抚养成人,此庙即为纪念太姨、少姨所建),位于禹州城北12公里皇路河南岸有“诸侯山”,禹州市区西16公里顺店镇有少康城(夏启传位于少康),少康城东皋阜处建有“禹王功德碑”(即“岣嵝碑”,据说此碑临摩于衡山)等与大禹有关的遗迹。</p><p>3 、安邑(禹都)</p><p>北安邑位于夏县,当地有禹王宫。南安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县东北,是禹的始封之地,后人尊之为“禹都”。相传禹娶涂山氏之女女娇后,就将女娇安置在这里。女娇离开父母来到这里,禹又长年在外,因而生活十分寂寞,时常想念家乡,思念丈夫,以至夜不安寝,食不甘味。为了打发时间,她开始专心致志地为英雄画像。为解女娇的思念之苦,令人在安邑城南为她筑了一个望乡台,让她在寂寞无聊之时,登上望乡台,遥望千里之外的家乡,以安慰其孤寂之心。此台遗址至今犹存。</p><p>4 、帝禹后宫青要山</p><p>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的青要山,这里长期被误以为是黄帝活动过的地方。其实,根据《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次三经的记载,青要山有“禹父所化”之潭渚,应该属于禹族活动的地方,青要山(位于洛阳附近)是帝禹后宫所在地。</p><p>四 、大禹墓葬地</p><p>1 、浙江绍兴大禹陵</p><p>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南巡,正月出发,三月至杭州,渡钱塘江,祭禹陵而归。</p><p>大禹陵景区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p><p>五、禹庙</p><p>1 、绍兴大禹陵的禹庙。</p><p>2 、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前110),嵩山有启母庙。</p><p>3 、龙门禹庙建成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p><p>4 、北魏时期,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下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p><p>5 、唐宋时期,禹庙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各地禹庙随之增多。</p><p>6 、开封市区有禹王台,今已扩建禹城公园,并新修有禹王庙。</p><p>7 、禹庙兴起于秦汉,盛行于唐宋,遍立于明清。唐宋时期,四川各地禹庙兴起,其中以忠州、成都和石泉(今北川)禹庙为最有名。石泉禹庙是四川最重要的历史古庙。成都禹庙、忠县禹庙、奉节禹庙等。石砫的大禹庙,南川、巴县的禹王庙等。都江堰、遂宁、射洪、三台、开江、彭水、黔江、梁山、南充的禹王宫,绵阳等地所建禹王宫历史也较为悠久。</p><p>8 、禹王宫,陕西省宁强县烈金坝, 原有建于唐、 重修于明、整葺于清、毁于“文革”的禹王宫,今原址尚有一株巨枝七出的桂树,枝繁叶茂,形若华盖,每至金秋,丹桂绽蕊,十里飘香。禹王宫旧址东侧有一小溪,俗名“汉王沟”,即世称汉水之上源——漾水。沿漾水北上,行约10里,前有绝壁千仞,拔地而起,壁面白如涂垩,因名“白岩湾”。半岩上垂蔓古木之下有一石洞,广数丈,深莫测。洞口有一钟乳石,状如卧牛,俗称“石牛”,石牛高155厘米,长310厘米。其背及臀部有8个古字,奇古难辨,后人推测,当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漾水淙淙,于石牛下出,传为《禹贡》所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之汉水的发源地。</p><p>9 、禹功矶,武汉市龟山东端,相传“禹导山导水皆经此”、“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后人遂建禹王祠,名此为禹功矶。</p><p>10 、禹门口,山西省河津县,原名龙门,相传为禹所凿;山上原有禹王庙,已毁。</p><p>六 、大禹功德碑(禹碑、岣嵝碑)</p><p>岣嵝碑相传大禹治水时, 梦中得仙人指点, 后在湖南衡山祝融峰(也称“宛委”)凿石得金简玉书,使禹得治水之法。禹治水成功后,将书藏于原处,并用巨石盖住洞口(即为藏书之“禹穴”)。禹将治水之事刻于石碑,立于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亦称“禹碑”,或称“大禹功德碑”。</p><p>1 、湖南衡山,相传为大禹所建, 因建于岣嵝峰上, 故称“岣嵝碑”。</p><p>2 、西安碑林有岣嵝碑</p><p>3 、浙江绍兴大禹陵有岣嵝碑(1541年据湖南衡山拓片刻建)</p><p>4 、四川北川禹庙有岣嵝碑(1561年据衡山岣嵝碑拓片刻建)</p><p>5 、河南禹州等处均有岣嵝碑复制件</p>